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好

236 如一顆珠,似一棵樹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非10 本章︰236 如一顆珠,似一棵樹

    刺史府內大半院子都被收拾出來,用來臨時安置此次帶回的傷兵,軍醫與城中的郎中幾乎都聚集在此。

    常歲寧也跑前跑後跟著幫忙,如此忙了大半日,直至天色將暮,安排好各處事務的常闊尋了過來。

    「好了,歇一歇,洗把臉。」

    常闊令人打了盆溫水來,常歲寧將手上臉上已干了的血跡洗去,面上用來掩飾膚色的粉膏也被一同洗掉。

    少女動作利落地擦去臉上的水珠,常闊站在一旁瞧著,心頭有萬千思緒。

    這一路來,加上兩軍對陣時所見,令他有一種這個女孩子對這一切都信手拈來的直觀感受。

    他見過武學奇才,也見過用兵如神者,卻唯獨不曾見過有人第一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與廝殺,而可以做到面不改色,甚至殺敵之時毫無情緒波動。

    他見多了第一次殺敵時崩潰猙獰的新兵,在這種血腥沖擊下,他們甚至無法控制地顫抖嘔吐。

    固然也有天生向往殺戮者,面對鮮血和殘軀,會流露出與常人有異的亢奮,但他的女兒,顯然不是此一類人。

    那麼,這一切又當如何解釋?

    常闊的性情雖看似和那一臉胡子一樣炸哄哄,但從來不是粗枝大葉之人。

    只是有些可能,超出了常人認知的範圍,長久以來如同一座無法翻越的大山聳立,隔絕了一切想象。

    而眼前那個女孩子的改變,與其說是改變,倒更像是無意再繼續掩飾,而展露出了原本的模樣。

    如一顆珠,拂去了遙遠陳舊的塵埃,有一絲光華綻泄。

    如一棵樹,于這冬日里倏然舒展了枝葉,沿著熟悉的軌跡在迅速生長,詭異而奪目。

    于是此時,他不得不借著這棵似一夜之間長成的大樹,去仰望那座山,試著觸及開啟那座大山後藏著的真相。

    常闊心中翻涌不息,諸多情緒交雜,面上卻愈發不顯分毫。

    「多謝。」常歲寧接過一名副將遞來的水壺,喝了起來。

    那副將目色好奇地打量著她,道︰「你是常大將軍麾下親兵?我從前怎未見過?你這小子,瞧著小雞崽子一般,殺起敵來倒是個機靈厲害的!」

    又稀奇道︰「這臉上的灰一洗,竟還是個白淨漂亮的小子呢。」

    有幾名小兵也圍過來,白淨漂亮自然是其次的,人生性皆仰慕強者,軍中尤甚。

    听他們圍著夸自己射術精湛,長槍使得也好,常歲寧將水壺擰上,不謙虛地道︰「想學嗎?我都可以教你們。」

    「少年」說話的方式也和殺敵時一樣有些張揚自大,落在眾人眼中,便是十足十的少年氣。

    那副將大笑起來,幾名小兵里則有人當真點頭。

    又閑談幾句後,常歲寧拎著水壺,走向了常闊。

    她有模有樣,站得板板正正,抱拳向他行禮︰「大將軍。」

    常闊看著她,心中萬千想法,此一刻悉數藏起,並不多問。

    「辛苦了。」他抬起手來,輕拍了拍面前女孩子的頭,眼中有看不清的情緒交雜︰「我們歲寧辛苦了。」

    朝此處走來的雲回,見此一幕,心中略有幾分思索之色。

    常大將軍待那小騎兵,似乎很是慈愛,常大將軍竟這般愛兵如子的嗎?

    常大將軍的神態模樣,當真很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他阿爹還在時,便也是拿這般神態看他的。

