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086章 意欲遷都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引火松果 本章︰第1086章 意欲遷都

    朱椿的提問,讓老朱很是開心,覺得自己的兒子們之中,還是有許多可造之才的。

    又帶著兒子們巡視了一番這些鳳陽城郊的農莊,老朱心滿意足的回到了自己的行宮之中。

    當夜,他將朱肅、朱獁氶@鱝B朱棣這幾個年紀較大的嫡子,以及朱雄英這個皇太孫,叫到了行宮內的大殿。

    “咱意欲遷都,你們覺得,如何?”

    老朱的第一句話,就是石破天驚,將在場諸人都嚇了一跳。

    “皇祖父……這。”

    “您怎麼突然會有這樣的想法?遷都之事,干涉頗多。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容輕忽啊……”

    朱雄英道。作為皇太孫,他受到了完整的帝王教育,深知都城對一個國家而言有著何等的重要性……也正是因此,對于老朱所說的遷都的事,朱雄英最為震動。

    反倒是朱獁氶@扉Α 燜噯嗽謐畛醯惱鴝 螅 炊醯謎饈慮槭 終F鵠礎br />
    朱珡戇r氖喬 賈 濾浯螅  臀矣鐘惺裁垂叵怠V扉ο氳氖喬 家埠 # 飛習騁睬 恕V劣謚燜啵 蚴竅肫鵒死飛系鬧轂曛 饋br />
    朱標之死,有一個說法是,死于為老朱巡視四方的歸途。之所以朱標會去巡視四方,後世史學界的其中一個猜測,就是朱標受了老朱的命令,在為老朱尋找適合遷都的地方。

    現下因為朱肅的事先干涉,朱標幾乎一生沒有離開過應天府,也成功活到了繼承大統。但,老朱意欲遷都這事,也始終沒有拿到台面上。

    或許也是因為朱標的事,這件事在老朱心中沉寂很久了。現在自己終于“退居二線”,可以親自去做這件事了。

    “父皇為何意欲遷都?”朱�發問道。

    對于遷都,他倒是沒有什麼意向,只是下意識覺得這件事動蕩太大,故而現下,也只是審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應天居天下之中,為六朝古都,控長江之關口,鎖運河之咽喉。十里秦淮,金粉之地,為天下經濟命脈。無論兵力、財力,皆有得天獨厚之優勢。”

    “兒臣一時之間倒想不到,有什麼地方比應天更適合稱都的。”

    “我倒是覺得,應天這地方,脂粉味太濃,又偏安南方一隅,做我大明的都城實確實是不大合適。”卻是朱棣插話了。

    “爹和大哥自然是沒問題,雄英也勉勉強強,但再後面……這長在應天的皇帝和大臣們,在這安逸富貴鄉中呆得久了,如何還會記得那雄心壯志?體察我大明遠征海外諸將士的生民疾苦?”

    “到時候,怕不是要和前宋的那些溫柔鄉皇帝一般,晚風燻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了!”

    “我覺得老四說的有道理。”朱糓j駁懍說閫貳br />
    “不說別的,就說南京那宮城……”

    “早些年建的時候還好,這些年,地基下陷,也不知塌了多少殿宇。”

    “皇帝怎麼能住在那樣的宮城里?這寓意也不好啊。像咱們大明的江山不穩似的。”

    應天府的皇城,早年間是老朱以大魄力著人填玄武湖而建。確實修的是瑰麗堂皇,不失大國氣象。

    但填湖所造的宮室,終究地基不固。用了二十來年,已經有許多地方出現了開裂的情況。一些修繕不勤的偏僻殿宇,確實也有倒塌發生。

    朱棣和朱猹之C輳 煨塾  �珜握J了思索。一時之間,竟覺得遷都也確實有道理了。

    “您想遷都鳳陽嗎?”朱肅問老朱道。

    老朱看了朱肅一眼,讓朱雄英給自己換了個姿勢,舒舒服服的躺在榻上。“咱早年間,確實有遷都鳳陽的意思。”

    “這鳳陽,畢竟是咱的老家,咱朱家人在這鳳陽安下都城,也算得上是落葉歸根了……怎麼,老五你覺得不妥?”

