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

第222章 培養基地建成!臨海一院騰飛的起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半價炸雞 本章︰第222章 培養基地建成!臨海一院騰飛的起點!

    唐雲舒索性不想了,樂呵呵地盯著沈華。

    後者硬是慢悠悠地吃了點飯,等到許秋快吃完的時候,才開口說正事。

    “許秋啊,這兩天,上邊給我打了好幾次電話。”

    沈華的上邊,那就是國級了。

    “莓國、小日子國、還有骨科國……西方東方,都有大量國家的腦協會向你發出邀請,你有什麼打算?”

    在場的人驚訝中帶著振奮。

    過去都是大夏費盡心思請世界各地的專家,許秋還是唯一一個能走出國門的腦外科大師。

    而這也是讓沈華顧慮的難題。

    大夏講究個禮尚往來。

    盡管森前田這些名醫是拿著報酬來指導的,但他們的確讓國內醫療技術的發展少走了一些彎路。

    如今大夏出了個天才,如果拒絕各國的邀請,肯定會落人口實。

    許秋也考慮到了這一層,他思索片刻,道︰“臨海一院的進修名額,可以給友好國家分配一些。”

    沈華點了點頭。

    這個辦法好,給與進修名額,從明面上來看,是比一個醫生去他們醫院做指導手術更有誠意。

    不過……莓國這些國家冠冕堂皇邀請,實際上是打算把許秋留在海外。

    山不過去,讓他們過來,可以完美規避人才流失的風險。

    “好,那就這麼決定了!”

    沈華解決了一件心事,緊鎖的眉頭很快就舒展開了。

    ……

    隆隆隆——

    塵土飛揚之中,挖土機在臨海一院後方的空置地帶奔忙不息。

    就連王晟德也低估了這場手術帶來的影響力。

    白雲省第一書記助理,臨海市市長,還有省衛健委、衛生局的領導都來了,戴著紅色安全帽,叉著腰視察工作。

    不久後,一個由白雲省贈送的招牌掛了起來。

    “臨海市第一醫院腦外科人才培養基地”

    初看之下,已經有天壇腦外科中心的感覺了。

    甚至,因為臨海一院還有來自全球各國的醫生進修,從“提升國際影響力”的角度來看,這里反而比天壇中心還要更有資格。

    當然兩者之間的差距依舊大。

    天壇中心耗資十幾個億,光是病區、科室就有十七個,主任醫師也多達二十人。

    臨海一院這還是匆匆搭建起來的,花了幾百萬而已,科研設備、醫療儀器等都是湊出來的,腦外科的主任醫師也只有三位。

    肯定沒法和天壇中心比,但臨海一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顱腦分離手術的技術壁壘,以及衍生的無數突破難關的經驗積累!

    兩周後。

    像模像樣的培養基地拔地而起。

    以許秋為核心,首批建立四個教學方向。

    顱腦分離手術中心,由許秋負責。

    另外三個,分別是脊髓脊柱病區、煙霧病診斷與治療、顱腦腫瘤病區,由腦外科藺主任在內的三位主任負責。

    當然,這三個方向同樣是許秋的強項,三位主任統轄的同時,他也會參與指導。

    一枚枚橄欖枝,也同時拋向這所從未出現在任何腦外科專科榜單上的市級三甲醫院。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中心捐助一台7.0t磁共振成像、術中磁共振輔助手術設備;

    大夏顱內腫瘤臨床醫學中心與臨海一院形成同盟,建立緊密醫聯體,將針對巨大腦膜瘤、顱咽管瘤、鞍區生殖細胞腫瘤、視路膠質瘤等展開研究,研究成果共享,相關技術共享;

    大夏腦協會發文,制定臨海一院為規範化培訓基地……

    一夜之間,這個小城就熱鬧了起來。

    1月15日。

    臨海一院公眾號發布通知,宣布培訓基地正式建成!

    “在醫學領域,神經外科向來被譽為外科學的皇冠,而顱腦分離術是皇冠上那顆璀璨的明珠……

    顱腦連體畸形的發生率極低,不足百萬分之一。

    這台手術的應用範圍並不算大,但,它背後反映的醫療技術、手法革新,卻是推動腦外科手術向更精、更難、更復雜發展的關鍵!

    目前,許秋醫生是病區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團隊有博導兩人、碩導一人,主任醫師三人,副主任醫師四人,主治醫師……

    顱腦分離手術是我病區傳統優勢︰世界首創完全融合顱腦分離手術……

    奮斗不息,進步不止,我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臨海一院腦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將繼續秉持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許秋的帶領下,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為患者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這次就沒什麼熱度了,顱腦分離手術再如何劃時代,也與普通人無關。

    不過,這不影響臨海一院這座培訓基地的含金量,許多排行榜,在腦外科專科這個領域,也對臨海一院進行了重新評估。

    1月20號,臨海一院腦外科培訓基地掛牌剪彩。

    省市級領導均到場。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是許秋的老熟人。

    皮瓣移植權威專家孟英安教授。

    骨骼重建特級專家、國家假體重建研究中心所長林協。

    肝膽外科之父、世界聞名陳氏胰腸吻合術創始人陳院士……

    當這些人也從天都、魔都等地趕到時,正圍著許秋的省領導、市長等人全愣住了。

    他們本來以為許秋只是個小醫生。

    結果,對方的人脈比他們還要嚇人……

    肝膽之父來了,骨骼重建大佬來了,個頂個都是院士級別的人物啊!

    剪彩儀式後,培訓基地也正式啟動了。

    首批將接受一共181人前來進修、學習,其中給國外的名額為十九人。

    忙完這幾天,許秋總算得到了片刻的休閑,回到了急診科。

    他的新辦公室在王平對面,37平,比大主任王平的還要寬闊許多。

    別說幾個辦公桌了,在里邊加張床,再建個浴室,都不會太擁擠。

    “許哥,這些是這幾天的危重病人病歷……”

    “這個是臨床病例討論,還有幾個出院病人需要簽名的。”

    “明天還有個會議,科主任和副主任都要參加,王主任讓我喊上你。”

    王凡和幾個能干的護士把許秋工位上的東西全搬到了這邊來。

    做完事兒後,他叉著腰,驕傲地巡視著辦公室,感慨道︰“還好那天闌尾炎手術我暈倒了,不然,咱們院要錯過許哥你這個隱藏大佬了!”

    說著,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不愧是我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方便以後閱讀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第222章 培養基地建成!臨海一院騰飛的起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第222章 培養基地建成!臨海一院騰飛的起點!並對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