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

第七十一章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此路長遙 本章︰第七十一章

    誰都沒有想到裕王會用這麼慘烈的方式來結束這一場荒唐的鬧劇。

    殿中一時間靜默無言。

    許久,一聲悲涼淒厲的慘叫從角落傳來。

    “王爺!”

    這聲音還透著些虛弱,正是剛才轉醒的崔柔所發。

    她此刻也顧不上自己頭上的傷口了,幾乎是連滾帶爬的往裕王的尸體處移動。

    “王爺!王爺!”一聲聲悲鳴再不復她往日里的低柔婉轉,靠的越近,嗓音便越沙啞。

    她挪到裕王身邊,再也不顧及殿上其他人的目光,顫抖著把沒有了呼吸的裕王抱在自己懷里。

    簫雲皎斂目,不再去看這個被裕王編織出來滿是謊言的美夢迷惑著的女人。

    她方才暈死過去,沒有听到裕王那句“讓他以為我和崔柔兩情相悅”。

    二十多年的深宮生活,把她從一個豆蔻少女消磨成了如今這個癲狂的模樣。或許裕王的謊言對她來說,正是漫漫長夜中唯一的希望。

    崔柔哭到聲嘶力竭,突然把裕王放在地上,轉身就準備去拿方才裕王拿過的那把刀。

    也是她哭的太痛,力竭而致行動遲緩,一旁的甲軍眼疾手快的把拿刀踢的遠遠的。

    “別攔著我!我要隨王爺一起走!”崔柔可以說是聲嘶力竭的在哭喊。

    可是皇帝和長公主都沒發話,哪個敢讓她再尋死?兩個甲軍死死地按著她,只等著上位者發話。

    可是沒等誰吩咐什麼,門外突然闖進來一個人,口中焦急的呼喊著︰“母妃!”

    在裕王死後,他們一家人在紫宸殿中以這樣的方式團聚了。

    “母妃!”他慌亂著沖過來攔住崔柔,急切的對簫洵光和簫雲皎說道︰“陛下、公主,我母妃素來柔弱,如今見到這種場面神志不清,請允我帶她回宮修養,定然不會讓她出來胡言亂語!”

    簫雲皎看了簫洵光一眼,給他使了個眼色,簫洵光立刻會意,“徐太醫,快給崔太妃醫治。”

    敬王這話是要把崔柔從中摘出來,但她和先帝後中毒一事脫不了干系,他們不可能輕易放過這個人!

    誰知敬王扶著崔太妃對他道︰“陛下,母妃御前失儀,實該以宮規懲治,臣請陛下將治母妃不敬之罪。”

    他這出以退為進用的倒是很及時,就連簫雲皎都忍不住要考量一二。

    今日之事,不論敬王是否知道內情,他都打的是救駕的名義,且和裕王不同的是,他沒有帶兵沖進宮門。

    她不得不考慮南境那邊敬王的封地——若借此機會把南境的兵權收回來,確實比崔柔的一條命要劃算。

    就看……他是要崔柔的命,還是要別的了。

    想到這,簫雲皎施施然開口道︰“既然崔太妃神志不清了,那沒個人照顧她也不方便,陛下不如讓敬王留在京中親自照看?”

    簫洵光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她的意思,順水推舟道︰“朕也不忍你們母子分離,這樣吧,敬王就留在京中照看太妃,朕會命人去南境把王妃也接過來,你們便一家團聚了。至于南境的邊軍……就不勞敬王費心了。”

    敬王心里一驚,立刻懂了這是讓他在兵權和母妃里頭選一個。他看了一眼渾身是血,神情頹喪的崔太妃,咬牙低頭道︰“謝陛下隆恩。”

    簫洵光略一抬手,組織了他正準備行的禮,“都是蕭家血脈,不必如此。朕會派兩個太醫常駐你府上,若是太妃大好了,還是能回宮頤養天年的。”

    簫雲皎意外的看了簫洵光一眼,沒想到他竟然能考慮周全至此。

    這話中意思便是——雖然你不是父皇生的,但是畢竟大家都姓簫,你給我老老實實的別有什麼想法。這個崔柔想瘋就讓她一直瘋著,如果好了,我可隨時都讓她再回來關著。

    敬王想要崔柔的命,只得垂頭,“多謝陛下。”

    他帶著崔柔和兩個太醫離開了紫宸殿,可殿中的事情卻還沒有結束。

    岳池岳清顫巍巍的跪在殿外,簡直是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終于殿門打開,一個小太監走出來傳召他們。

    岳池岳清對視一眼,畢恭畢敬的進殿重新跪好。

    他們不是沒有想過要和裕王為伍,並且岳丞相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可長公主的門客找到了他們說的那番話,讓二人簡直膽戰心驚。

    “你們的家主和裕王共謀多年,岳家得到了什麼好處?”

    “私礦的錢入了裕王的賬,可一應器具上刻的全是岳家的族徽。”

    “他承諾你們的那些,如今實現了什麼?難道你們還想步崔家的後塵不成?”

    “不妨告訴你們,裕王若成了事,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把你們這些謀害陛下的‘賊子’正法。畢竟這樣——他的皇位才能坐的穩不是?”

