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相機?這是,這是…”
    年輕人幾乎伸手奪過,卻被楊小濤避開,生怕被這家伙搶了。
    “嗯,不好意思,失態了失態了。”
    年輕人見此,立馬恢復神情,然後看著楊小濤,鄭重介紹自己。
    “你好,我是這家照相館的攝影師,郭雲新。你可以叫我小郭。”
    說著伸手,楊小濤也伸手握住。
    “你好,楊小濤。”
    兩人見了,可能是因為照相機的原因,郭雲新對楊小濤很是友好,說話中都是親近。
    楊小濤想來應該是“同類”的緣故。
    兩人說了會,楊小濤就提出需求,要洗照片。
    郭雲新自然痛快答應,用他的話來說,要不是上面扶持,這家照相館早就開不下去了,他還想著找家報社工作呢。
    楊小濤算是他今年的第一個單子。
    隨後問了照片的大小,這里最大的是八寸,價格不便宜。
    平常人家洗的,也就是五寸六寸的,楊小濤想了下,學校合影用八寸的,其他都用六寸的,然後又選了幾張五寸的,用來隨身攜帶。
    郭雲新了解,楊小濤又詢問價格。
    原以為會花不少錢,卻不想郭雲新豪邁的給了半價優惠,楊小濤還覺得不好意思,卻不想郭雲新直接道出緣由,這洗照片的成本原比想象的低。
    有些原料、溶劑可以重復使用,外人不知道,自己一行的,就用不著玩這套了。
    楊小濤在照相館里看了看,郭雲新拿著楊小濤的相機,再次確定後,這才取出膠卷去了暗房。
    楊小濤原本還想著回家等著,哪知郭雲新說了根本不用麻煩,一上午就能搞定,于是楊小濤就在照相館里找個地方,看起書來。
    還別說,這地方安靜著,倒是個看書的好地方。
    還沒到中午,郭雲新就從里面出來,手上拿著白紙帶子,交給楊小濤。
    楊小濤打開看了看,黑白色的照片,通過色差來記錄下時間。
    照片硬度不錯,起碼不用擔心磨損破碎。
    “底片我給你放里面了,需要的話還可以沖洗。”
    郭雲新說著,心里也是羨慕,他看出來,這些照片照的水平一般,而且能拍成這樣,也全靠這款相機。
    心里頭也是羨慕的緊。
    楊小濤又問了,這里膠卷怎麼出售,郭雲新這次有些為難。
    畢竟,膠卷他這里也不多。
    最後楊小濤買了兩個膠卷,加上洗照片的錢,一共花了三十二。
    這其中膠卷佔了一大半,這也讓楊小濤明白,為什麼攝影在這年代里發展不起來了。
    一個膠卷都趕上普通工人的工資了,不是一般人誰玩得起?
    下午,楊小濤回到家里,就听到冉秋葉的笑聲,隨即放下東西詢問怎麼回事。
    冉秋葉走上前,幫忙將外套摘下來,隨後將一封信交給他。
    楊小濤打開看了眼,郵遞人是陳航,再看看地方,正是上海,這才意識到是什麼。
    “陳大爺他們的?”
    “嗯。我看了,你也看看吧!”
    楊小濤快速打開信封,取出兩張信紙,上面布滿了藍墨水,看字跡應該是有人代寫的。
    楊小濤展開信紙,慢慢讀起來。
    信里面陳大爺先是說了上海那邊的情況,家里人都好,就是說話的人不多,再就是陳大媽看孩子啥的。
    嘮叨一番後,又問起楊小濤的情況,四合院里怎麼樣了。
    最後,詢問報紙上哪壓水井旁邊的人是不是他?讓他有時間去上海看看,那里發展的比起四九城都不差。
    楊小濤看完後,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千里之外的人給他來信,哪怕只是說些家長里短,卻也代表著感情的延續。
    另一邊,冉秋葉正在看著照片,一張張的擺在桌子上,黑白照片,看的冉秋葉驚喜不斷。
    “媳婦,怎麼給陳大爺回信?”