    老朱早年間就數度降旨,修築鳳陽城。縱使是國家初建、百廢待興之時,對鳳陽城的建設也始終在推行的狀態。

    從那時候,他就想過要移都鳳陽了。只是因為鳳陽殘破,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先營建鳳陽,之後遷都。

    他是個戀舊的人。是想子孫後人也都久居故鄉鳳陽。

    但……定都鳳陽的話,確實不太合適。于是朱肅肅容勸諫道︰“父皇,兒臣覺得,若是要定都鳳陽,那還不如維持應天舊都。”

    “鳳陽,可做休憩之地,可為偶爾的居住之所。但卻絕不適宜為皇都。”

    老朱登基以來,也不知道往鳳陽砸了多少錢和心血了。又是大興土木,又是遷移富戶的。對鳳陽的投入之巨,令人咋舌。

    後來的朱棣營建北京紫建城,就參考了鳳陽宮殿的布局,但是面積卻遠不如鳳陽宮殿。北京的故宮面積是72萬平方米,鳳陽宮殿卻有84萬平方米。

    鳳陽的地理條件有硬傷。若說應天最大的硬傷是“去中原頗遠,控制良難”,且無險可守。因此,朱元璋才對應天格外不滿意。

    那麼,應天存在的這些問題,鳳陽也都存在。鳳陽離應天相當近,同樣是距離中原天遙地遠。

    鳳陽也同樣是無險可守。

    而鳳陽還沒有應天那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富庶繁華的優越條件。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適合作為帝國的都城。

    其二,鳳陽除了是老朱的故鄉,也是淮西勛貴們的故鄉。

    雖然淮西勛貴遭到了老朱的打壓,氣焰收斂許多。但,若是定都鳳陽,無異于給這些本來已經老實了許多的淮西勛貴,又添了一把讓他們燒的更旺的熱油。

    大明要開拓進取,本來就需要多加仰賴武勛將門的力量。若是在定都鳳陽,勛貴們的勢力,就膨脹的太過了些。到時候不好壓制,說不定便會反噬大明自身。

    出于這兩點考慮,大明都不應該定都鳳陽。

    “這事兒,天德和鼎臣都已經和咱說過了。”老朱抬了抬眼楮,看了眼朱肅,隨後說道。

    “他們也都勸咱,不能把都城定在鳳陽。真要定在了鳳陽,咱的那群掌兵的老鄉們,不又得要飛到那天上去。”

    朱肅聞言,松了一口氣,還好徐達和湯和都是明白人,事先就勸過老朱不能定都鳳陽。

    “咱先來鳳陽,確實是起過要考察一番,鳳陽是不是適合遷都的心思。但而今看,”

    “這鳳陽城,確實不適合遷都。”

    他有些惆悵的樣子,老人家還是感性的,不能讓朱家世世代代遷居在老家,想必心中確實有遺憾。

    但,很快老朱的眼神就再度變得堅毅,道︰“咱這一番出巡,最重要的事,就是想給大明找一個適合遷都的地方來。”

    “你們覺得,咱們下一站,去何處考察?”

    說罷,他掃視著朱棣朱𠘙蝙T喔魅恕br />
    這一番,明面上說老朱要移居鳳陽小住,但暗地里,本就已經決定好了要和老朱一起到大明的四處看看的。

    只是沒想到,原以為只是單純散心,老朱卻在心里帶上了這樣的一樁大事。

    老朱的眼神看向朱肅,朱肅想了想,本想說現在被稱為順天府的北京,但,後世朱棣遷都北京,打著的最大旗號便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天子守國門”。

    但而今,草原已皆是大明之土,且大明也已經漸漸的站穩了腳跟,順天已經稱不上國門了,自然也不需要皇帝去守。

    那麼順天是否合適,他便也不大清楚了。

    想了想,開口道︰“兒臣認為,無論如何,該將都城設在北方。”

    “不為別的,只為糧道。都城在北,則南糧北運自然無人膽敢懈怠。那麼萬一北方遭遇天災,朝廷便不至于束手無策。”

    老朱聞言,知道朱肅說的是“小冰河”的事情。

    若是後世小冰河當真發生,朝廷都城在南,皇帝又昏庸的話,或許當真會對北方發生的寒冷和災荒視而不見。

    但若是都城在北,一國之帝都都對小冰河感同身受,那麼官員們對于糧食的調運,自然不敢懈怠。

    這個角度是老朱原先沒有想到的,他臉色鄭重的點了點頭。隨後問了朱糓蟪e澳憔醯茫  賈梁未κ室耍俊br />
    “啊?我……兒臣,兒臣覺得西安不錯!”朱狍版幬佷蝺娷Aν蝗壞忝男☉  肓誦砭茫 齠 梢桓齟鳶浮br />
    他也就去過西安,早年間在西安里鎮守過一段日子。這時候,也只能想起西安來。