    少年心口鑽出鈍痛之感,他不敢讓自己沉浸其中,鼻子吸了吸冬日里的涼氣,便朝常闊走去。

    「雲回叩謝常大將軍今日援救之恩!」

    少年就要跪下去,被常闊及時拉住。

    「說反了。」常闊道︰「是常某要多謝雲二郎君,在常某趕來之前,守住了和州城。」

    雲回听得此言,眼眶陡然濕潤。

    「令弟此時如何了?」常歲寧開口問。

    彼時在戰場上,兄弟二人頭上皆系著麻布,很好辨認身份,故而她從一開始就知道那中箭的孩子是雲歸。

    「尚未醒轉,仍有性命之憂,郎中說……此一關怕是不好過。」雲回看向她,道︰「但郎中說,阿歸傷在要處,能留一口氣回城已是幸之又幸,多虧了小兄弟的藥。」

    「不必言謝。」常歲寧道︰「貴府滿門忠烈英魂,福澤深厚,令弟必能平安脫險的。」

    雲回向她點頭︰「多謝。」

    這才顧上問︰「還不知小兄弟姓名。」

    他要謝對方的不僅那救命藥,還有最初救下了他的那一箭。

    那一箭便是今日戰局扭轉,反敗為勝的開始。

    常歲寧剛要回答,卻听身邊的常闊笑著替她答道︰「常歲寧。」

    他的閨女這麼厲害,當然要讓人知道她是誰。

    常歲寧有些意外地看向常闊,旋即也一笑,點頭︰「是,我叫常歲寧。」

    雲回有些意外︰「小兄弟也姓常?」

    「當然。」那「少年」轉頭再看常闊,似與有榮焉︰「這是我阿爹。」

    雲回驚訝至極,原來不單是愛兵如子,而是親父子……他就說呢!

    他望向常歲寧︰「……原來竟是常小將軍,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見他一本正經肅然起敬,常歲寧反省了一下,看來她常歲寧的名聲還是不夠響亮,竟未能傳到和州來嗎。

    意識到這一點,常闊也笑起來︰「看來我們歲寧還需繼續努力才行!」

    雲回忙道︰「常小將軍已然十分出色了!」

    少年不知廬山真面目,別人說天他說地。

    常歲寧只認真糾正另一點︰「不必如此稱呼,我如今還不是將軍呢。」

    雲回看著那謙虛卻又完全沒謙虛的「少年」,所以,如今不是,往後會是嗎?

    接著,只听對方詢問︰「刺史夫人如何?可醒來了?」

    「家母方才已轉醒,暫無大礙,只是連日緊繃虛弱之下,又憂心阿歸,才昏了過去,但尚無力下床走動,故令我先行來同常大將軍道謝。」

    常歲寧便放心下來,雲家母子三人都很可敬,可敬之人平安活著,也是對他人、對和州百姓最大的慰藉。

    常闊看著雲回纏著傷布的雙手︰「那雲二郎君傷勢如何,是否要緊?」

    「小子無礙,皆是皮外傷而已。」

    「那好。」常闊點頭,「既如此,咱們便去說一說正事。」

    雲回正色應「是」,在前帶路,與常闊同去了府中可供議事的書房。

    一同被喊過去的還有常闊信得過的幾名部下,及刺史府上的彭參軍。

    ……

    書房的門緊閉著,隨著談話深入,雲回神色震驚︰「……所以,常大將軍只帶了一萬余人?」

    他下意識地看向常闊身邊站著的常歲寧。

    所以,對方在對陣時,那目中無人的囂張言行,是虛張聲勢,是為了讓敵軍相信他們當真有十萬大軍托底?

    想通了此一點,再回想起彼時情形,雲回只覺一陣後怕。

    難怪常大將軍未有繼續讓人追上去!

    彭參軍也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問︰「那余下的援兵,何時能到?」

    「余下的,不會來了。」常闊平靜道。

    彭參軍與雲回卻無法平靜。

    「常大將軍

    此言何意!」

    「我當日點兵罷,先帶騎兵與部分前軍離營,但我走後,李逸便改了定下的策略。」常闊道︰「我曾派人回壽州大營探信,方才已得「說法」,李逸對下聲稱,他認為使大軍主力趁機攻去揚州更為妥當,待大軍將揚州收回,再趕來和州,到時與我內外夾擊,一舉剿滅徐氏叛軍。」

    彭參軍與雲回俱是震驚到茫然。

    這是行得通的嗎?

    大盛文字博大精深,為何此刻卻叫人半個字都听不懂?

    這說法,乍一听似很有些花樣門道,既有聲東擊西,又有內外夾擊……但細細品來的話,便可知此法最精妙之處並不在此,而在于它的異想天開。

    四下一時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彭參軍眉頭皺得死緊,若說之前听聞李逸之事,他至多只是懷疑對方的領兵能力的話,那麼此刻,他甚至忍不住開始懷疑李逸的精神狀態。

    揚州乃是徐正業起兵之地,豈是他說收回就能收回的?

    好吧,就算!

    就算他能收回,但和州又能抵擋幾日?和州一破,整個淮南道都會落入徐正業之手,到時徐正業都打出淮南道了,他們墳頭草都長出來了,誰還能跟他內外夾擊!怎麼夾,跟誰擊!

