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我真沒想當大師

第二章 他本就是真正的大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曇花落 本章︰第二章 他本就是真正的大師!

    翌日,秦果一早就騎著電動車去市里打工去了。

    她還需要為自己的大學多賺些錢。

    爺爺則又開始忙碌起燒制瓷器的事情。

    他的爺爺叫做秦愛軍,今年六十五歲,他一輩子都和瓷器打交道,是一位華夏非遺文化的傳承者。

    手工瓷器行業,有名氣的大師賺的破滿缽滿,技術高超的工匠也身價不菲,但是普通的匠人生活就相對清貧一點。

    爺爺的手藝算不上多好,燒制的瓷器中規中矩,但也能賣個價錢。

    眼下機器燒制出的瓷器已經佔據了陶瓷市場的絕大部分。

    機器燒的瓷器成本也低,樣子也漂亮,還能批量生產。

    手藝人的生存環境受到很大挑戰。

    不過,如果手藝人的手藝能超過機器的標準,那麼,一件手工瓷器的價值將遠遠超出機工。

    爺爺在工作間里正在處理陶泥。

    秦飛雖說身體還有些虛,但也跟著幫忙。

    爺爺一個月燒制兩次陶瓷,前一次秦飛沒趕上,這一次他打算跟著一起。

    “爺爺,這次我也燒幾件吧。”

    秦飛看著鐵盆里的陶泥,笑著說道。

    陶泥就是粘稠性很高的白色泥土,這些泥土就像是剛揉好的面團一樣,潔白而又堅韌。

    這里是錦德鎮市瑤里古鎮,錦德鎮作為華夏瓷都,這里的陶泥自然都是最好的陶泥。

    “嗯?怎麼回心轉意了,以前讓你學陶瓷也心不在焉的。”爺爺看向秦飛,說了一句。

    秦飛記得這件事,爺爺還想讓他考錦德鎮陶瓷大學,可惜以前的他不爭氣,沒考上,整天就是混日子。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的他,是北宋年少成名的天才匠師。

    “忽然來靈感了,感覺醒來之後,全是靈感。”秦飛笑著回應,而後坐下來,開始對著鐵盆里的陶泥進行反復的攪拌。

    這一步叫摞泥,是為了使陶泥中水分均勻、軟硬一致,消除氣泡。

    在手藝方面,秦飛的標準非常高。

    畢竟,在那個年代,他的手藝,代表著官家最高的手藝。

    “行,那盆泥就給你用,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到時候看有沒有成形比較好的,有的話就開窯把瓷器燒出來,留作紀念也行。”

    爺爺看秦飛在摞泥,心里很高興。

    現在的秦飛需要運動恢復身體,玩陶泥對他有好處。

    他也沒打算秦飛能弄出什麼名堂。

    “我今天還得再去一趟景區,你在家別亂跑。”

    “有什麼事就給我打電話。”

    爺爺又道。

    “好。”

    沒一會兒,爺爺騎著他的電動三輪車,帶著一車瓷器離去了。

    秦飛則繼續處理陶泥。

    他處理的陶泥,滑而不膩,泥在手里的感覺是輕盈的,沒有阻塞感。

    摞泥結束後,他站起身,渾身是汗。

    “呼,總算完成了。身體還是有點虛,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完全恢復。”

    秦飛感慨一聲,不過言語中沒有絲毫氣餒。

    畢竟比他來說,能夠重生一次就已經血賺。

    接著,他又來到院子外面,一邊坐著休息,一邊看風景。

    瑤里古鎮是在一片郁郁蔥蔥的山水中,整體看上去像是一幅油墨畫一樣。

    這里距離錦德鎮市區大約50公里,經常會有游客到這邊玩。

    秦飛坐在外面,剛好有一個導游帶著一隊游客經過。

    導游的聲音通過話筒放大傳了出來︰

    “瑤里古鎮的建築風格都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築。”

    “徽派建築以木架構為主,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超高的裝飾藝術水平。”