    “西安……前唐舊都,不錯。”老朱點了點頭,西安,確實是他備選的遷都地之一,便也點了點頭,沒有過多追究。

    “老三,你呢?”轉而去問朱�道。

    “孩兒覺得,汴梁如何?”朱�道。“汴梁乃豫州之分野,天地之中樞,八方之沖要,腹心之重地,其名曰大梁、曰梁州、曰汴京、曰汴梁,歷代更改不一,可謂鞏固金湯億萬年之地。”

    “前宋故都。”老朱想了想,搖了搖頭。“開封無險可守,且苦黃河久矣,咱在位這三十年間,黃河五次決口,開封皆居險處。”

    “不妥。”

    “兒臣思慮淺薄,孟浪了。”朱�退下。

    老朱又問朱棣道︰“老四,你怎麼看?”

    “兒臣以為,當在順天!”朱棣道。

    順天,是他前世“永樂大帝”所決定下來的地點,他自然是其忠實擁躉。

    “爹,順天府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據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於燕薊。薊燕左環蒼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宜為天下都會啊!”

    朱棣其實文化功底不弱,這一段話,倒也說的文縐縐的有理有據。老朱听罷,點了點頭,認同了朱棣的說法。

    因為朱肅已經發表過“當定都北方”的發言,老朱的目光便越過了朱肅,看向了朱雄英。“大孫,你覺得,咱們下一站,該去什麼地方考察?”

    朱雄英閉目沉思。他雖去過大寧,但其他去過的地方其實也不多。

    但他也是果斷之人,又所學淵源,思慮良久,便有了腹稿,方開口道︰“皇祖父,孫兒覺得,該是西安更適宜些。”

    “西安為唐時長安,長安故都,據守關中,控扼天下之地,萬國咸通,集四海之奇珍。而今我大明盛況,正與當年之大唐相類。”

    “大唐可以長安為都,我大明自也能以西安為都了。”

    這一番話說的頗有道理。其實,老朱自己所矚意的地方,也是西安、太原等地。

    朱雄英向他建議西安,他便也動了念頭。

    “既如此,便往西安一行罷。”老朱拍板下定了決心道。

    老朱意欲前往西安,一眾皇子皇孫自是隨行。

    魏公徐達、定國公湯和兩人回鳳陽本是為了祭祖,兼看看這故鄉風物。

    而今呆了這一段時日,倒也看得夠了,老朱邀他們同行,二人倒也並未拒絕。

    于是一眾隊伍又再度浩浩蕩蕩,離開鳳陽前往西安。

    這一次雖不算完全隱匿蹤跡,但卻也不再大張旗鼓的打出皇家旗號。明面上,洪武太上皇帝還是仍呆在鳳陽城的行宮里的。

    不過饒是如此,太上皇忽然間改道前往西安,應天府里勸諫的奏疏還是如同雪片一般飛來。

    好在如今已經把皇位交給了朱標,老朱身邊也沒帶多少文武大臣,不然,這一番突然的北巡,只怕還要遭受到更大的阻攔。

    西安與鳳陽多是陸路,頗為顛簸。朱肅本還有幾分擔心老朱的身體。

    但好在,老朱的身體比之朱肅所想的還要硬朗。

    或許是因為內閣的建立比歷史上更早,老朱沒有熬干了身子,亦或者是戴思恭調理得當,也或者是離開了狹小的宮城,心緒開闊的原因。

    老朱的精神竟是十分健旺,甚至有越來越健旺的趨勢。一開始還是端坐在四駕的馬車之上。

    後來,竟是和徐達、湯和兩個老兄弟,又準備聊發少年狂,想縱馬馳騁,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了。

    這可把朱、徐、湯三家小輩都給嚇了個半死。一大群人好勸歹勸,好歹勸住了這三老頭。

    隨後,朱肅更是祭出了麻將這個大殺器,這三個老頭兒這才徹底消停了下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第1086章 意欲遷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第1086章 意欲遷都並對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