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楊小濤在學校教室里點齊人手,準備分派任務。卻听到來人報告,說是有領導進村了,楊小濤听了連忙帶人出去迎接。
    片刻後,就看到一個穿著軍大衣的老人大步走來,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名警衛。
    楊小濤老遠就認出來,這來的正是陶老。這位可是農科院的頂頭上司啊。
    尤其是這兩年農業發展迅速,雜交玉米的推廣種植更是打開了局面,後面還有雜交小麥以及雜交水稻正距離成功不遠,這讓本身的地位愈發重要。
    而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現在的陶老地位已經比起黃老都高了。畢竟,黃老只是一機部的老大,而陶老卻是整個農業的大佬。
    “首長!”楊小濤連忙上前。陶老見是楊小濤,隨後露出笑容,
    “听說你們這要開工了,我過來看看!”
    “這次動作,上面可是沒少關注,你們三處就是咱們的三把刀,能不能砍下這塊肉,可是關乎咱們的臉面呢!”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
    “準備的怎樣?”陶老開口詢問,楊小濤一邊跟著一邊說著。
    “村里昨天已經做好兩座大棚,今天五座大棚都能做好,我們準備今天就實驗…”楊小濤快去說著自己的計劃,陶老一邊听著一邊點頭。
    兩人很快來到教室里,屋子里眾人都是好奇,許多人都不認識陶老。楊小濤想要介紹卻被陶老打斷,
    “我這次來,就是看看同志們的工作。”
    “在這方面,我知道的不多,能夠幫忙的有限!”
    “不過遇到什麼困難,盡管跟我說!”楊小濤听了點頭,
    “有您這句話,我這心里有底了!”陶老笑著,
    “我就是來給你保底的!”
    “去吧!”陶老說完就帶著警衛來到教室一旁坐下,仿佛是個听課的老師。
    楊小濤見眾人眼中充滿好奇,隨即輕咳一聲,將眾人注意力吸引過來。
    “侯隊長,你來說下研究進展!”听到楊小濤的聲音,侯麗晶立馬走上講台,來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講述。
    “隊長,這一段時間,根據高主任他們傳回來的數據,我們做了不少工作!”
    “尤其是土壤的整體性質已經摸透,跟咱們這里的土壤結構差了不少。”侯麗晶在上面寫著一連串的名詞,隨後在後面列出兩列數據。
    當然,並不是準確的數據,而是大體的範圍。楊小濤眯眼看著,腦海中比較著雙方的差距。
    “楊隊!”侯麗晶寫完後,開始分析起來。
    “根據我們得出的結論,這其中酸堿度是第一個大的差別。”
    “我們分析了大棚里的土壤,其酸堿度是6.5到7.0之間。”
    “但高主任發來的資料顯示,咩咩蒿產地酸堿度卻是到了7.0到7.5之間。”
    “也就是說,兩者之間都是中性土壤,但酸堿度明顯西北的早高一些。”說到這里,楊小濤點頭,角落里陶老也默默點頭。
    涉及到藥草藥理,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不同,不敢有絲毫馬虎。陶老也清楚其中道理,昨晚上跟院長打電話的時候,也了解這些。
    “這點我們可以用化肥來調整!”侯麗晶點頭,顯然這是當前最適合的辦法。
    至于化肥哪里搞,這不是她們操心的。有楊隊在,沒問題的!而楊小濤卻是將目光看向陶老,對方輕輕點頭。
    “除此之外,就是溫度和溫差。”侯麗晶指著數據說道,
    “根據咩咩蒿的習性,夏天開始生長,而西北區域白天溫度在23c到35c之間,晚上差不多9c到20c之間,溫差有15c但20c左右。”
    “我們想要模擬環境,就需要滿足這個要求。”
    “否則的話,溫度達不到,溫差達不到,很容易…”侯麗晶說到這里,看了眼眾人,
    “很容易長不出來,或者說,長出來後,不是我們需要的那種。”
    “但,如何控制溫度,找出合適的溫度規律,是個,很耗時間的事”楊小濤听了點頭,南橘北枳的事情他了解,也清楚土壤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但現在,他們別無他法。
    “同學們,同志們!”楊小濤上前,來到講台上。拿出粉筆在溫度上重重畫了一道線。
    隨後語氣凝重。
    “溫度,溫差,這將是我們今後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任何一點的閃失,都可能讓我們的付出,我們的投入,白費。”
    “而這後果,就是任務失敗。”
    “任務失敗的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
    “我們輸不起。”楊小濤認真說著,頭一次見楊小濤如此嚴肅,下方不僅是侯麗晶動人,還是以前跟在身旁的學生,心里頭都沉甸甸的,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來,爭取完成這次任務!”
