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見王三如此著急,笑道︰“三哥你總得換一件衣服吧!”
王三低頭一看,自己上身只是穿了一見坎肩而已。于是苦笑道︰“倒是唐突了,賢弟稍後我去去就來。”
李立在客廳端坐等了一會,他感到時間略微有些長,站起身來便要往後堂去尋找王三。他剛一起身王三披著一見錦袍一邊走一邊系扣子,道︰“這身邊要是沒有個婆娘打理就是不行,一件合身的衣服都不好找了。”
李立道︰“還是快去吧,去玩了楊大人要是決定幫助藤原家可就壞了。”
二人出門匆匆的來到了栓子的住宅。此時李俊、張順、李丹、唐四五、松本大郎都來了。栓子看到李立、王三遲遲到來,用責備的語氣道︰“你二人到那里快活去了,怎麼比這個坡腳閻王(唐四五)來的還晚。”
王三道︰“我這家里有些亂,收拾了一會才來。李立兄弟本來要在我這里吃飯,所以一並耽誤了。”
楊栓子擺了擺手道︰“算了,天色也不早了,就在我這里吃飯,咱們邊吃邊聊。”
不一會兒酒宴擺下,栓子道︰“各位自行吃喝,李丹你先把今天下午的藤原家忠派來的使者的說的話跟大伙說說。”
李丹道︰“是大人。今天下午藤原家忠派來了已經大臣叫加藤元,這個加藤元帶來了帶來了藤原家忠的親筆信。這封信上說,請咱們跟他們聯合起來,攻打源為義。等消滅了源為義後,藤原家忠願意將石見國交給我們中原人打理。”
栓子道︰“我本不願意卷入扶桑國的事情,可是如今我們已經掌控了石見國,佔據了鳥取城。如果這個藤原家忠打敗了源為義,那就是扶桑國的實際統治者,如果真的能夠將石見國交給我們打理,我們也就算可以名正言順統治這里,算是完成了侯爺的期望。只是此事茲事體大,我也無法決斷,故而找來各位商議。”
王三听了心里“咯 ”一下,他真的怕栓子與藤原家聯合。可是自己如今又不能說他有一個還沒有相認的兒子在但馬國。這個源為義許諾未來讓他的這個兒子做扶桑國之主。如果他這樣說了,即使栓子同意幫助源氏,但是總用營私舞弊之嫌,未來一旦扶桑國出事,多少會影響到自己的。
王三腦子飛快轉動,一時也不知如何勸阻。李立本來就跟王三交好,且他也知道王三為了兒子的事情想幫助源為義,可是有不知道怎麼張嘴的窘境。他心里就有了幫助王三的想法。
李立珠轉了轉道︰“這藤原家忠的親筆信是用漢子寫的,還是用扶桑文字寫的,別其中有什麼蹊蹺騙咱們吧。”
栓子道︰“是用扶桑文字寫的,不過我已經上松本大郎看過了,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唐四五听了以後哈哈大笑道︰“听說你弟弟還能識文斷字(他們離開中原的時候西夏國的科考還沒有開始,所以不知道松本次郎得了一個二百五)書生,你認識的扶桑文字是賣酒的時候認識的嗎?認得全嗎?”
松本大郎今天能夠跟這些中原大人物一起吃飯,本來覺得非常榮幸,以為終于在中原人面前有了一定的地位。沒想到唐四五竟然如此輕看自己,于是他憤怒站起身來,道︰“汝安敢輕看與我。我確實在小 港賣過酒,但也是武士出身,識文斷字的。”
唐四五撇著嘴道︰“老子賣私鹽的時候也不時幾個大字。再說你武士怎麼樣,就你們那扶桑的倭子武士,在鳥取城下被我斬了十幾人!”
松本大郎一听他羞辱“武士”身份,勃然大怒,他知道唐四五只是劊子手,連十夫長都算不上,是在做中原人中地位最低的一個。于是站起來指著唐四五道︰“八嘎,你敢羞辱我,敢跟我決斗嗎?”
唐四五大嘴一撇道︰“就你這個倭子,老子一人能打你兩個。”說著有些艱難的站起來,挽起袖子就要跟松本大郎打斗。
栓子覺得奇怪,這個唐四五平時雖然性格粗魯,但是為人圓滑,對外人凶殘,但是在西軍內部人緣卻是不錯,很少主動惹是生非,尤其是對于西軍的上官更是經常阿諛拍馬。這個松本大郎雖然算不上什麼上官,但是要是仔細論起來作為栓子的通譯官,地位也不低,唐四五怎麼突然跟松本大郎耍起混蛋來了。
松本大郎犯了扶桑人一根筋的毛病,他此刻把榮譽看得無比崇高,雖然感覺不是唐四五的對手,但是在扶桑的土地上作為扶桑的武士,他根本就不怕唐四五。此刻他一腳踢飛了椅子,往當院就走,道︰“來,到院子里來,我跟你一對一決戰。”
唐四五道︰“你這倭子,我弄死……”
“成何體統!”栓子見二人鬧了起來,猛地一拍桌子,高聲喝道︰“怎麼自己人先打起來?都給我坐下。”
松本大郎氣呼呼的坐了下來,唐四五則仰面朝天根本不堪松本大郎。
栓子見狀,敲了敲桌子道︰“咱們議上一議下一步如何行動的事情,其他烏七八糟的東西,休要提起。”
此刻王三道︰“楊大人,我看唐四五說的有些道理。您來扶桑不久,這扶桑人都是豺狼心、虎豹性,毫無信用可言,不得與之謀也。要萬事小心。”
栓子看了看王三道︰“侯爺也好像說過,這扶桑人寡廉鮮恥,不值得一信,不如我們還是靜觀其變。”
此刻李俊卻道︰“大人,曾靜觀其變倒是好主意,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次大國戰是因為石見山的銀礦而起,無論是源氏還是藤原氏獲勝,只怕這扶桑國就要統一城一家了,那時節恐怕誰也容得不下我們。若以他們以傾國之力收復石見山,咱們只怕陷入苦戰。現在不如幫助一家打贏這一仗,在作戰中現實我中原男兒的實力,並且跟援助一方提前簽訂調約,這樣才能保住石見山的銀礦!”