    楊小濤走到冉秋葉身後,抱著她,享受著溫存。
    “這張怎樣?”
    冉秋葉拿起一張照片,上面是冉秋葉坐在凳子上,楊小濤站在一旁,兩人露出幸福的笑容。
    “好,這張挺好。”
    楊小濤站起來。
    陳大爺走的時候,冉秋葉還沒懷孕,這要是讓他們知道了,肯定會很開心吧。
    有了決定,楊小濤當即走到書桌前,找出兩張信紙,開始寫起來。
    陳大爺,大媽︰
    一切安好!
    信已收到…
    楊小濤先是問候二老及家人安好,然後也是說了近況,至于暖氣爐跟壓水井的事也沒有隱瞞,更是分享了喜悅,自己要當父親了…
    隨後又寫了冉秋葉的問候…
    如此,兩張紙後才寫完。
    最後…
    敬祝
    身體安康,一切順遂。
    寫上名字,時間。
    一封書信便已經完成。
    從家里找出信封,又去集郵箱子里找了一張郵票,按照對方的地址寫上,冉秋葉檢查一番,將照片塞進去這才算是完成。
    楊小濤也沒耽擱,騎著車子就往郵局跑去。
    等再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楊小濤回到家里,冉秋葉已經準備好飯菜。
    倆人吃完飯,就在院子里看會書,一起度過閑暇時光。
    隨後幾天,楊小濤按部就班的上下班,有時間就帶著冉秋葉回娘家,再就是去趟圖書館,換兩本書,偶爾也去周圍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書籍,豐富一下家里的書架。
    就這樣一直到了正月十五。
    這天也是周奎結婚的日子。
    經過兩家人商量,婚禮還是在周家舉行,只不過結束後,周奎兩人就會搬到四合院里。
    不過冉秋葉因為懷孕沒有參加婚禮,雖然周母讓她去,還說這是新時代了,不興老封建迷信那一套了,可兩人仍舊堅持,周母也沒辦法。
    楊小濤兩人都知道周母的好意,但還是拒絕了。
    周奎和劉玉蘭知道後,周奎不清楚,但劉玉蘭經過母親的解釋,心里對楊小濤夫婦更加感激。
    這樣替別人著想的人,今後更值得交往。
    這次周奎結婚,楊小濤的任務比較多,而且都很重要。
    一個是照相,先前沒有照相機可以不用,現在有了,不用說不過去。
    再就是擔任主婚人。
    一般這種角色需要德高望重,或者是上級領導來擔任,卻沒想到雙方一致讓他來,著實出乎預料。
    楊小濤不理解,但劉家人卻是很認同。
    尤其是家里好幾個人都在軋鋼廠工作,對楊小濤的定位認知更加清晰。
    別看楊小濤現在的職位只是一個光桿的研發組長,但人家干的那事,就是廠長都未必干的出來。
    讓這樣的人來主婚,家里親戚問起來,一說什麼工程師,什麼暖氣爐,什麼壓水井,還有先進工人的,說出去就有面子。
    至于周母,那更沒意見了。
    于是,楊小濤就在家里提前演練一番,省得說錯話。
    畢竟,這個時候,言論要注意些,至于西方結婚那一套,楊小濤倒是知道,但不敢說啊。
    直到冉秋葉覺得沒問題了,這次趕鴨子上架,成了兩人的主婚人。
    跟楊小濤結婚的流程一樣,周奎早上打扮的精神,一早出門迎娶新娘。
    上午十一點,兩個新人過了門,楊小濤就開始旅行自己的職責。
    看著周奎那魁梧的身軀面對眾人時輕輕的顫抖,還有因為緊張漲紅的臉,再看一旁濃妝艷抹同樣緊張的劉玉蘭,楊小濤倒是平靜起來。
    看著兩人,楊小濤走到懸掛的偉人掛像下。
    眾人在這一刻,都將目光聚集過來。
    “今天,我們在偉人的矚目下,見證兩人的婚禮,今後兩人就要在一起生活…”
    “我們衷心希望,你們能夠在革命道路上互幫互助,互相鼓勵…”
    “最後,祝福你們!”
