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十三娘帶著甄淑媛等女眷,在漢陽縣城外和謝令姜、離閑一行人分道揚鑣。
臨別的時候,謝令姜、容真都默契的去送了送,去了漢陽縣渡口。
甄淑媛看起來有不少話想對謝令姜說。
甄淑媛早在佷兒上任龍城的時候,就相中了謝令姜,那時候他佷兒還是個貶官不得志的芝麻縣令。
現在回頭看,那時候讓佷兒妄圖娶謝令姜這樣的五姓女,確實有些痴心妄想。
只不過,當時是謝旬、謝令姜父女的正直謙遜儒雅家風,外加大師兄小師妹這層身份,才讓甄淑媛生出了這份沒有拎清的超標“野心”。
至于甄淑媛那時爭取這份高攀婚事時,有沒有自知之明,是不是臉不紅心不跳的在幫佷兒干這種吃白天鵝的事……雖然在這位羅裙婦人眼中,自家佷兒天下第一優秀、誰都配得上,但是能在南隴鄉野寡居一人拉扯這家中獨苗長大、和村婦潑婦們精打細算的過招,必然不會真是愚昧村婦,高低也是“愚昧”之中帶點女子的狡黠精明。
況且,人身處過的環境越不安全,也越容易深刻察覺到新環境中每個人的階級差異。
甄淑媛終究是有自知之明的。
也因此,她對謝令姜一直保持有一份獨特情誼。
在離開龍城後、初到潯陽城的那段日子,謝令姜也經常往潯陽王府跑,甄淑媛與她算是處成了某種往年交的閨蜜。
葉薇睞長時間待在甄淑媛旁邊,愈發能感受到這點,所以對于謝姐姐,一直都是格外敬意。
雖然現在佷兒歐陽戎平步青雲,身份水漲船高,不再配不上謝令姜的五姓女身份,甚至佷兒身旁還時不時的就冒出一些隱隱能和謝令姜爭奪大婦主位的情敵。
例如甄淑媛當下瞧見的這位女史大人,似乎是當朝天子身旁的紅人,好像還有一層尊貴的郡主身份,是聖人的娘家人。
但是,若此時此刻讓甄淑媛來做主,來選正妻佷媳。
她的選擇依舊不變。
可以理解成,來得最早的謝令姜,算是甄淑媛佷媳婦人選上的白月光。
白月光這種東西,厲害就厲害在,此刻連白月光本人再來了都不管用。
雖然心中脈絡如此,但甄淑媛並沒有表現的太明顯。
至少眼下謝令姜、容真送她來渡口上船,也沒有格外的偏袒,只拉著一個小娘說話,完全不理另一個小娘。
這也是被鄉野潑婦那些雞皮蒜毛事鍛煉過的婦人,自帶的狡黠聰明。
家家戶戶的婆媳矛盾就是發乎于最初微末的。
對于自家檀郎的家宅安寧,甄淑媛從始至終都十分謹慎。
例如,已經快樂的隨檀郎遠去的葉薇睞,就經常听某位甄大娘子嘀咕自語︰我家檀郎是做大事的人,咱們可不能給他拖後腿,宅子里都安分點……
況且,晚輩能來送行,別管目的如何,都是一份心意,作為長輩都很受用,這叫知禮數。
來到渡口,依依惜別。
甄淑媛本來還有不少話想和謝令姜講。
主要是早上離別時,周圍人多,檀郎走的快,似乎都沒有和謝令姜好好溫存道別,也不合適磨磨唧唧。
作為檀郎內宅安寧定海神針的甄淑媛,自然要幫忙鼓勵寬慰幾句。
不過跟在旁邊的容真,讓羅裙婦人收回了話語。
只是一些寒暄客套後,甄淑媛含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