王三冷笑,道︰“咱們也簽訂了《石見國條約》,那個足利義滿還不是先來找事!”
李俊見王三反駁自己覺得非常奇怪,平日里王三並不是這樣,難道他遇到了什麼事情嗎?李俊問道︰“王三兄弟,你今天怎麼與往日不同,有話就說,咱們可是經歷過生死的弟兄!”
栓子也道︰“就是,王兄弟也是堂堂西北漢子,今晚怎麼竟說彎彎繞!你就說咱們應該幫誰。”
王三此刻暗暗叫苦,半天他苦笑道︰“我和李立兄弟都是行伍出身,要是打仗自然不懼,只是打誰我們到沒有計較,只听大人下令便是。”
栓子一听看了王三一眼,道︰“這才像話。咱們這里最能打仗的就是李俊和張順二位弟兄了,你們二位說說該幫誰。”
李俊道︰“如今是藤原氏佔了上風,而且前來求援。他們現在2萬人馬困住了源為義只是無法攻下而已。如果咱們幫助源為義是否能夠取勝尚不得知,即使取勝咱們只怕也要損失慘重。因此我覺得應該幫眾藤原氏,何況藤原氏派來使者想跟咱們結盟,源氏並沒有派人來。至于王三兄弟和唐四五擔心的事情,我看咱們跟他用中文簽訂盟約也就是了。”
栓子一听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張順兄弟有何見解。”
張順其實一天西軍都沒加入過,所以他跟栓子一行人關系並不密切,平日里也是少言寡語不愛說話,沒事就是在船上訓練水兵。此刻栓子問道他,張順輕咳了一聲道︰“我來扶桑不久,不過也知道源為義還有數千人馬,這次大國戰好像損失不大。現在他還有一些的船只就在新港,如果咱們幫助藤原氏打敗了源氏,他們要乘船逃走,作為了海盜。咱們商路要是受到影響,那可就麻煩了。”
栓子一听,道︰“也是有道理,那咱們就聯系源氏,想辦法打敗藤原氏。”
王三一听長出了一口,剛要表示贊同,松本大郎卻道︰“我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栓子道︰“你說說看。”
松本大郎道︰“我曾經是藤原家的武士,但是我決不偏袒任何一家。我以我武士的名譽起誓,完全站在咱們西軍的立場上說話。”
唐四五撇嘴剛要嘲笑松本大郎,卻被栓子用眼神制止住了。
松本大郎道︰“這藤原家的勢力是扶桑國三大家最大一家,下屬20多個國。原來平氏和源氏加在一起勉強于他抗衡。如今我們的勢力不小,但是平氏已經敗亡,源氏也將敗亡,我們就算是勉強將源為義救出來,只怕要想掀動藤原家忠也是不是一兩年的事情。要是藤原家再次調集農民發動大國戰,只怕我們是難以抵擋的。”
栓子一听就陷入了兩難,道︰“難道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了嗎?”
就在栓子為難之際,有家人來報說是宋江到了。王三听說宋江到了心中暗自祈求,自己的口信送到了宋江面前。
原來王三自知自己拙嘴笨腮恐怕難以說服楊栓子出兵相助源為義,他就在自己的宅子換衣服的時候偷偷派出去2個心腹,一人去找了唐四五,請他幫忙在議事之時挑事,拖延時間。另外一人去湖山到鳥取城的大路上候著宋江,給宋江帶話,請宋江幫忙說服栓子與源為義聯合。
王三早就猜測栓子面對此等大事定然難以抉擇,多半要邀請宋江前來商議。如今見宋江果然前來,王三卻也不知道口信是否送到,而且宋江是否願意幫忙,因此王三心中忐忑不安。
栓子見宋江來了,就請宋江入席,並將藤原家忠派遣使者前來的消息以及諸將的想法跟宋江交代了一番。
宋江听後,謙遜的問道︰“不知楊大人有何想法?”
栓子道︰“我是一個生意人,那里有什麼想法,只是的虧本的生意我是不做的。”
宋江笑道︰“如果是都不虧本。大人願意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呢?”
栓子道︰“弗如雪中送炭。”
宋江道︰“那咱們就謀劃一番,雪中送炭即刻。”
栓子領兵打仗不行,可是做生意可是好手,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道︰“你是說源為義正需要雪中送炭?”
宋江道︰“大人高見!”
栓子憂慮道︰“可是李俊、松本大郎所說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宋江道︰“小人有一計保證咱們賺的盆滿缽滿也就是是了。”說罷就將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了。
宋江說完計策,眾人皆面露喜色。栓子道︰“真乃妙計也。若成,汝為西軍功臣。我定在侯爺面前保奏,給你一個前程。”
宋江就希望有一個前程,如今司行方都被收編成了錦衣衛,自己還是一個白丁,栓子的這番話讓他欣喜若狂。他急忙跪地道︰“多謝大人成全,小人願全心全意效忠朝廷。”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