    看出彭參軍與雲回的欲言又止,常闊及時為二人解惑︰「放心,他沒瘋,他只是想讓我與諸位同死在和州而已。」

    雲回驚住。

    常闊身側有副將「呸」道︰「什麼派兵攻打揚州,他若有這膽子,我敢將頭割了搗糞坑里!依我看,攻打是假,想勾搭徐正業是真!」

    常歲寧︰「……」話糙理不糙。

    這的確是一大隱憂,所以,需盡快解決和州的麻煩,及時將李逸收拾掉。

    彭參軍的面色灰敗下來,他本以為常闊當真率十萬大軍前來,可以驅退徐正業,可現下……

    雲回也再度陷入了緊繃不安之中︰「徐正業應當很快便能探出虛實,到時便會再攻和州……」

    「兵來將擋。」一直未插話的常歲寧此時才開口︰「他們有十萬大軍,我們湊一湊也有兩萬——」

    雲回看著她︰「兩萬對十萬,懸殊還是太大……」

    「我說的兩萬,是兩萬精銳。」常歲寧道︰「除了這兩萬精銳,我們不是還有很多和他們一樣的兵嗎?」

    雲回一時未解。

    「和州城有百姓十五萬人,除去老弱婦孺,應有五萬男丁可用。」常歲寧道︰「縱再去一萬,仍有四萬,徐正業麾下之師,多是一路強征而來,而今和州為自保,青壯男兒為何不能、又怎知他們不願披甲共同退敵?」

    雲回眼神一振,下意識地看向書房外的方向。

    此刻刺史府外,仍圍聚著許多不願離去的百姓。

    ……

    經議定後,和州城中連夜頒布了一則臨時的征兵令。

    不過一夜一日間,即得兵萬余。

    這個數目與速度皆是少見的,連常闊身邊的副將都在感慨︰「和州地靈,多忠義之士。」

    得兵之後,便要練兵,時間緊迫,需先教給他們最基本的御敵與自保之道,常歲寧擬了一則適用當下的練兵章程,經了常闊過目點頭之後,交給了雲回。

    城中其他百姓也各有事忙,讀書識字者入刺史府暫領臨時之職,或擬文書,或奔走各處傳達策令,老弱婦孺忙于編織盔甲,城中打開了糧庫與兵械庫,家家戶戶也皆獻出農具銅鐵之物,用以鑄造兵器。

    有忙亂也有爭執,現有之物到底有限,尋常老婦注定縫不出堅不可摧的盔甲,但一針一線可聚人心,這一切足以讓這座城的民意變得堅不可摧。

    鑄造爐中鐵水日夜沸騰不息,足以灼醒更多人的熱血。

    征兵令上未曾強召,但人數還在繼續增長。

    第三夜,和州城仍舊燈火通亮不休。

    常歲寧被常闊臨時封了個督工之職,一整日都在忙于監修城防之事。

    各處輪值做事,夜中也不會停下。

    常歲寧坐在城樓最高處暫時歇息,耳邊終日嘈雜,諸事忙亂,有時她需要遠離喧鬧的人群,靜下來細思有無錯漏之處。

    夜風寒涼,她靜坐許久,抬頭看夜幕,還隱隱能听到城樓下工匠們敲敲打打的聲音。

    她將思緒暫時放空一瞬,遙望向北方時,忽然想,她此時在和州修補城防,崔則在北境修築邊防,二人竟巧合地在做同一件事呢。

    不知崔有無她這般勤快,連夜趕工?

    稍一細思,便覺崔比她不得,北地這般季節已經滴水成冰,夜里更是冷得要命,多半沒辦法趕工,他縱是想與她比個高低,也要問問屋檐下那半人高的冰 子答不答應。

    嗯,那他此時應當已經躺下睡去了。

    常歲寧坐得累了,干脆也往後躺下去,將手臂枕在腦後,繼續思索城中之事。

    忽地,她打了個響亮的噴嚏。

    ……

    兩千里外的北境,崔的確未能連夜趕工,但也並未睡下。

    他在處理公務,也偶爾透過掛著寒霜的窗靈縫隙,遙遙看向南邊。

    這便是常歲寧那個噴嚏的由來了。

    ……

    常歲寧回刺史府時,已進子時。

    待回到雲回為她和常闊臨時安排的住處時,只見有人正站在院外等她。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長安好》,方便以後閱讀長安好236 如一顆珠,似一棵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長安好236 如一顆珠,似一棵樹並對長安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