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

第351章 國產不行,進口質量才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半價炸雞 本章︰第351章 國產不行,進口質量才好!

    “你去和他們說,我拿錢買你的命,看他們賣不賣。”

    直到那一刻,這位嫌棄病房太嘈雜的病人,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說了什麼蠢話,直到出院也沒有再抱怨過一句。

    不過,後續許秋也受到了投訴信。

    這是許秋進入臨海一院以來,第一封投訴信。

    壞影響沒有,醫務科了解情況後直接又給許秋加了當月獎金。

    而今天這位病人,估計也不好處理。

    輕易不換人,但如果病人自己不珍惜這個機會,後面還有大把的人等著。

    “駱思鈴是嗎?”

    許秋來到病床前,常規核對起病人名字。

    “昂,對。”女人沒有抬頭。

    這時許秋才注意到她才劃拉著平板,里面是一些科普文章,關于人工血管,其中還列舉了大量表格來對比各種人工血管的優勢、價格等等。

    “不打算做臨海小血管的置換?”許秋也沒在意,繼續問道。

    “我查了好久,你們這個血管……是國產的啊,而且是才做出來,拿我當小白鼠嘛?”

    駱思鈴這時才抬起頭來,看到許秋的瞬間便愣住了,“主刀是你嗎?”

    “不是。”

    臨海一院將同步為二十名左右的病人展開手術,許秋負責的是一台難度更高的置換,駱思鈴雖然完美貼合手術指征,但手術難度並不大,負責她的是楊晨曦。

    原本馬勤也要留在臨海一院的,但阜外院長眼見自家醫院快被架空,把馬勤要了回去,在那邊帶了團隊做試點手術。

    “不是你啊……”

    駱思鈴一陣失望,接著翻過平板來,滑動給許秋看︰“我查了資料,現在最好的是邁柯維和泰爾茂的血管,為什麼不給我用這兩種?”

    許秋微笑︰“你更適合應用6mm的臨海小血管,但如果一定要選擇這兩家的也可以,6.5mm稍大的血管理論上依舊可行,但再植後的效果會下降很多。”

    駱思鈴本來就因為被當成小白鼠一肚子氣,但看到許秋的樣貌卻怎麼也發不出火來。

    于是軟綿綿地道︰“不對呀醫生,你們這臨海小血管就敢賣三萬,人家邁柯維也才三萬多一點……邁柯維可是全球最大的手術室、icu醫療工程和設備供應商之一,國產能比得上進口的質量嗎?”

    “口徑不一樣,價格自然不同。六毫米如今只有我們的臨海小血管能做到,它在國外的售價大概能到十萬。”

    “我不要,國產賣這麼高,收愛國稅麼?”

    駱思鈴搖搖頭,態度堅決︰“你給我換成這兩家老牌醫療公司的,我不相信國產的便宜貨!”

    楊晨曦冷冷地吐了幾口氣。

    這就是為什麼他氣得快說不出話來。

    這種帶著偏見的病人,根本沒法溝通!

    她的思想過于僵化,固執地認為國產廉價、進口高端。

    哪怕這款臨海小血管的價格已經不低了,依舊被打上“愛國稅”的標簽……

    “放棄更適合的小血管嗎,也可以。”

    許秋沒有再強留。

    人工血管植入,標準就是要比原有的口徑稍大一些。

    盡管6mm的其實也能用,只是血運效果、長期通暢率要下降一些。

    當然,也有好處。

    那就是穩定。

    臨海小血管雖然前期優勢很大,但卻缺少長期的臨床證據。

    邁柯維、泰爾茂、戈爾在這一方面則更加清晰,它們都是老牌藥械集團了,一大堆文獻記載了產品的長期效果。

    雖然許秋對親手研發的臨海小血管有信心,但沒有人能真正給出五年通暢率、十年通暢率等等數據。

    可能更好,但也有可能比邁柯維等巨頭要差。

    當初,閆自強等第一批受試者選擇相信了許秋。

    當然也要允許有人不相信研發者,不信任大夏制造。

    “正好,邁柯維那邊有一批新的人工血管到貨了,可以預約。”楊晨曦趕緊說道。

    他現在肯定不願意給駱思鈴做手術了。

    這類病人太麻煩!

    趕緊把病人扔給心外科的隨便誰吧。

    說起來,邁柯維的產品能供貨,也是仰仗臨海小血管。

    去年一年,邁柯維關閉了莓國的生產線,把工廠轉移到了白旗國。

    後來白旗國發生了罷工,工程產能急劇下降,造成了人造血管供應的短缺。

    邁柯維自然優先供給莓國、小日子國等莓系國家。

    大夏這邊,一度出現血管匱乏的狀況。

    就拿臨海一院來說,這家曾經的小三甲的強項並不是心外科,每年只有三百多台主動脈疾病的開放手術,這三百多人都需要人工血管。

    然而,臨海一院能拿到的,只有一百多條。

    這是整個大夏的無奈。

    各醫院庫存、經銷商手里的存貨都非常緊張,一些亟需救命的病人,甚至會用其他型號的人工血管。

    此外,即便是庫存的血管,也有型號不足、或單一型號告罄的情況,完整型號的外周血管支架幾乎不可能配齊……

    議價權和供應數額都掌控在邁柯維手里,醫院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剩下那些排在後面的患者,能擇期的繼續等待,不能等待的,要麼轉院,要麼嘗試風險很高的自體血管移植,甚至還有等死的。

    然而,這一狀況從臨海小血管的誕生後,就徹底扭轉了。

    邁柯維母公司潔定集團親自發來郵件,一次性將剩下的兩百多根血管補齊,並且希望和臨海一院簽訂協議,每年都為醫院提供等同于患者數量的人工血管……

    這份合同臨海一院當然拒絕了。

    有許秋在,簽這種平等條約,對比邁柯維之前的剝削,可太不平等了!

    不久的將來,就是臨海一院向各大人工血管巨頭議價了,誰會在這個關頭簽什麼合同?

    ……

    楊晨曦得意洋洋地笑著。

    邁柯維和泰爾茂獨佔全球百分之九十份額的時代,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時代要變了!

    等三期臨床試驗結束,臨海小血管徹底投產,六毫米以下的“禁區”,將百分之百被大夏的臨海研究所壟斷!

    邁柯維和泰爾茂、戈爾等巨頭還要互相打架,彼此爭斗。

    但六毫米以下這個賽道,只有臨海小血管一位選手。

    倒著跑都能贏!

    “雙人病房那邊,31號床和她一樣,不過對方的高危因素更多,我做這台手術把握就不是很大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方便以後閱讀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第351章 國產不行,進口質量才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第351章 國產不行,進口質量才好!並對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