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對……我們老爺說,他要做一樁大事。”
“還要讓我們好好地關注這幾日鎮州城里各家權貴們的變化。”
兩個傳信的人,還算實在。
再加上實在是被打蒙了。
問什麼便說了什麼。
他們的這番話恰好印證了張君臨方才所言。
眾人悚然一驚。
看向夏國丈的眼神,已經沒有了那些同情、惋惜或者是兔死狐悲的意味。
而是全部的震撼與憤怒。
他們沒想到他們百般信任的夏國丈居然利用他們。
踩著他們去換取利益,還想讓他們背煽動民變的黑鍋。
實在是可惡!
說好的共進,居然悄悄領先搶跑還不算。
還把他們全部合計了進去,讓他們得罪太子殿下,而自己卻獨善其身!
若不是這黑風寨的小毛賊跑到鎮州來掀翻了這局棋盤,恐怕大家都要落進夏國丈的圈套里,而不自知!
眾人對于太子殿下所說的揚縣的事頓時來了興趣。
“太子殿下,您仔細說說,揚縣那些權貴和鄉紳們為什麼要用自己傳承了千百年的耕地,去換那些沒有開墾過的荒山野嶺呢?”
揚縣的地勢對比鎮州來說更顯偏僻,山水皆有。
往好處說是美景如畫、山清水秀。
往壞處說就是地處偏僻、鳥不拉屎。
對于這樣一個地方,在權貴世家們的眼中來看。
當地的權貴鄉紳們自然是把自己手里能夠掌握的耕地,牢牢把控著,不願意多讓一分。
所以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加上夏家兩個傳信奴僕的證言。
他們覺得這其中一定大有文章。
“現在就說嗎?本宮追捕了一夜的毛賊,有些倦了,還是等到明日再說吧。”
你們是誰呀?
剛才我想說一個個要往家跑。
現在讓我說我就說?
張君臨知道,此時應該恩威並施。
說出讓他們心中感興趣的內容之後,再慢慢的下鉤子將這群小魚釣上岸來。
只是他也是一個有脾氣的人,國事歸國事,私情歸私情。
對于他的政令這一群人陽奉陰違的那筆賬,不可能只用區區幾百兩金子外加幾千兩銀子就能夠擺平的!
“這……太子殿下,我家就在前面,不如去我家歇歇腳,我馬上請府中的廚娘給太子殿下大擺宴席,接風洗塵!”
當即。
有一位老者從人群中站出來,臉上笑得諂媚。
和之前橫眉冷對太子指責時的樣子,看不出半點相似,顯得極其狗腿。
但是老者並不覺得他這麼做是卑躬屈膝。
夏國丈都能為了利益搶跑,他對太子殿下主動示好,然後得到最新的致富手段又有什麼錯呢?
原本說好的大家抱團對付太子殿下。
可是他們家是織工,雙倍工錢支付起來十分困難,但還是咬牙硬撐著。
當時也沒見哪個人對他伸出援手。
如今有了發財的門路,自然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面對老者這種做法,眾人雖然不恥,但還是爭先效仿。
又有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站了出來,用著金陵的蹩腳語氣對著張君臨邀約。
“太子殿下還是來我家吧,我家就在隔壁,我家姓王,府中有一廚娘,真是精靈人士,善作金陵各種名吃。”
“太子殿下離開金陵也有數日了,想必十分懷念故鄉的味道。”
這兩個人開了先河之後,所有的權貴老爺們都紛紛擠作一團。
爭先恐後地對著張君臨拋出了橄欖枝。
什麼你來我家,我家的姑娘貌美如花。
你來我家,我家的婢女會泡好茶。
眼見這些人越說門風越歪,張君臨連連擺手。
“好了好了,本宮實在是累了,並非托詞。”
眾人面面相覷,心里開始打鼓。
難道是太子殿下認為他們之前反對新政,所以特意把好處留給了陳思良他們那一波人?
難怪陳思良那麼有骨氣的人,當天居然被打了一頓就服輸了。
原來如此!
陰謀!
都是陰謀!
“太子殿下,我王晨林願意為太子殿下效犬馬之勞,不論太子殿下,說不說得出這揚縣究竟發生了何事,我也願意用名下五千畝耕地換農林。”
作為第一個敢閉眼吃螃蟹的人,張君臨笑笑以示贊賞與肯定。
但他還是拒絕了。
“鎮州城和揚縣不同,揚縣多是荒山野嶺,可鎮州農林覆蓋較少,水陸發達。”
“要是讓你們全部圈地養雞養鴨、養豬養羊那會破壞大家的生存環境,影響通行,以後這滿鎮州都是屎尿屁臭,該如何住人呢?”
正所謂金山銀山、福利萬代。
張君臨確實是要想讓大家共謀和諧發展,可沒打算禍害後人的生存條件。
太子殿下的拒絕直接讓王晨林傻了眼。
不換,那太子殿下說這些有什麼用?
故意吊他們胃口氣他們嗎?
在場腦子轉得快的,已經明白了。
揚縣那些用耕地換龍鱗的人,究竟是圖什麼了!
陳思量手里拿著的是太子殿下所賜的修煉功法,而太子殿下是打算效仿西楚搞全民皆兵的屯兵策略。
俗話說得好,窮文富武。
這武若要練,除了悟道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吃喝上。
讓一個吃不上喝不上、瘦骨嶙峋的人去練習銅皮鐵骨。
那麼不到幾日便會倒下。
所以揚縣的那些權貴鄉紳是看到了供應肉食這上面的利益,才想著將手里的耕地換作了農林!
而揚縣農林的樹木數目龐大,距離鎮州又近。
鎮州養殖的花費算下來,光是人工都要比揚縣的高。
所以他們此時再出手,已經搶不過揚縣的那些權貴鄉紳們了。
只能跟著喝肉湯。
說不定肉湯也喝不到,只能啃骨頭!
“唉!都怪夏國丈讓我們錯失了一步先機!”
“早知道太子殿下當日來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出城相迎而不是一味的拒絕,根本不給太子殿下宣布新政令的機會!”
在場所有人都後悔無比。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後悔藥,他們願意花上幾百幾千斤去買來吃。
可惜這世上沒有後悔藥。
走到這一步都是他們听進了夏國丈這小人讒言!
白白放棄了大把金銀到手的機會不說,還放棄了日後南越國最掙錢的一門生意。
畢竟在天下大亂之前各地都要屯兵。
這筆生意,至少還能做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那些農林在這些年間的處理和梳理之中,又能夠衍生出不少盈利的機會。
張君臨听到此起彼伏的嘆息聲。
知道這群人是懂了其中的門道。
心里輕松了不少。
這樣一來的話,自己也就不必再浪費太多的口舌了。
“那個……本宮最後再說一句,說完這一句本宮就去府衙睡覺,你們大家好好考慮考慮這句話的意思,明日再給本宮答復。”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