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玩轉大宋

四八八 宋徽宗禪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錢塘江潮信來 本章︰四八八 宋徽宗禪讓

    宋徽宗見金鑾殿外群情激奮,金鑾殿內刀槍耀眼,他反而倒是冷靜下來了。當了20多年的皇帝也是有且倦怠了,他甚至就得今日也該把皇位讓出來了,如果從道君皇帝變成道君太上皇,也是不錯的。今後若是每日歌舞作畫,揮毫潑墨,倒也不失雅趣。

    可是此時殿外的武安軍的口號讓他非常的反感,他沒有想到武安軍竟然要擁立康王為帝,也許今日李綱、種世仁、張邦昌等人都是受了康王的蠱惑。他趙佶可以禪讓,但是絕不能讓位給康王,這是他最後的倔強。

    宋徽宗嘆了一口氣,道︰“既然群臣都覺得朕要禪讓,那就禪讓吧。諸位臣工議一議哪位皇子敢繼承大寶。”

    種世仁急忙道︰“陛下,康王爺賢德睿智,可繼承大寶。”

    宋徽宗看了種世仁一眼,冷冷的“哼”了一聲,他也耳聞種世仁跟康王交好,看來今天的兵諫大戲正是康王的幕後主使。

    宋徽宗道︰“康王,你看誰能繼承朕的皇位!”說罷,他冷冷的看著康王趙構。

    趙構見兵諫順利心花怒放,自己距離皇位也就是一步之遙了。沒想到此時宋徽宗居然直接問他誰能繼承皇位。

    徽宗皇帝畢竟當了在位20多年,此刻竟然發散出一種少有的皇帝威嚴,在這種威嚴的逼迫之下,康王趙構心驚膽戰起來。在康王府中與種世仁等人密謀之計完全想不起來了,此刻康王如同遭到五雷轟頂一般,腦子里完全是亂哄哄的的,他下意識的跪倒在地,道︰“父皇,兒臣,兒臣……”竟然說不出話來。

    徽宗皇帝則“喋喋”的冷笑起來,繼續逼問道︰“你還知道朕是你的父皇,我問你,外邊的武安軍喊得什麼?”

    康王急忙回道︰“父皇明鑒,此絕非兒臣之意。”

    徽宗皇帝道︰“既非你意,你就推舉誰能接替朕之皇位吧。”

    種世仁見康王此時如此懦弱,緊忙道︰“陛下……”

    “住嘴!”宋徽宗怒喝道︰“朕不想听你說話。”

    此刻康王渾身顫抖,早就沒有了爭奪皇位的雄心了,他戰戰兢兢的回道︰“父皇春秋鼎盛,英明神武……”

    宋徽宗哈哈大笑,笑著笑著竟然淚流滿面,道︰“朕英明神武,朕英明神武,朕要英明神武,怎麼有今日之禍。”

    隨即他又道︰“朕意已決,禪讓皇位與皇長子趙恆,朕即日起為太上皇,南巡江南。”

    太子趙恆急忙跪倒在地,道︰“父皇孩兒福薄運淺,難當大任,還請父皇另選賢能,繼承大統。”

    徽宗皇帝道︰“賢能?大宋朝就是賢能太多了,才有今日之變。朕意已決,毋庸再議。諸位臣工,就在此處參拜新君吧。”說完,他一把把趙恆拉到了龍椅之上,趙恆還要掙扎,卻被徽宗皇帝一把按在的椅子上。

    張邦昌知道今天李綱聯合了種世仁要發動兵諫,但是李綱並沒有告訴它要擁立康王。所以張邦昌發現種世仁已經聯合了武安軍要擁立康王的時候,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因為如果康王繼位,這擁立的首功定然是種世仁的了。現在張邦昌發現了機會,趙恆在龍椅上掙扎,不敢繼位。種世仁不知所措,直向跪在地上的康王使眼色。

    張邦昌覺得機會來了,他急忙跪倒在地,高聲道︰“臣張邦昌恭迎太子殿下繼皇帝位。萬歲,萬歲,萬萬歲。”張邦昌是當朝太宰,雖然與蔡京、童貫等人不和,但是朝中也是有如李邦彥、劉豫一般黨羽,這些人立刻明白了,此刻誰要是山呼萬歲就相當于立下了擁立之功,因此這些也跟著張邦昌一起山呼萬歲!

    此時六賊雖然不願意,但是徽宗皇帝都同意禪讓了,也就跪下來了。六賊黨羽們也跟著下跪表示擁立。種世仁此刻神情木然,自己費勁心機行行兵諫之事,沒想到功敗垂成,讓趙恆幸運的登上王位。

    由于康王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種世仁的努力白費了,他明白這一切都為了趙恆做嫁衣了。李綱此刻見種世仁孤零零的站在金鑾殿上,急忙一拉種世仁的袍袖,種世仁嘆了口氣,無奈地跪了下去。

    趙恆就是後世的宋欽宗(欽宗、徽宗等都是皇帝死後的廟號),他此刻坐在龍椅上心神不安。此刻外邊的武安軍還在叫喊不停,隨時可能沖進來。此刻能夠平息武安軍的也就只有康王或者種世仁了,可是他此時怎下旨讓他二人走出金鑾殿呢。他們要是見到武安軍,唆使武安軍闖進大殿,只怕自己還沒有捂熱乎的椅子就得換人。

    就在此時,劉豫突然跳了出來,道︰“陛下,臣彈劾一人,可以安撫武安軍!”

