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

第535章 最壞結局︰醫院破產崩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半價炸雞 本章︰第535章 最壞結局︰醫院破產崩潰

    高質量的診療能力,是控制醫療成本的關鍵。

    比如許秋,他治療疾病,亦或是開展手術,都能避免無必要的檢查,而且基本上是一步到位,很少需要反復醫療,因此許秋手底下病人的數據一定是極其好看的。nt

    如果全國的醫療費用平均值是五千元,許秋的病人平均下來可能不到一千。

    而另外一個要求︰詳細的資金花費數據。

    這是drgs制定分組醫療費用的關鍵,各病種如何分組,怎麼定價,都必須在大數據下進行。

    但大夏在這一點上做得依舊不如人意。

    直到去年,電子病歷的滲透率也不足百分之五十,國內的醫療數據庫下,連半數的統計資料都無法獲取,再加上已經納入管理的病歷同樣存在診療數據不準確、病歷編碼不規範等問題,臨床成本幾乎不可能得到準確測算……

    診療能力不行,成本也估算不準,強行推廣drgs,只會是一本爛賬。

    之前的按項目收費,受苦的是病人和醫保局。

    現在倒霉蛋變成了病人和醫院。

    “我也明白,強制推行drgs會加劇醫院和醫保局相關方的利益沖突,但這是大勢所趨,我無能為力。”傅清嘆息。

    頓了頓,他又說道︰“而且,和你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頂尖醫院也不一定能賺到錢!

    “靜海市人民醫院是白雲省的drgs試點醫院,上半年他們的腦外科虧損了兩千多萬,一個科室兩千多萬……”

    許秋臉色一肅。

    靜海市人民醫院是他腦外科學術講座的第一站,這所醫院的腦外科在省內排名第一,在南部也是赫赫有名。

    作為王牌科室,竟然虧錢了?!

    傅清解釋道︰“靜海市人民醫院的腦外科大主任太軸了,堅持要用最合理的治療手段,不肯為了降低成本而選擇低價、原始的器材、藥物等。

    “而他們科室擁有著省內最頂尖的腦外科醫療資源,因此花醫保基金如流水,半年就虧損了幾千萬。上個月他被調崗了,大主任換了人。”

    讓醫生只干醫生該干的事情,這句話看似是廢話,但想要實現,難如登天。

    臨床要考慮的,除開權威的指南,有效的診療手段、患者自身的綜合情況等,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外行對臨床醫生的指導與規範。

    如今制度發生巨大的改動,而靜海市人民醫院卻仍舊我行我素,斷然會受到苛責。

    許秋沉吟道︰“現在的情況是,醫療機構,自上而下都得靠節流,才能達到drgs的規定?”

    傅清搖頭︰“沒有這麼夸張,但以前是先考慮治療手段,其次才是費用,現在可能得把費用放在首要地位,其次才是在合理的價格區間內選擇診療方式了。”

    許秋自己倒是不擔心。

    從病人入院開始,他精準選擇檢查方式,避免了許多看似合理實則無意義的檢查,就已經開始省錢了,業內能把診療成本控制得比許秋還低的,沒有多少人。

    但,臨醫其他醫生做不到。

    drgs的初衷一定是好的,終極目標就是醫保控費、醫院節省成本、病人省錢,但真正落實到基層,最好的結局都是各大醫院虧損,醫生待遇下降,醫保不得以退一步找各種理由給醫生、醫院補貼,保證醫生有一口飯吃。

    而更多的醫生為了補貼家用,只能靠兼職來維持以前的收入,比如在某些平台進行互聯網問診,甚至下班後直接跑滴滴、送外賣等。

    至于比這更壞的結局,那就是醫院崩潰,醫生發現每收一個病人就得扣幾十甚至幾百獎金,所有人都開始推諉,而這時衛健委發文禁止拒診,最後醫生發現斗不過,于是拿了執業醫師證就直接轉行跑路,整個醫療系統搖搖欲墜。

    “有解決辦法嗎?”許秋問道。

    傅清思索許久,道︰“算是有,drgs的大方針不能動,但,各省都有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在drgs的框架之下進行適當的修改。”

    國內三十多省,drgs卻有上百個版本,有些省份市區與市區之間都有所不同。

    傅清道︰“但,目前全國都沒有找到一個適合本土的drgs版本,我們白雲省醫療水平本就不算突出,在這上面沒有可供參考的先例,因此只能跟著天都的經驗來學。”

    如今在白雲省推廣開來的drgs,正是脫胎于天都版本,和協和、阜外等頂尖醫院用的是一個體系。

    許秋思量片刻,道︰“天都那邊,不論是醫療水平,還是電子數據的完善程度,都和白雲省有天壤之別,它們的不一定適合我們……”

    傅清等的就是這句話,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許秋︰“你有沒有興趣為白雲省制定一版?”

    許秋沒有拒絕。

    按照現有的drgs施行下去,臨海一院有他,肯定能撐下去,但省內其他醫院,乃至于全國的許多普通三甲,可能都要面臨更大的虧損。

    頭部的三甲同樣無法幸免,很有可能以每年幾億的巨虧艱難運轉。

    現今的大夏,需要一個更適合醫療發展水平和地區特色的醫療制度,來解決醫保、醫院和病人三方之間的難題。

    “好,我會盡力試試。”許秋應承下來。

    他現在又要對抗肝安寧,又要研發新藥,還要備戰明年的世界大賽,可能還有個換頭術需要鑽研……都已經有這麼多重任了,再來一個也沒關系。

    麻木了。

    ……

    從傅清的住所處離開,許秋就聯系了沈華。

    天都。

    沈華的動作和許秋如出一轍,她听到鈴聲,先是慢悠悠地掏出了手機,然後伸直手臂,頭往後仰去,遠遠地瞧著屏幕上的來電顯示。

    “是許秋醫生。”助理提醒道。

    沈華渾身像是被電流過了一遍,她麻利地點擊接通,聲音興奮不已︰“喂,許秋啊!”

    自從年初開創全球首例完全顱腦分離手術後,許秋就冷落了腦外科。

    隸屬于神經內科的克雅病不算。

    這一年,她眼看一個腦外天才走了歪路,一會兒搞什麼改良sun式手術,一會兒又弄什麼掌指再生術,依她看,許秋就該被關在腦外科,不開闢出幾個腦手術禁區就一直關小黑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方便以後閱讀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第535章 最壞結局︰醫院破產崩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第535章 最壞結局︰醫院破產崩潰並對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