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tet_c">丞相揮揮衣袖,不屑的笑了一聲,“何須咱們出手,這點事,只要咱們都不出手,不就行了。”
附庸著丞相的大臣們紛紛意會,眾人相視一笑,一團和氣的離開了皇宮。
唐禹川也如他說的那般,下了朝就去向太後跟皇上稟明要拍賣御賜物品的事情,太後給天下的做派是深明大義,不得不答應。
皇上重病,也是一個勁的同意。
不過他們心里卻都有一個相同的認知,那就是唐禹川這場拍賣會不會成功。
如今朝堂上,連陸太傅都不站他那邊了,還有誰會捧場去?
京城里倒是有幾個富商,俗話說,官商一家,沒有重臣的點頭,去的也不過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罷了。
大家能想到的事,言若夢也是能想到的,在唐禹川回來跟她言說後,她立馬就問出。
“萬一拍賣會爆了冷門,沒人來怎麼辦?”
“這天下的人多了去了,怎麼會沒人來?”唐禹川靠在搖椅上,悠閑的吃著麻辣花生。
言若夢看不慣自己憂心,他悠閑的模樣,一下將那盤花生扯走,“我說的是在京城。”
“那就對了,這里是最繁華的地方,百姓都比你想象的有錢,就連附近的一些富農員外家里也少不了金銀成山。”
言若夢眼下的擔憂,他哪來沒想過,不過這些都不是事,甚至他認為,那些現在不會去的朝臣,到時候會擠破了腦袋的想進去。
言若夢見自己說什麼,唐禹川都神色自如,心里懷疑了起來,“你是不是有什麼後招,沒跟我說?”
唐禹川笑而不語,一雙狹長的眼楮在那盤花生上點了點。
言若夢沒好氣的遞了過去。
“既然要拍,咱們就多賺些,一共拍一百件拍品,拍賣會共辦三天,前兩天各自拍四十件,最後一天拍二十件。”
“薄利多銷也行就算每件拍品都只能賣出一千兩,修個院子的錢也夠了。”言若夢心里撥起了小算盤。
唐禹川點頭,繼續道,“不過,咱們是有噱頭的,這些買主可都是為了修建奉院做出貢獻的,我會讓人將他們的名字刻在奉院大門兩側的牆上,讓他們可以名流千古。”
言若夢陷入了沉思,她怎麼覺得這一百件拍品少了呢?
古人最講究的就是身後名,這可是只需要花一點銀子就能辦成的事,指不定多少人擠破腦袋往里鑽。
登雲樓位于登雲台半山,是個足有六層高的八角高樓。
想到需要兩層來放置拍品,言若夢根據其余四層的位置,定下了人數,每場拍賣會,可進五十人,但是近來的五十人都要交十兩銀子的報名費。
十兩銀子是不是太多了?良玉在幫忙寫規則的時候,這麼問道。
言若夢撇撇嘴,“這才哪到哪?來參加拍賣會的人會少那十兩銀子?身上不揣個一萬兩恐怕都不敢來,而且這十兩銀子包含了茶水瓜果點心錢,還有拍賣表演,這麼多極致的享受,這樣算下來,你還覺得十兩銀子貴嗎?”
良玉被洗腦成功,“主子,你說的我都想交銀子來見見世面了。”
言若夢摸摸她的頭,“到時候你身為主辦方的人肯定能來。”
言若夢繼續說著規則,所有成功拍下商品的人會按照商品數額的多少,依次排列人名,回頭奉院兩邊的牆上,刻人名的順序就按這個順序刻。
自從人類懂得競爭以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名字寫在前面。
言若夢覺得她都心動了。
規則沒一會就寫完了,言若夢讓良玉拿去制成傳單,發到京城大街小巷去。
一個中午都沒過去,京城的老百姓就沸騰起來了。
“王秀才,那可是能名流千古的事,你去不去,我記得你爹是當地員外來著。”
提到這個王秀才就來勁了,掂量了一下腰間的錢袋子,“當然去,再往上考,我興許也是考不上的,不如花些銀子,留個名,這下我那大家子該滿足了吧。”
“嘿嘿,我也是這麼想的。”
兩個讀書人說說笑笑的就往登雲樓報名處去了。
他們後面听說了這事的戶部尚書,一臉蒙圈,待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在往登雲樓去,他才拾掇著自己身邊的小廝一起去湊個熱鬧。
“大人,是太子的拍賣會報名現場,每人十兩銀子的報名費。”小廝來回跑的氣喘吁吁。
“他們瘋了,交錢花銀子還跑這麼快?”戶部尚書表示不理解。
小廝大喘氣艱難的說出,“殿下說了,凡是拍下御賜物品的人,會將他們的名字刻在奉院兩邊的牆上。”
戶部尚書驚的瞪大了眼珠子,一腳踹向小廝,“這麼大的事,你怎麼才說?”
小廝無辜的捂著屁股,“您剛才也沒問啊。”
“廢話少說,你剛才說殿下說的刻名字,如此說來殿下在登雲樓?”戶部尚書焦急的看著登雲樓的方向,心里焦急。
也不知道現在去跟太子攀關系還能不能進場。
“殿下不在,是殿下讓人寫了告示貼在登雲樓門口,這會大家都知道了。”小廝指著人群涌動的方向看去。
等他回頭發現自家大人也跟著人群去了,他趕忙追上去。
“大人您這是干嘛去?等等小的。”
戶部尚書的聲音從前頭傳來,“老夫要進去瞧瞧。”
只可惜沒等他走到登雲樓,前面就傳來了風聲。
“入場券買完了,大家都回吧,不用去了。”
听到這話,戶部尚書石化當場,身邊的小廝急忙攙住。
他現在就後悔啊,當初為什麼要為了附和丞相,失去這麼個名流千古的機會。
周遭的人也有如他那般後悔的。
“早知道我就跑快些了,听說此次賣的東西,都是十兩銀子起步,這麼好的機會沒了就真沒了啊。”幾個跑慢了的讀書人抱在一起痛哭。
一股名為絕望的氣氛縈繞在戶部尚書周身,若是內傷能外顯,他想必已經吐血三升。
不過俗話又說,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人群中忽然想起令人產生希望的聲音。
“我是搶到入場券了,可我突然後悔了,這多有錢人都去了,哪有我的事?我不去了,你們誰想去,這入場券賣給他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