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賴于明軍士氣的爆發,阿扎失里對明軍陣線的第一撥攻勢,終究功虧一簣。重新組織起陣線的明軍且戰且退,退至一座土山時,依托著土山,終于站穩了腳跟。
然阿扎失里也非易與之輩,帶著萬余人馬將這三千明軍團團圍住,那叫一個水泄不通。
阿扎失里已是急紅了眼楮,他已沒有了退路。對于朱雄英,他勢在必得。
朱雄英也是心中焦急。三千對一萬,他們明軍是絕對的劣勢。更何況如今的阿扎失里猶如困獸。如今是因為入夜,泰寧部才暫且止歇了攻勢。但只要天色一亮,阿扎失里便極有可能狗急跳牆,不計代價的對明軍發動猛攻。
士氣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他今日臨陣殺敵,雖鼓舞了士氣。但接下來若想故技重施,卻也定然沒有今日的效果了。
“殿下。”土山之上,方孝孺對朱雄英獻計道︰“阿扎失里之子脫脫,如今尚在我等手上。何不以脫脫為質,換得阿扎失里讓我等離去?”
“至少,也能使得阿扎失里投鼠忌器,軍心動搖……”
朱雄英準其所請,派人去與阿扎失里交涉。
誰料還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那位被派去向阿扎失里傳話的明軍便急匆匆的跑了回來,對朱雄英下跪稟道︰“太孫殿下,阿扎失里將小的逐回,說和我們沒有什麼好說的。”
“還說,我們要殺脫脫便殺,他可……他可不止有脫脫一個兒子!”
阿扎失里是標準的蒙古貴族做派,相比于親族之情,他更看重權位與財富。至于子嗣……只要有兒子不絕後就行。如何會願意因為一個脫脫,就放走了朱雄英這一個事關自己未來的香饃饃?
只不過,一群人皆沒想到,阿扎失里竟是絲毫沒有猶豫,就將自己的親兒子直接賣給了大明。
“虎毒尚不食子,阿扎失里何如此狠毒耶?”方孝孺變色道。
他實在無法料想,世間怎麼會有做父親的如此禽獸。
“元人重利輕義,阿扎失里更是禽獸之性,行此非人之舉倒也算意料之中。”解縉道。而後他轉身,向朱雄英躬身道︰“殿下,請允許我親自去泰寧部營中走上一趟。”
“對阿扎失里此獠,與其曉之以情,不如凌之以威。我大明大寧都司兵強馬壯,他敢舍棄自己的兒子,卻未必敢欺我大明十余萬北疆將士手中戰刀不利!”
“若是他繼續執迷不悟,我大寧都司三面合圍之下,他莫非還能全軍插翅飛了麼?”
“由我去將此事講述與阿扎失里,或可使其不敢對殿下造次。再不濟,也能拖延時間。”
解縉此言,合情合理。朱雄英點點頭,便讓人護著解縉前往泰寧部營中。心里想著,即便是只能拖一點時間也好。
這樣,自己的準備就能更充分幾步。
卻不料,同樣未到一炷香功夫,解縉也回來了,回來的解縉滿臉急促,道︰“殿下,不好了!”
“怎麼,阿扎失里又拒絕了我等所請麼?”朱雄英急切道。
卻不料解縉竟是搖了搖頭,道︰“殿下,如今已經不是阿扎失里拒絕不拒絕的事了。”
“是我今日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一�巨大的噩耗。”
接著,不待朱雄英與方孝孺追問,解縉便急匆匆的道︰“阿扎失里坦言,他這次叛亂,是與韃靼部勾結……”
“想來而今,韃靼部的阿魯台已經開始與阿扎失里里應外合,攻打全寧衛了!”
“什麼?”朱雄英與一眾明軍將領不禁色變。
韃靼,竟然沒有倉皇北遁……竟然還在大寧左近麼?
作為在草原上已經得到廣泛承認的黃金家族成員,本雅失里在草原上,有著極為強大的號召力。與這一份“草原大汗”的號召力相比,甚至阿扎失里的反叛,于大明而言,都顯得有些無足輕重。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突然出現的韃靼,毫無疑問,有著突襲大寧都司一隅的實力。
即便是朱雄英並沒有豐富的臨戰經驗,他也能明白,而今的局面對自己非常不利︰本以為只是阿扎失里自己昏了頭,沒想到,這事竟然和韃靼也有關系!
原本,他是想用解縉的威脅,去動搖阿扎失里的軍心,畢竟,即便阿扎失里成功捉住了他朱雄英,只要常茂不松口,他也未必就能帶著他的人馬逃之夭夭。
但,若是有韃靼與泰寧部里應外合,那就不同了︰只要韃靼部成功偷襲了全寧衛,便相當于為阿扎失里打開了一個缺口。
阿扎失里大可以在擒住他朱雄英之後,通過這一缺口,與韃靼合流,從容撤出大寧都司範圍。
即便無法擒住他,阿扎失里後路無虞,自也可從容退走。
“消息準確嗎?”朱雄英道。“莫不是阿扎失里故布疑兵,反過來想亂我等軍心?”
“若是阿扎失里早存反心,在他的庇護下,韃靼確實有可能就潛藏在左近……此事恐難以樂觀。”解縉搖頭道。
眾人沉默了,良久,楊魯方才弱弱的問道︰“那麼……殿下。”
“我等為今之計……當如何?”
“沒法子……”朱雄英無奈的嘆了口氣。“只得先堅守……以觀局勢了。”
確實,事發突然,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底牌可打。
第二日清晨,阿扎失里果然迫不及待的發起了猛攻,好在明軍于夜間已挖掘好了壕溝,又仰賴火銃陣勢,成功在夕陽西下之時,逼退了泰寧部的進攻。
然而一日惡戰下來,明軍的防御工事與火藥儲備,也已耗費的七七八八。明日里,只仰仗血肉之軀與潦草的壕溝,恐怕很難擋住阿扎失里明日的進攻。
“若是再不想些辦法,那麼我等,便無異于坐以待斃了。”方孝孺懊惱道。
“可是如今,又能有什麼計策可以施為?”解縉亦是懊喪。“听聞韃靼襲破全寧衛的消息,軍中將士,士氣已經有所波動。”
“我等兵力本就遠遜于阿扎失里……此消彼長之下,便有尋常計策,恐也難以奏效。”
朱雄英突然腦子一轉,想到了一個計策來。
“兩位先生,你們說,若我等拉攏脫脫,讓其去干擾泰寧部軍心,如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