    這個人的言辭並不是多麼的高明,但卻讓他們一直搖擺不定的心更加傾向于退卻,在沈煜舟去而復返找到他們的時候,這種退卻更是達到了巔峰。

    這才有了甲軍被調換這一出戲碼。

    “岳池,岳清。”簫洵光一開口喚回了二人的神志。

    這個年輕的帝王面上已經褪去少年的青澀,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濃濃的帝王威嚴,叫人不敢直視。

    “罪臣在。”二人以頭搶地。

    “這份折子上,寫著岳家一十二條罪狀,你們可要看看?”簫洵光拿著一本奏折問道。

    二人不敢言語,簫洵光便讓身邊服侍的太監一條條念給他們听。

    “其罪一,私開礦脈,其罪二,擾亂科舉,其罪三,侵佔良田……其罪一十二,意圖謀反。”

    每念一條,岳池岳清二人便委頓一分,到最後,兩人幾乎是趴在了地上。

    “听完了,心里也該有數了。”簫洵光問二人,“你們都是在朝為官之人,應該知道這些罪狀能如何判罰。”

    岳池岳清自然明白,這些罪狀一出,少說三族都逃不掉。可事情確實是他們家辦下的,證據確鑿,真真抵賴不得,只能拼命磕頭,祈求皇帝開恩。

    簫洵光看他們嗑了一會兒道︰“丞相年事已高,又是兩朝元老,你們二人今日也是回頭是岸,朕到不是不能開這個恩。”

    “不過……”

    拉長的尾音讓二人心里七上八下,像是在等待頭頂的閘刀落地。

    “天下百姓苦世家已久,若是能有第二個王家,帶頭做退隱之舉該有多好?”

    岳池明白了皇上的意思,這是要從他們家開始清除世家毒瘤。

    世家之間往往以牢固的利益和姻親維系著統一戰線,若要用皇權壓迫,必然會引來大的動亂。想要平穩的拆除這塊毒瘤,還要從內部入手。

    簫洵光是想讓岳家成為那個缺口。

    命,和富貴權柄,二者選一。

    岳池岳清自然是選命。

    他們立刻表示自己會按陛下的意思辦事,簫洵光意味深長的笑了一下,又開口道︰“岳相年事高了,牢里環境不好,可等不了多久,二位愛卿越快越好。”

    二人退下後,紫宸殿終于清淨了下來,簫雲皎這才能和簫洵光、沈煜舟好好說一說近日的事情。

    不過在此之前,她有一件事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提出來了——

    “陛下如今處事周全,想法獨到,更懂得為君之道,我看,是時候親政了。”

    她的眼楮亮亮的,飽含著欣慰與騏驥。

    “阿姐,其實不用這麼急的,我覺得你還是可以繼續輔政……”

    簫洵光還想說些什麼被簫雲皎無情打斷——

    “阿姐要成親了,實在沒有空閑輔政。你今日便做的很好,是親政的好兆頭。”

    簫洵光眼楮睜的溜圓,“阿姐要和誰成親?”

    他看看簫雲皎,又看看坐在她身邊的沈煜舟,二人臉上的笑容如出一轍,突然他就明白了什麼。

    “那,那確實是好事一樁,我覺得你們可以一起幫我處理朝政……”

    “陛下。”這次簫雲皎用了尊稱。

    “你已經能做到了。”

    看著她堅定的神情,簫洵光把所有的遲疑,不安吞了回去,重重的點了點頭。

    這句話似乎拉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岳家帶頭紛紛退官還鄉,簫洵光大開恩科,重新選拔官員,朝堂再不是世家的得意之地。

    ……

    “你真的不打算參加這次恩科?”簫雲皎坐在藤椅上喝著熱茶,又一次問著身邊的江逸珩。

    江逸珩一笑,“在下所想要的,公主已經幫在下做到了,又何須投身官場?”

    “南鶴陪傅銘淵去鎮守南境了,柳溪和年年一同做了樂坊教習,听聞馬上就要成親了,薛平我也放他還鄉……你往後打算如何?”

    這段日子她陸陸續續把西院里的門客都送了出去,每個人都找了自己愛做的行當,只有江逸珩,她委實不知要讓他何去何從。

    江逸珩垂眸,笑容中多了一分苦澀,“公主不再需要在下了嗎?”

    簫雲皎坐直了身子,“江逸珩。”

    “你該為自己而活了。”

    仰頭喝干了杯中的茶,江逸珩起身,長袖一振,滿是風華。

    “珩之遵命。”

    再直起身時,他眼中已經沒有了遲疑,“公主若是抬愛,便讓在下去教書育人吧。”

    為這東晟培育英才,也算是他能為她做的一番善事。

    簫雲皎點頭,自此,弘文館中多了一位博覽群書,滿腹文章的江先生。

    ……

    夏風褪卻,紅葉滿山,冬雪飄揚,轉眼間又至年關。

    簫洵光熟練的打開一封信,看到上頭熟悉的字跡寫到︰

    光兒吾弟,見字如面。

    匆匆又至年關,我和煜舟此刻行至嶺南。此地日暖天高,冬日亦有繁花做伴,是個修養的好地方。思及京中冬日嚴寒,不若在此遙賀新歲。

    嶺南道各路官員皆奉公守紀,百姓們亦安居樂業,我們所到之處,到處都在稱贊陛下仁德。每每听來,吾心甚慰。

    夫君尋得一千里良駒,已派人送至京中,想來假以時日,軍中馬匹又將精進許多。

    我在這里品到一種當地名茶,亦派人送到宮中。此茶甚是醒神,可做提神之用。

    待春來永安寺山花爛漫,便是我和夫君歸期。

    勿念。

    偌大的紫宸殿中,陛下摔杯子的聲音听起來特別明顯,小太監猶猶豫豫的問康公公,“師父,陛下近日總是生氣,咱們要不要瞧瞧去?”

    被太醫全力以赴救過來的康公公更多了幾分老態,坐在藤椅上曬著太陽悠閑道︰“年輕人,陛下看公主信的時候,誰進去誰倒霉,明白了嗎?”

    小太監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康公公看著紫宸殿的方向笑眯了眼楮。

    各歸各位,天下太平,真好啊。

    【全文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長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方便以後閱讀長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第七十一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長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第七十一章並對長公主每天都想撂挑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