    “徽派建築一般都比較氣派,因為徽商衣錦還鄉之後,喜歡以奢華精致的豪宅園林體現身份。”

    “其中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三絕,建築風格讓世界都為之嘆服。”

    “大家看這些建築,都是有年代的老建築,裝飾很精美。”

    秦飛听的津津有味。

    游客們從他的院子門前經過。

    有兩個年輕的妹子時不時就轉頭看秦飛一眼,還笑著竊竊私語著什麼。

    “4號家庭,不要看帥哥了,喜歡就直接去要微信。”

    導游看到那兩個妹子沒有跟隊,大喇叭提醒了一句。

    她倆頓時回過神來,然後笑著跟上了隊伍。

    秦飛嘴角微微上揚。

    這個時代的女孩,也真好啊。

    自信、大方、漂亮。

    而後,秦飛休息的差不多,站起身,重新回到工作間。

    秦飛把拉坯機器打開,然後在圓盤上把陶泥摔上去,用手把泥拍的篤實。

    拉坯是技術活兒,也是瓷器手藝人最基本的一項能力。

    所謂拉坯,就是用手在轉盤上把陶泥塑造成瓷器坯子。

    坯子高度越高,難度越大。

    如果只是做一個普通的茶杯,那麼商場diy店里的員工都能做。

    但如果做一個五十厘米高的玉瓶,就得是苦練多年的高手才行。

    至于做兩米多高的瓷坯,更是需要好幾個人一起配合。

    “好久沒做了,先做一個練手。”

    “這點陶泥,做一個一尺高的雙耳尊剛好。”

    秦飛心里有了主意。

    現在的一尺大約33.3厘米,秦飛說的一尺是宋朝的一尺,大約31.68厘米,接近小腿的長度。

    這樣的瓷坯,已經屬于比較難的瓷坯了。

    秦飛啟動轉盤,修長的雙手在清水里洗干淨。

    接著,他把雙手放到陶泥上,開始拉坯。

    壓、捏、捧、拉......

    他的手很穩。

    當他開始拉坯之後,他就進入了一種玄妙的狀態。

    這一刻,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在他的手上。

    天空湛藍,白雲朵朵。

    清風搖曳著樹枝,幾聲鳥鳴聲從周圍的樹林中傳出。

    秦飛就這麼在一處山林小院中,忙碌著制作瓷器的事情。

    原本普通的陶泥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緩緩成型。

    由下到上,陶泥越來越高。

    很快,陶泥就變成了一尊圓瓶的樣子。

    這尊瓶子上下直徑比較窄,中間直徑比較寬,瓶口最窄。

    從上面看去,瓶子完美對稱,毫無死角。

    如果讓人看到他的作品,一定會驚嘆一聲︰

    “好圓。”

    他的手藝依然登峰造極。

    等拉坯完成,秦飛停下了轉盤。

    剛做出來的瓷坯呈現出白灰色,坯子表面光滑完整,沒有一點粗糙的小孔。

    很完美。

    接著,秦飛又取出一點陶泥,小心翼翼的捏了一對對稱的“耳朵”出來。

    他把耳朵連接在瓷坯的左右。

    至此,拉坯的階段宣告完成。

    “還好,手藝沒有退步。”

    秦飛長出一口氣。

    “雖說不如巔峰時期,但能達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瓷坯塑造完後,需要風干一段時間,也可以用吹風機加速烘干的過程。

    秦飛更喜歡自然一點,于是,就把瓷坯放在圓盤上晾著。

    如果有瓷器手藝人能夠目睹秦飛拉坯的過程,一定會驚掉下巴。

    他制作瓷坯的速度,精準度,還有做出來的精美程度,完全就是大師級水準。

    也可以說,他本就是一位真正的瓷器大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藝人︰我真沒想當大師》,方便以後閱讀手藝人︰我真沒想當大師第二章 他本就是真正的大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藝人︰我真沒想當大師第二章 他本就是真正的大師!並對手藝人︰我真沒想當大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