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
總管太監看到羋鐸眼眶泛紅,眼淚都要落下來,大驚失色。
作為天子近侍,他向來能夠猜度帝心。
可這一次他很忐忑。
難道陛下決定和北齊死磕到底,不管西北戰場的輸贏了嗎?
如此一來西楚便會面臨大嬴攻佔城池之危。
可他又不敢勸,因為面對此時的局勢,他一個總管太監也想不到解決的好辦法。
“息怒?孤息怒能解決問題嗎?”
羋鐸整個人在接連的打擊下,蒼老了許多,特別是接連兩日與那些貴族勾心斗角討糧食,消耗了他太多的心神。
“傳旨昭告天下,秋將軍為國捐軀,按國葬之禮,享太廟香火,舉國上下掛白三日,鑼鼓奏鳴三日。”
什麼?!
總管太監嚇了一跳。
國葬之禮是天子殯天之禮,哪怕秋雁來再有名氣與威望,于國立有大功,也沒有使用國禮下葬的先例。
陛下這是想以此激勵西北戰場的將士們?
“陛下不可,此時行國葬之禮,萬一被舉國誤會陛下發生意外,恐將國亂。”
總管太監到底忍不住出聲勸阻。
戰場失利也就罷了,反正大嬴絕對不可能破踏重重山河打到國都來,前朝後宮安穩,他這個總管太監自然高枕無憂。
可國葬之禮一出,萬一朝廷發生動蕩,一朝天子一朝臣……
“孤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但孤就是要讓舉國上下都知道西楚發生了大事,還是天大的禍事,只有這樣,國師才能夠出面替孤鎮守國都,鎮守西楚!”
至于因此可能會讓朝廷動亂,引起竊國之心,羋鐸也毫不在意。
這個局勢下,若是誰有能力處理好西北戰場與北齊威脅,他願意將皇位拱手讓給那些肖想皇位的兒子。
怕只怕。
他的那些皇子們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膽量。
“秋雁來一死,南越太子離登基不遠了。”
羋鐸忽地想到所有事情脫離原計劃的原因,是由于南越太子張君臨殺了項鴻,解決了金陵之危。
徹底地打亂了他從南越囤糧,乃至鎮南大軍和將領的安排,一步一步地把西楚拖入到泥潭中去,哪怕恨得牙根癢癢,幾欲處之而後快,但他不得不承認。
“歹竹出好筍,虎母無犬子。”
只一戰。
西楚伸到南越的爪牙就要全部縮回來。
南越會逐漸壯大……有了!
羋鐸忽然渾濁的老眼綻放出異樣的光芒。
“南越投靠北齊,大嬴東接北齊,它可不能任由北齊坐山觀虎斗,坐收漁翁之利,不管有沒有用,先離間兩國的關系,哪怕給救援大軍拖延上半日,也能減少許多傷亡。”
羋鐸連忙走到案台前鋪開紙張。
先下詔書。
再擬國書。
與大嬴之戰既然打了,求和是不可能求和的。
一旦求和,兩國結束戰斗,北齊便算是完成了盟約,完全可以直接發兵進攻西楚。
再者。
為了這場戰斗,西楚準備了數年之久,也絕不能遇到一點挫折,說退就退。
戰場上既然已有劣勢,就更得給全國一個交代才行。
只不過,他完全可以利用北齊威脅這一點,讓雙方的戰斗損傷保持在可控範圍內。
不到最後一刻決定生死的國家存亡之戰,他相信大嬴願意配合他繼續演練,化解北齊拉攏南越坐大的困局。
“大嬴與北齊國交很頻繁,還有一位質子在北齊國都甘城,而北齊皇室好像父子不太和睦。”
想到這里,羋鐸又匆匆落下幾筆。
“說不定大嬴在知道肖朔在拿他們當槍使後,能夠給孤一個驚喜。”
哪怕激戰正酣的兩個國家,也有一致對敵的時候。
兩國建交和人與人交往都是一樣的,利益至上。
至于那些在戰斗中丟掉性命的將士……羋鐸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從短期來看,損失了大量的兵力確實很讓他頭疼,但只要守住本土,再休整兩年,西楚依舊還是可以劍指天下,與其他國家爭鋒的霸主國。
羋鐸把矛盾點從西楚轉移到北齊後,心里又形成了一套新的計劃。
等到大嬴與北齊明爭暗斗後,北齊自然無力去顧及南越國。
到時候,他勢必讓南越國知道,西楚為何能夠成為霸主國。
吳國。
是怎麼亡的。
“傳旨吧!”
恢復了自信的羋鐸再次意氣風發起來。
在他眼里,這次秋雁來之死雖屬意外但只是作戰失敗。
留有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但羋鐸算計到了大嬴與北齊,卻沒有算到,南越早已今非昔比。
不再是以前那個任西楚搓扁揉圓的孱弱小國了。
……
西南關隘。
鎮南軍大營中。
新任主將潘時屹望著今日送上門的一批尸體,氣得直磨牙。
自從昨日起。
南越便有士兵每半日送來百余人的尸體。
那些尸體潘時屹當然認得。
因為他們是前往南越沿海駐扎的“援軍”。
千人精兵小隊,其中包含三百輕騎兵,這支小隊在他看來,能夠以一敵十。
別說在嘉州駐兵被張承乾抽調走兩萬只剩下五千兵馬還在與倭寇交戰時期潛入南越。
就算是與那嘉州所有的駐兵正面對上,也絕對不會落于下風。
“這些人又是怎麼死的?”
“回將軍,有亂石砸死的,還是被馬踩踏而死的,也有劍傷還有內傷……”
死得如此五花八門,潘時屹不明白。
這支精兵到底遭遇了什麼,才會在剛出境沒三日的情況下,竟被殲滅。
從昨日便送來了領隊將領黃序的尸體,潘時屹便猜到,這支精兵小隊可能全滅了。
但他還是心存僥幸,認為黃序可能是身先士卒遭遇了埋伏。
或是遇到南越大軍防守,其他士兵群龍無首之下應該會回到西楚境內,重整旗鼓,打探南越境內軍事安排是否有了變化。
誰知這一等。
沒等來回來的士兵,倒是又等來了一批送上門的尸體。
“將軍,南越一直往這里送尸體,營中將士們已是怒發沖冠,隨時等著將軍下令去夷平了南越的邊關城池,為兄弟們報仇!”
鎮南大軍原是由項家軍發展而來的。
加上軍戶世代累積,送來的尸體里與軍中將士自然都是沾親帶故的。
加上南越此舉有挑釁的意思,對于根本沒把南越邊軍放在眼里的鎮南軍來講,這種行為就是在作死。
“陛下有旨,鎮南軍不得擅動,這兩日陛下還調動了其他駐兵前往西北戰場,我們一旦有所舉動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怕是壞了陛下的安排。”
潘時屹也想和南越打個漂亮的勝仗,好坐穩這個新任主將之位,當好他的鎮南大將軍。
可陛下確實有令在先,他得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