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連談了整整大半天,道林才在葉不知款款相送下走出了木屋。
“咱們走吧。”道林沖著涼亭招了招手說道。
仇金在仇水的攙扶下跟在他們身後向山下走去,即將下山前,他轉過身沖著葉不知深深鞠了一躬。
葉不知點了點頭轉過身走進了屋內。
屋內此時已經堆滿了煙草,一株一株都是帶土的,他準備今天下午五點時分下山去種下,先拿著幾十株試試手。
道林一共給他留下了十株普通的,十株中等的,十株高等的,五株頂級的,他之前花了大量的積分從鋼 那兌換了技術和種子,有了葉不知的幫助,讓他在成為煙草大亨的路上奠定了穩當的基石。
葉不知一揮手將屋內的煙草收入儲物戒中,隨後便下了山,在翠山南面他開了一塊地,分出了四壟地,四個等級煙草分開種植。
“挖坑深度六到八公分,行距為一百一十公分到一百二十公分,間距為五十公分到六十公分…”葉不知一邊彎腰種地一邊輕聲念叨著,他要確保每一步都和道林交代的一模一樣。
很快,三十五株煙草便種下了,隨後取出道林給他的四個貼著標簽的小袋子,對應四個等級的煙草將肥料灑下,隨後澆水。
忙活完一切,葉不知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煙草的成熟期是一百天到一百二十天,也就是三到四個月,他必須要在這段時間內將這煙草的種植弄明白,這樣才有利于以後的發展。
道林他們乘船回到了岸邊,隨後帶著仇金返回了望月別院。
“大哥怎麼了?”仇木打開的門,隨即驚呼出聲,院中對練的其他人聞聲連忙趕了過來。
“沒事沒事,你們讓一讓,別擋路。”道林一只胳膊便將他們扒拉開,攙著仇金便走進了房間。
“諸位兄弟,別著急,大哥沒事,只不過精神有些受損,修養一段時間就行了。”仇水知道此時大哥不適合吵鬧的環境,便主動擋在門前。
“仇水,一會晚點兒將你們的鋪蓋抱到別的屋,這屋就住仇老大一人吧。”戒酒走了過來說道。
“戒酒師傅說得對,一會我們就去抱鋪蓋。”仇家兄弟點了點頭說道。
“還有,一會仇火和吳自用,你們兩個把飯做了,最好是仇老大熬個湯。”戒酒繼續說道。
“放心吧,我做飯就行,仇火哥給仇大哥熬湯吧。”吳自用搶在仇火前開口道。
仇火聞言看向吳自用,目光中滿是感激,他知道吳自用知道自己擔心哥哥,所以這熬湯的差事才主動讓給自己,對于以後要奮斗在一起的吳自用,仇火這一次是真心接納他了。
安排好一切,戒酒便獨自回屋了,之前在水中,他消耗也是極大的,如今有了機會還是先將自己身體狀態恢復一下為好。
回到房間,戒酒盤膝坐回床上,他取出誦經時轉的念珠開始閉目低聲背誦起來。
隨著佛經念誦,戒酒體內的真氣開始在身體中游走,所過之處都會留下金色的佛氣,沒多久,他的身體開始緩緩散發出金色光芒,一股濃郁的佛法氣息在房間內飄蕩。
他的額頭之上突然出現了一道淡淡的紅色印記,隨即印記的顏色緩緩加重,正是那酒納百川的紅蓮印記。
隨著佛法越來越充盈,那紅蓮開始出現了變化,那原本只是微微綻放的蓮花此時開始緩緩綻放,蓮花的花瓣也開始變大變長,向著四周擴散而去,就像是幾道張開的翅膀一般紅紅的格外美麗。
戒酒似乎根本沒有感受到自己額頭發生的變化,依舊在專心念著佛經。
紅蓮越來越大,轉眼間已經將他的光頭和面部覆蓋,他的氣息也在不斷地增加。
終于戒酒睜開了眼楮,他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對勁,但是上下看了看根本看不到哪里不對勁。
就在這時,腦海中突然響起了一道聲音,這聲音非常地縹緲且听起來威嚴無比。
“去度化湖中的亡魂,加持你功德無量。”
戒酒微微愣神,隨即明白了,這是冥冥之中佛祖的指引,要由他來度化湖中的亡魂。
想到此,戒酒直接起身,隨即打開房門走了出去。
門外還是站著一群人,道林也在和王家兄弟仇家兄弟對練,見到戒酒出來都是一愣。
“你的臉怎麼了?”道林皺著眉問道。
戒酒聞言摸了摸臉,並沒有感到有什麼問題。
站在樓上看他們對練的李妃連忙回屋取了銅鏡送下樓來。
戒酒接過銅鏡看了一看,頓時也是嚇了一跳,他伸手摸了摸額頭的紅蓮印記,一時間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他明明沒有施展酒納百川,可這紅蓮怎麼就自主激活了,還出現了如此大的變化。
“你遇到什麼問題了嗎?”道林關切問道。
戒酒搖了搖頭,將自己听見的話語轉達給他們。
“佛祖給你下達的任務?難不成真的有佛祖?”道林納悶道。
“不知道,但我知道這件事肯定是有功德的,並且功德無量。”戒酒說罷便直接向門外走去。
“用不用我們陪著你?”道林看著他的背影問道。
“不用,我自己一人足以,你們要是想看看也行。”戒酒腳步停頓說道。
“走吧,別讓戒酒自己一個人去,咱們都去助助陣,仇火吳自用你們兩個繼續做飯,還要照顧仇老大。”道林目光看向眾人說道。
一行人跟在戒酒身後向落鳳湖走去,途中遇到大易宗的弟子他們也不理會,這讓大易宗的弟子們都很納悶,這群客人要去干什麼。
現在正值傍晚時分,他們本就閑來無事,見有熱鬧看便紛紛喊同伴過來圍觀。
沒一會兒,浩浩蕩蕩幾百人便跟了過來。
戒酒走到岸邊停下了腳步,他雙手合十低吟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小僧戒酒,見諸位疾苦,特來超度諸位,祝早生極樂!”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普願盡法界,沉溺諸有情。”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