    趙恆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道︰“速速湊來。”

    劉豫道︰“李彥私吞軍餉,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荒淫無度、排除異己,私下濫使職京城周邊圈地三萬四千三百余頃建立西城所,罪大惡極。這次武安軍作亂,皆因為賞賜給武安軍的軍餉被李彥私吞所致。應將李彥斬首,家產賞賜給武安軍!”

    李彥原本是“六賊”之一,雖說是宦官,也是權傾朝野。劉豫所奏的事情結黨營私之、私自圈地確有其事,只是這私吞軍餉是絕對沒有的,那是高俅、童貫的蛋糕,他是不敢分的。至于荒淫無度更是無稽之談,他一個太監怎麼荒淫!

    要是在宋欽宗繼位之前劉豫敢這樣彈劾李彥,李彥能輕輕松松將危機化解掉。可是現在宋徽宗變成了道君太上皇,而皇上正好缺一個替罪羊安撫武安軍。李彥知道自己是六賊之一,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百官之中對他有怨恨之人不在少數。尤其這次選擇南下大臣的時候,他大肆索賄,得罪了很多人。再加上他是一個太監,殺了也不會影響朝廷運轉,時刻犧牲他倒是一個安撫武安軍的好選擇。

    李彥想到此處也害怕起來,他急忙跪倒在地對著宋徽宗磕頭,道︰“陛下,老奴就是您的家臣,是對您忠心耿耿的,請擾我一命。”

    李彥慌亂之中犯了幾個大忌。第一他應該先求欽宗皇帝,以趙恆的性子他也不敢處理太上皇的紅人,可是他卻求宋徽宗。第二,他說是宋徽宗的家奴,並沒有否認私吞軍餉的事情。給人感覺這是宋徽宗讓他斂財的。第三,他說對徽宗皇帝忠心耿耿,而不是對于當今皇帝忠心耿耿。

    李彥上奏後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還在眼巴巴看著徽宗皇帝。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欽宗皇帝一臉尷尬的問道︰“父皇,您看這如何處置。”

    宋徽宗沒想到李彥如此的愚蠢,道︰“若能平復將士之心,皇帝(長輩叫當今的皇上可稱為皇帝,其他人稱皇上或陛下,民間稱萬歲爺。)可自行安排。”

    欽宗皇帝道︰“王淵何在?”

    王淵听欽宗皇帝招呼自己,急忙行禮道︰“臣在。”

    欽宗皇帝道︰“王彥貪贓往往,私吞軍餉,罪大惡極,立即斬首。抄沒其家產,盡數賞于武安軍。”

    王淵見欽宗皇帝第一道聖旨就給了自己,顯然有拉攏之意,心中高興,道︰“遵旨!”說罷一揮手,他手下的禁軍就將李彥抓了起來。

    此刻李彥發瘋似的叫道︰“陛下救我,李彥無罪啊!”

    宋徽宗見他的樣子非常厭煩,揮揮手道︰“拖出去,拖出去。”

    王彥被王淵帶著的禁軍拖出大殿,欽宗道︰“王愛卿,你要親自去監斬。”

    王淵正想離開這是非之地呢,于是道︰“遵旨。”

    王淵帶著禁軍退出了大殿,大殿之上的士兵只剩下了御林軍。這時候無論事徽宗還是欽宗心里都安定的不少,畢竟御林軍是皇家親兵,對皇家是忠心耿耿的,雖然戰斗力不值一提,但是對付這滿大殿的官員還是綽綽有余了。

    欽宗皇帝還算明白事理,他當下任命張邦昌為丞相主持全國政務,李綱為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餃,統籌抗金之事。徽宗皇帝選擇的南下群臣都可以跟隨徽宗皇帝南下巡視,三日後啟程。

    讓張邦昌馬上準備禪讓大典,要求在三天內就要舉辦。張邦昌立刻推薦李邦彥、劉豫為大典正副置辦官,負責大典的籌備。

    由于涉及道禪讓大典,欽宗皇帝自然要征求一下徽宗皇帝的意見,于是問道︰“父皇,您看李邦彥、劉豫可用乎?”

    欽宗皇帝也是聰明,他是問李邦彥、劉豫是不是可用,而不是說大典的是不是該舉辦。徽宗皇帝雖說對這個皇位並不十分留戀,但是真的讓他禪讓的時候,也有所不舍。此時欽宗皇帝既然問了,他只是哼了一聲,道︰“劉豫是河北的種田人,怎懂禮制?”

    欽宗皇帝听後隨著徽宗話語,道︰“如此說來,這禪讓大典由李邦彥負責。朕加封李邦彥為太宰(這原本是張邦昌的職位),總管大典事宜。”

    安排完成後,又對徽宗皇帝道︰“這樣安排妥否?”

    徽宗皇帝嘆了口氣,道︰“就這樣吧,朕乏了,你等繼續商議國事,我要休息。”

    欽宗皇帝急忙站起,施禮道︰“恭送太上皇!”

    徽宗皇帝一抖袍袖就走了,留下了蔡京、童貫等五賊,還有高俅等徽宗皇帝的近臣跪在那里不知所措。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之玩轉大宋》,方便以後閱讀穿越之玩轉大宋四八八 宋徽宗禪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之玩轉大宋四八八 宋徽宗禪讓並對穿越之玩轉大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