    “下面,我說一下實驗方案!”眾人立馬拿起紙筆記錄下來。
    “侯隊長,咩咩蒿的種子有多少?”侯麗晶點頭,
    “隊長,因為事情緊急,西北的同志一共搜集了五斤多,分到我們第三梯隊的只有一斤左右。”
    “我們數了下,大約有八千五百粒!”听到準確的數值,楊小濤滿意點頭。
    這說明,他有足夠的數量來讓小薇實驗。
    “接下來,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和二組。”
    “侯隊,王隊各自帶領一組人。”楊小濤開始安排任務,眾人認真听著。
    “王隊,你們一組負責土壤的調制,我會讓人找來化肥。”
    “你們組要調制出不同酸堿度的土壤!”楊小濤說完,王浩立馬舉手,楊小濤點頭,隨後王浩問到,
    “楊隊,既然我們有西北的土壤樣本,為啥不直接按照那邊的來做?”
    “那邊的土壤酸堿度我們檔案會做,但你敢保證那邊的土壤一定適合這邊的氣候環境?”王浩心里不敢保證。
    “多做幾個梯度,就是怕意外!”
    “明白!”王浩點頭,開始挑選隊員,基本上都是年輕小伙。畢竟攪拌土壤可不是輕快活。
    “剩下的,二組,負責控制溫度變化。”隨即楊小濤針對性的做了安排。
    首先,楊小濤充分利用先建立起來的五個大棚。其次,每個大棚里面擺放一百個木頭盒子,種上種子,做好標記。
    最後就是將溫度進行劃分。按照西北那邊的溫度進行劃分,控制溫差在15c之內。
    用的辦法很簡單,溫度低了生爐子,溫度高了通風。
    “我說的就這些,大家明白不?”
    “明白!”眾人齊齊點頭。陶老在心里計算著,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卻是將西北、西南兩處考慮的問題都融括在內,尤其是對溫度的要求,做了細致的劃分,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這在當下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楊小濤的這種撒網式的實驗就成了當前最好的辦法。
    哪怕成功率並不大,卻也是一種辦法。當然,他不清楚楊小濤敢這樣做是有倚仗的,他的倚仗就是小薇。
    這也是楊小濤為啥要木材廠準備五百個木盒子的緣故。有小薇在,可以清楚的探查木盒子里草種子的情況。
    當然,楊小濤也可以讓小薇動用能力來催熟草種子。但那不是楊小濤想要的。
    楊小濤要的是,找出適宜的環境,讓大棚種植變得可能。當然,若是最後找不到合適的辦法,院長與高玉峰也都失敗的情況下,楊小濤也會讓小薇出手的。
    畢竟,對救治生命的藥品,楊小濤還是拎得清楚輕重的!
    “首長!”一切安排完畢,楊小濤又看向一旁的陶老,
    “您看有什麼指示?”
    “不用,你安排的挺好。”陶老坐在位子上覺得沒啥補充的,該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比川蜀跟西北提交上來的計劃都還全面。
    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了。隨後眾人按照吩咐開始忙碌,陶老跟著楊小濤去了大棚所在,遠遠看去,已經有三座大棚蓋上了薄膜,剩下的兩座正在搭架子。
    周圍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陶老往前,楊小濤陪在左右。
    “太爺,外公,這位是陶首長。”來到人前,太爺跟老金還有老校長幾人正在吸煙,見到楊小濤領著人過來,這才靠前。
    陶老听說過楊太爺,也知道楊小濤外公是誰,隨即上前跟幾個老人熱情交流著。
    “首長,您放心,這百十個大棚不是事。”太爺拍著胸脯保證著,
    “俺們周邊幾個村子,只要團結起來,發動起來,年前就能做出來。”陶老听了滿是笑容,不斷點著頭,
    “我信,我相信同志們,鄉親們的本事。”
    “我相信,咱們工、農合作下,沒有完不成的任務。”隨後陶老在一行人的陪同下來到最先完成的大棚中,剛進來,就覺得比外面冰天雪地要暖和的多。
    此刻上面的人正在鋪設草簾子,幾個人站在牆壁上,然後用長竹竿將草簾子推著,滾落的鋪下去。
    “這種用稻草編制成的簾子可以有效的保溫,避免大棚溫度太低影響生長。”楊小濤在一旁解釋著,陶老點頭,
    “這草簾子夠不夠?”
    “現在這些還夠,不過按照一百座大棚來建設的話,肯定是不夠的。”
    “你將草簾子的做法寫個章程,回頭我讓人送去江浙,直接在那邊做好了再送來。”
    “順便也給西北送去。”陶老考慮片刻,隨後下定決心。既然上面都全力支持了,他還有啥不好開口的。
    “那太好了,我們這還是發動全村連夜做的呢,要是有人幫忙更好。”楊小濤說著,然後繼續在大棚里走著。
    “這里靠近河流,澆水倒是不成問題...”等一圈下來介紹完,陶老對于大棚的建設非常滿意,考慮到各個方面,最主要的是,有效果。
    里面確是暖和。
    “化肥、草簾子還有相關人人員的物資我會盡快安排。”
    “你們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將這些草,種出來。”臨走前,陶老語重心長的說著,楊小濤听了立馬點頭,
    “首長放心,我,有信心。”陶老听了臉上露出笑容,不知怎的,他這一趟過來後,心里原本的擔憂竟然少了許多。
    或許這就是自信之人給人的力量吧。
    “我等你們的好消息。”車子駛離,楊小濤回頭趕往大棚。既然話已經說了,要是做不到,那可是很跌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