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月26日。
    “喂,楊總嗎?”
    “我是江陵的張山。”
    機械廠指揮部里,楊小濤拿起電話,听著里面的聲音。
    如今,江陵機械廠的電話是一天一次。
    沒別的,起落架的生產還是沒有著落。
    先前解決了材料問題,又解決工藝問題,前一陣又幫忙解決了機床問題,可到現在,還是沒有拿出成品。
    如今,距離任務結束的時間,就剩下62天了啊。
    正好兩個月。
    楊小濤要說不急那才怪呢。
    “張主任,我是楊小濤。”
    “楊總,我們經過上次的教訓,我已經找到了問題所在。”
    “什麼問題?”
    “液壓油,使用的液壓油達不到要求。”
    張山說哈聲音中沒有太多興奮,因為這樣的對話已經進行的太多了。
    這段時間跟楊小濤也算是熟悉了,只要打電話,直接說問題。
    客套,沒用。
    有問題了,大家一起想辦法。
    總之一句話,就是要做出來。
    “液壓油?有什麼辦法沒?”
    楊小濤想到很多問題,唯獨沒有想到會是油的問題。
    “我們已經跟上級聯系了,正在尋找合適的液壓油。”
    “好,有消息一定要跟我說。”
    “明白。”
    簡短的交流後,楊小濤掛斷電話。
    此時,再看指揮部牆上的信息,大部分已經完成,不少信息欄上都貼上了大大的紅星。
    這代表著,這一部分部件已經送到了機械廠,而且經過驗收已經合格。
    還有一些正在進行中,不過也都到了末尾。
    現如今,讓楊小濤著重關注的,一個是柳州機械廠的蒙皮,一個就是剛才的江陵機械廠起落架。
    起身,在指揮部里來回走著,楊小濤松開領口的扣子。
    時間進入到九月,四九城已經沒了原先的熱度,卻讓楊小濤依舊心煩。
    飛機是一個整體,哪怕缺一個部件,都可能影響到飛行。
    所以越到最後,他越心急。
    “楊總,柳州那邊打來電話,已經完成了一半機翼蒙皮的生產。”
    這時候,婁曉娥從外面跑進來,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楊小濤。
    “生產出一半了?檢測沒有?”
    “檢查了,是郭科長親自說的,沒有問題。”
    婁曉娥說完,楊小濤笑著挽起袖子,“這是個好消息。”
    “讓他們好好干,爭取將另一半做出來,然後趕緊送過來,這邊就等著組裝了。”
    婁曉娥听了臉上也露出笑容,然後快速跑出去。
    “老吳,剛才收到消息.”
    楊小濤走出指揮部,來到一車間,看到正在一旁查看進度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