    一通話說完,周圍人立馬響起掌聲。
    接著,眾人就移步到擁軍飯館,這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有楊小濤的面子在,飯店老板張慶軍答應的很痛快,價格也合適。
    來到飯館。
    兩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慶祝。
    楊小濤作為主婚人,而且也是周奎的兄長,便坐在主桌上,跟周母坐一起。
    一桌上還有劉玉蘭的父母,幾個親叔叔,滿滿當當不少人。
    楊小濤這麼年輕就坐在這里,自然是受人關注,不少來人也都打听到楊小濤的事情,而後便是尊敬。
    這年頭,有能耐的人就是受人尊崇。
    等周奎帶著劉玉蘭挨個敬酒的時候,來到主桌前,周奎顯得有些拘束,倒是劉玉蘭大方得體,外向開朗。
    輪到楊小濤時,楊小濤端起酒杯,“我這兄弟,嘴笨,但心實在。我也看出來了,今後這家,還得這弟媳婦當。”
    劉玉蘭大方笑著,周奎也是不好意思,但臉上卻是幸福。
    周圍家屬听了更是笑開了懷,誰不知道劉成把這女兒當寶貝疙瘩,這麼多年了雖然心急女兒的婚事,卻從來不說女兒一句不好的話。
    就是她幾個哥哥,敢說妹妹不好,那也要被老頭子追半條街。
    現在,劉玉蘭找到了歸宿,眾人自然開心。
    沒看劉成已經咧嘴了含不住酒了?
    “濤哥你放心,俺一定照顧好奎子,照顧好娘和妹妹,帶好頭,過上好日子。”
    劉玉蘭拍著胸口說著,雖然按照年紀,她比楊小濤大三歲,但這句濤哥叫的認真。
    “哈哈,好!今天大喜日子,你們嫂子沒來,但禮物還是要帶的。”
    楊小濤伸手從胸前口袋里拿出一張票,瞬間,飯桌上的人都屏氣凝神,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劉成更是夸張,本來端著的酒杯直接掉到桌上,酒水撒了出來。
    “自行車票!”
    有人喊了出來,隨後便是一陣驚呼議論聲。
    周奎兩人也是一驚,這年頭,自行車票不好弄,這可是事實。
    楊小濤拿出來的,不僅有票,下面還有一張證明。
    這自然是找楊佑寧要的。
    楊小濤說明情況後,楊佑寧也對周奎有所了解,說起來也算是他們軋鋼廠的外圍人員。
    而且現在還帶隊安裝暖氣爐,做了不少事。
    雖然這點還達不到要求,但有楊小濤出面,這個面子可以給。
    但他也說明白了,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若有下次,除非有好東西…
    楊小濤听了,笑著點頭。
    對此,信心十足。
    “濤哥,我…”
    周奎說話想要拒絕,楊小濤卻是遞給了劉玉蘭,“這是你嫂子的心意。票有了,錢就得靠你們自己掙了!”
    劉玉蘭接過票據,鄭重點頭。
    “濤哥,謝謝嫂子,這杯酒,我先敬你!”
    “好!”
    劉玉蘭一口喝下,頗為豪爽。
    楊小濤同樣喝下,一旁的周芸趕緊又給兩人滿上,“這杯,我替你嫂子喝了!”
    周奎兩人一起敬酒,三人喝完,這才坐下。
    等周奎去其他桌時,劉成的幾個兄弟便開始進攻了。
    這樣送出重禮的親戚,他們要是不敬酒,就是劉家沒家教了。
    只是他們沒見過楊小濤的酒量,一個個見楊小濤來者不拒,更是豪氣叢生,渾然沒有發現劉成和老二的臉色。
    那是一種重蹈覆轍的幸災樂禍。
    酒席一直到了下午三點半才結束,劉玉蘭看著酒桌上趴下的叔叔長輩,心里又是好笑。
    明明沒那個本事,偏偏要跟楊小濤比,拿什麼比?
    人家那是海量,你們這是拿命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