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位巨漢的離開,朱肅所精心策劃的伏擊也接近了尾聲。此戰戰果豐碩,可稱大明建國以來沿海作戰的最大勝仗。甦州衛、太倉衛損失僅有戰艦數艘、盤門甕城內渡口一座(被甦州衛伏兵自行放火焚毀),傷亡士卒也僅有區區三百余人。
    卻斬殺倭寇並張士誠殘部共計八千余眾,擊破船只不可計數。甦州城外河道上漂滿殘船廢木,被點燃的關船更是在河面上燃燒不熄,持續了整整一夜。
    更兼明軍還俘虜賊人三千余眾,奪取倭式關船四十余艘,另有倭刀百余柄,賊人搶掠來的金銀細軟若干……
    任誰來看,這都是一場大勝。可當魏觀、高啟、羅貫中等人喜氣洋洋的站在城門口迎接率領大軍回城的三位殿下時,卻發現此戰的策劃者、理當居功至偉的五殿下朱肅,卻是十分嚇人的板著一張臉。
    若是再認真些看,甚至還能發現五殿下身後,仿佛正升騰起有若實質的黑色怒氣……
    “五殿下……這是怎麼了?”知府魏觀悄悄拉過了同樣從城外回來的千戶曹淵。
    “我亦不清楚狀況。”身在南岸的曹淵並不太知道北岸的情況,此時的他也是一頭霧水。
    “只知似乎是出了什麼紕漏,常國公受了傷,亦有些漏網之魚逃脫了出去……”
    “國公受傷了?可嚴重嗎?”魏觀一急,若是常茂堂堂一個大明國公折在了這里,那麼此戰即便是勝了,那也是得不償失。
    “並無大礙,只是被賊人砸暈了過去。”曹淵解釋道。見朱肅等人自顧自往前去了,趕緊向知府告了聲罪,帶著手下軍兵們追了上去。听聞常茂只是暈了,魏觀也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怪哉,戰陣之上,刀劍無眼。賊人既然能砸暈常國公,竟然沒有乘勢傷其性命嗎?”
    魏觀的腦海中,一道疑問一閃而過,但朱肅以及大軍已經入城往縣衙去了,他也不及多想,趕緊吩咐人關閉城門,而後親自去調撥物資糧草,犒賞酬謝三軍去了。
    這邊廂,跨入甦州府衙的朱家三兄弟仍自思索著那巨漢的事。三人走入正堂,一言不發的在堂中的椅子上坐下。身後,垂頭喪氣的狄猛、劭軒、狗兒並一眾王衛對視一眼,撲通對三人齊齊跪下︰“我等護衛不周,還請殿下責罰!”
    “責罰你們做什麼?”朱肅沒好氣的擺擺手。“是本王疏忽大意,未料到會冒出這麼個有關張之勇的勇將……”
    “早知道就多帶些勁弩了。”說到這朱肅就有些郁悶。因為那巨漢沖陣的關系,河上與北岸出現了空隙,有不少賊人趁勢上岸逃走了。這與他斬盡殺絕的最初戰略目標相悖。
    “那賊子,究竟是何人。老五,他倉促之間,定然還來不及走遠。我們不如發下海捕文書,定要殺了他泄憤……”
    朱猐j講瘧荒僑訟懦雋艘簧 酌 梗 聳斃鬧杏套哉鵠酢K  哂誄腥洗聳攏 齏  判├招叱膳 蛑燜嘟ㄒ櫚饋  br />
    “那人那樣高強的武藝,就算下了文書,又有誰能捉他?”朱棣搖了搖頭,他方才亦被嚇唬到了,但此時眼神中卻帶著幾分欣賞與雀躍。“此人如此勇武,奈何從賊!若能為我大明所用……”
    “他應該不是賊人的人。”朱肅搖了搖頭。“那人雖然勇武,卻只作尋常小卒打扮。張家余孽雖然愚蠢,但以他這般武藝,怎麼可能會在其中蒙塵?”
    “況且,一直跟在常二哥身邊的太倉衛指揮使蔡本也說過,此人雖打傷了常二哥,卻並不下殺手。只是攪的軍陣大亂,隨即奪路而出。後來上岸奪馬之後,應該也是佯作欲取主將的架勢,教王衛們投鼠忌器。一待王衛們亂了陣腳,他便毫無留戀的撥馬而走。”
    “這樣看來,倒不像是為了賊人賣命,更像是為了脫身,迫不得已出手……”他摸著下巴,仔細思考分析著。
    “唔。確實。看那人身形,似乎也有些年歲了。”朱棣亦摸著下巴。“說不定,還是個成名已久的人物。”
    朱肅和朱棣又思索了一會,依然沒有頭緒。此時天已將亮,經過這一夜,兄弟三人已然是饑腸轆轆。餓著肚子思慮著實傷身,朱肅三人便干脆先不想那些,先命人帶著醫官探視過常茂,確定常茂只是昏厥,于是再各去沐浴更衣,而後再填飽肚子上床休憩不提。
    戰後諸事,自有魏觀茹太素等甦州一眾文官辦理。
    直睡至日上三竿,朱肅方才悠悠醒轉。才剛起身,一直守在門外的狗兒便入內稟道︰“殿下,魏知府等人有要事請殿下相商,如今已敬候您多時了。”
    朱肅趕緊請見。一眾文官對朱肅見禮後,魏觀道︰“殿下辛苦。本不該來擾殿下休憩,但有些事還需先問過殿下的意思,故而只能冒昧前來請見。”
    “無妨。”朱肅擺擺手。“是城中諸事,有料理不妥當的嗎?莫非是作為客軍的太倉衛不太好安置?”
    “稟殿下,城中諸事多已料理完畢。太倉衛諸軍,也已安置妥當了。”魏觀答道。“是有幾樁要事,需要殿下拍板。”
    “其一為城門……如今已封城數日,城中從外面遷來的百姓,多有人心惶惶、心系家鄉者。城中每日糧草耗費,亦是甚巨。敢問殿下,何時可以打開城門,放這些百姓回家?”
    “唔……”朱肅略一思考,賊寇聯軍,事實上已經剿滅的差不多了。雖還是有一二漏網之魚,但估算過去,想來這些人,也不會超過百人之眾。
    為了區區百人的亂兵,將百姓圈在城中荒廢生產,此舉殊為不智。于是朱肅便道︰“賊人已不復為患,今日便打開城門讓他們回去罷。”
    “只是,還需遣軍士往來巡視諸鄉鎮,以防零散賊人再度劫掠的。這個你去調請太倉衛指揮使蔡本與甦州衛指揮使楊魯。他們會同意的。”
    蔡本是常家部將出身,是鐵桿的太子親信。自己是打著太子大哥的名號替他巡視甦松的,蔡本不可能會落太子的面子。而楊魯的兵符實際上是掌握在二哥的手里,他如今自身難保,更不可能也不敢違抗。
    不過此人無才無德,是不能再擔任甦州重鎮的指揮使了。等過一段時間給便宜老爹去一封信,直接換掉了他便是。
    “你等也需曉喻諸鄉鎮百姓,甦松臨海常有倭賊作亂,百姓們農閑時可多行操練,臨敵之時或可有抵抗之力。”那些被逼作為先鋒攻城而死于亂軍的百姓、還有那個振臂高呼而死的書生等等,朱肅只覺仍舊歷歷在目。“亦要多設崗哨狼煙,若有倭賊進犯,百姓們也能早些做準備。”
    “是。”魏觀躬身道。朱肅能如此心系甦松百姓,他在心底,也是暗暗點頭贊許。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