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文博心里剛泛起的水波驟然風平浪靜。
不知為何,他總感覺太子殿下的問話,像是在贊許他們。
但更像是在罵人?
“殿下,我想。”
這時,一個二十左右、衣著素雅白衣的青年,向張君臨大大方方地遞上一封自薦信。
“草民沈適才,乃埠州守將沈放之子,草民自小身體虛弱不能從武,便寒窗苦讀,雖無多大名氣,但當個小官吏的本事是有的。”
埠州守將沈放。
張君臨對這個人名有印象。
沈家是世代貴族,但作為家主的沈放卻在一州守將干了十五年。
原因是他經常頂撞狗皇帝,認為狗皇帝一些政策不利于南越兵防的發展。
“听說皇帝舉族北遷時,請沈守將當護衛,沈守將拒絕,不知他……”
張君臨看到沈適才袖口間露出來的黑布,瞳孔猛地一縮。
滁縣小城的守將棄城投降,可埠州身為州府卻未被攻破,證明埠州守將扛過了西楚十萬大軍的壓力,才讓大軍舍大攻小。
“回殿下的話,沈家一門十三人死戰應敵,除三哥外,其余皆戰死。”
沈適才抱拳一拜,低下頭沉聲請求。
“三哥以按律接替家父守將之位,但埠州知府已北上逃亡,草民前來,是想請殿下賜個一官半職,好讓府衙運作起來。”
張君臨幽幽地盯著沈適才手腕上綁的黑布,許久後,朝著沈適才深鞠一躬。
“抱歉,本宮這幾日還未來得及查閱埠州和滁縣來的戰報和傷亡情況。”
“……”
沈適才怔怔地望著鄭重其事向自己解釋的太子殿下。
原本壓抑住的感情又噴涌而出,不由得紅了眼眶。
“殿下不必抱歉,為國戰死乃沈氏一門的心願與職責。”
只是,沈適才親眼看到墨皇後所生的太子殿下,難免覺得可惜。
早知三皇子當初是隱藏鋒芒,而非真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草包,父親哪怕是為了墨皇後的當初提點之恩,也不會只屈居一隅做守將。
定會強兵壯軍,才好成為三皇子爭奪那個位置的大靠山。
好在,現在也不晚。
“殿下,草民想當埠州長史,需要考校哪些事項?”
眾人見沈適才的期望目標,突然從一個小吏變成了六品長史,埠州的二把手。
哪怕不少人知道沈適才有這個本事,但聯想到剛才那些被“詐”的大官們,還是暗中為沈適才捏了把汗。
“識字不?”
“識。”
“看得懂公文不?”
“懂。”
“听本宮的話不?”
方才還不假思索的沈適才感覺這些問題,只有這個最為重要。
他認真思考了片刻後,朝著張君臨拱手一拜。
“听。”
嘶!
在場剩下的這些擁有真才實干的年輕人們,不少都露出想鄙視又覺得沒能力鄙視的古怪表情。
讓張君臨形容,像是便秘,更像是吃了屎一樣難受。
“沈將軍一生傲骨,許多時候連皇帝的話都不听。”
張君臨還特意找了個台階,讓沈適才改口好下來。
誰知,沈適才卻搖頭反駁他。
“家父是守將,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許多事要根據前方戰場上的情況做決定。”
“可草民要做的是長史,只需要听從殿下的話,把政令推行下去,若政令有誤也是推行以後的事,屆時再上奏稟明才是臣子之道。”
有腦子的忠臣最稀缺了!
張君臨伸手拍了拍沈適才的肩膀,欣慰地嘆息一聲︰“沈將軍在天有靈,會庇佑埠州永世太平的,有本宮在,你且安心做事。”
此話一出。
明眼人都知道,太子殿下這是同意了沈適才的請求。
“殿下說笑了,天下大亂之期,哪怕是西楚國都也難保永世太平。”
沈適才拱手長拜,聲音微微哽咽。
“微臣……謝過殿下。”
見沈適才三言兩語就拿下埠州長史之位。
人群里不免有人交頭接耳,暗中嘲諷。
“還不是靠著沈家的軍功讓殿下賜了個長史之位?”
“羨慕不來,誰讓我們沒一個戰死的父親呢。”
張君臨耳聰目明,自然听到了這些話。
但他沒有給任何反應,而是掃了一眼同樣听到這番話,卻依舊傲然而立,絲毫不受影響的沈適才,笑容加深,心里也更滿意。
不錯。
這種厚臉皮的精神很像他以後的股肱之臣。
“誰還想當官,速速道來。”
張君臨看向眼熟的灰衣少年。
在他的注視下,灰衣少年的身體更加板直,與那石頭縫里蹦出來的竹子簡直一模一樣。
可這臉皮太薄了……
就在張君臨即將失去耐心,想尋找一個適合的提拔人選時。
沈適才忽然戳了一下灰衣少年的後腰。
“文博兄,有傲骨與厚臉皮並不沖突。”
“適才兄何意?”
“殿下方才若非厚顏設計,也不會片刻間便能篩選出可用之材不說,還能夠豐盈國庫,可殿下當初憑一己之力守城,面對強敵而不屈從,殿下的傲骨,可比你少幾分?”
我去!
這話說得到位啊!
既成了他的威儀又給大家台階下。
張君臨突然感覺讓沈適才只當一個長史真的是屈才了。
等埠州城內的事處置完,得賞個功勞把沈適才拉到身邊來出力賣嘴皮子。
“適才兄言之有理。”
早已準備好的梁文博上前一步,畢恭畢敬地將自薦信遞到張君臨的面前。
“殿下,草民乃滁縣人,姓梁,字文博,與適才兄是同窗。”
“殿下,文博兄和適才兄都是文修三階上品的金陵十大才子呢。”
光憑風雅就能看得出來。
張君臨把信揣進袖子里面,想到方才這位大才子要不是自己親口留下,早甩袖走人了,調侃道︰“大才子,你的夢想是什麼?”
“天下大同。”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張君臨突然感覺揣進袖子里的自薦信重若千鈞。
這個時間點的天下大同和他前世的“世界和平”是同一種心願。
很美好,但也很殘酷。
“想要天下大同必須先天下一統,大才子不會認為你在南越當個官員,能夠達成這個心願吧?”
南越國弱還內憂外患。
張君臨認為憑梁文博的才華,北上北齊或西去西楚,更能達成他的心願。
當然了。
這樣一來他就得時刻盯著這位大才子,但凡危及南越國,只能……現殺現埋。
“殿下問的是我的夢想,夢想之所以為夢想,就是因為它看似脫離現實難以實現。”
嗯……也對。
張君臨懂了。
憑他那半吊子的才學,就不能和這個時代真正的才子耍嘴皮子、斗心眼。
“那麼,你想當什麼官呢?”
兩個人脫離夢想,回歸到現實中來。
梁文博突然雙膝跪地,朝著張君臨行大禮叩拜。
這套行雲流水的動作一看就不知道提前演練了多少遍,說明梁文博早就有目標,且心志很堅定。
但……也許會讓他為難。
按照梁文博的夢想來看,也許是六部尚書。
或者直接像他所處的那個世界的歷史名人一樣,上來先掛相。
他如果現在和梁文博說,他最高只能任命臨時的三品大員,會不會很下頭?(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