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玩轉大宋

四六七 劉彥宗避禍會寧府 宗望南下困磁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錢塘江潮信來 本章︰四六七 劉彥宗避禍會寧府 宗望南下困磁州

    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大雪住了之後,整個大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等大雪停了,牛皋等人早就不知所蹤了。

    劉彥宗面對此景不知所措,這次出戰死了一個王爺,而且敵人還被放跑了。本來蒲察的死就跟他劉彥宗脫不了干系,再加上這檔子事情,宗望甚至不用找借口就可以將他斬殺。

    完顏安國的那些親兵衛隊更是不知所措,現在敵人不知去向,要是按照猛安謀克的規矩他們都是難免一死的。

    安國的親兵隊長戰戰兢兢的問道︰“大人還是快派出探馬去探探南軍的去向吧。”

    劉彥宗一想也是這個道理,自己手里畢竟還有幽州軍馬,如果能探听到宋軍的去向,最終殲滅這支人馬,在宗望那里也算是有一個交代。

    劉彥宗剛剛要派出探馬,這時候遠處飛馬跑過來一個旗牌官。這個旗牌官正是宗望的身邊旗牌官,這個旗牌官來到劉彥宗面前舉起了大令,道︰“宗望王爺請安國王爺和劉大帥到真定府大營答話。”

    劉彥宗听了大吃一驚,道︰“宗望王爺這麼快就到了?”

    那旗牌官翻了一下眼皮,道︰“王爺大軍每天倍道而行,那像你們每日行軍30里。安國王爺在哪里?趕快接令。”

    劉彥宗眼珠一轉,道︰“剛才突降暴雪,安國王爺可能是追擊敵軍去了。可以先將大令給我,我去尋了安國王爺後再回真定府大營。”

    那旗牌官四周看了一圈,沒有發現安國王爺,于是就將大令遞給了劉彥宗,道︰“快些尋找,莫要誤了時辰。”說完打馬揚長而去。

    劉彥宗接了大令心生一計,他對著中士兵道︰“將士們,你們都是安國王爺及本帥的親近之人,安國王爺為國捐軀,我等又沒有全殲敵軍,回到真定府也難逃一死,不如跟隨本帥回到會寧府。完顏昱是本帥至交,就算是當今皇帝陛下也跟我一同征戰過,如果我們能夠到會寧府,總能得條活路。留得頭顱,才能為國效力。”

    眾人一听嚶嚶嗡嗡的議論了一番,其實面前什麼情況他們也都知曉。期中一人問道︰“此去會寧府關隘重重,我們怎麼到達那里?”

    劉彥宗道︰“宗望王爺正好送來大令,憑此令箭誰敢阻攔!咱們這就尋找幽州大隊人馬,調集營中所有馬匹,日夜兼程北上,無人能夠趕上我們。”

    安國、劉彥宗的親兵覺得也只好如此了,于是他們扭轉回頭來到了幽州兵馬駐扎的臨時營地,此時這個營地已經是一片混亂了,由于幽州兵的猛安謀克的首領們都不是女真人,所以他們對于部隊的約束力差了很多,此時這些士兵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不過攝于猛安謀克的嚴酷的軍紀他們沒有敢自行逃跑。

    劉彥宗回來了似乎給這些將士們帶來了一定能的主心骨,幽州兵的猛安謀克的軍官們都湊了過來,一邊打听前方的戰況,一邊詢問下一步的進軍線路。

    面對詢問,劉彥宗手下的士兵都是閉口不談。劉彥宗也只是命令眾軍官將自己謀克里的戰馬都集中過來,他們一人多騎追擊敵人。

    幽州軍的軍官只覺得他們劉彥宗的命令有些奇怪,但是並不敢違抗。他們還是將自己謀克中的戰馬都貢獻了出來。幽州軍騎兵比例在金軍中並不高,但是萬余人的隊伍中戰馬也有千匹之多。

    劉彥宗見戰馬已收集完畢,對幾個猛安謀克的首領道︰“安國王爺已經戰死,宗望王爺已經到了真定府,你們立刻帶著安國王爺的尸首回真定府稟告宗望,就說我劉彥宗帶領人馬去追擊敵人,給安國報仇。”

    說完,他帶著幽州軍所有的戰馬和300多勇士揚長而去,只留下一群幽州兵在這里目瞪口呆的看著安國的尸體涅呆呆發愣。

    宗望接到蒲察和安國等人上報來到奏報之後,得知宋軍孱弱無比不堪一擊。尤其是在河間府蒲察萬大軍,得到這個消息後宗望決定不在等待了,否則南征的功勞就落不到自己的頭上了,後來接到蒲察的死訊,更讓他更在幽州待不住了,因此他結束了休整,率領10萬即刻南下。

    宗望大軍倍道而行,幽州距離真定府不過500里,他們僅用4天時間就來到真定府。到了真定府本來覺得會趕上安國和劉彥宗攻城,但是他們到了真定府發現這里城門大開,進入城池中發現已經是一座空城,整個城池中的百姓都沒有剩下幾個。

    宗望急忙抓來了幾個百姓尋問一番,才知道知府劉命令百姓四處避難去了。面對劉棄城而逃宗望也是無奈。他這一路之上並沒有遇見幽州軍,因此他急忙派出探馬四處打探幽州軍的去向。

    幽州軍和環慶軍交戰的地方距離真定府並不遠,很快探馬就打探到了消息。宗望也想了解現在這只宋軍的戰況,特別是對陣這支宋軍是不是就是殺死蒲察的那隊人馬,因此他命令旗牌官拿著他的大令去調安國和劉彥宗。

    旗牌官回報說是安國去追擊敵軍去了,稍後便回,宗望也沒有在意。他在真定府等了半日,直到太陽快下山才等到了稀稀拉拉回來的幽州兵。

    宗望久經戰陣,他一見這些士兵沒精打采的樣子就知道出事情了,連忙派人前去詢問,才知道安國戰死,劉彥宗裹挾了幽州軍的全部戰馬不知逃往何處了。

    宗望聞之大怒,道︰“劉彥宗這條老賊,竟然失了主帥棄軍而逃,實實在在是罪大惡極,傳我的將令,全國搜索此賊,將其就地正法!還有這些幽州軍也是可惡,傳令在真定府外全部斬首。”

    銀術可急忙阻攔道︰“王爺且慢。劉彥宗雖然可惡,但是總不會投降大宋,如今真定府已經拿下,此處距離東京汴梁不過700里,而且是一馬平川,正是我軍長驅直入,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分散精力抓一老卒,得不償失也。還有城外的幽州兵,正好讓他們跟隨大軍南下,作為蟻附攻城的先鋒,以贖買他們都罪過吧。”

    宗望點點頭道︰“那就放了劉彥宗嗎?”

    銀術可道︰“我覺得劉彥宗帶著您的大令,有裹挾了那麼多馬匹,他是想逃到會寧府,找陛下尋求庇護。畢竟這老賊當初是跟著老王和當今聖上一同作戰的,到了會寧府陛下也許念在當年的交情饒他一命。”

    宗望听了更為惱怒,道︰“陛下!陛下!要不是粘罕那個家伙,還不知誰是陛下!”

    銀術可急忙阻止,道︰“大王慎言,此言不足為外人道也。”

    宗望也知道失言了,他對左右道︰“爾等都是本王股肱,應知本王心意,不可對外亂言。”

    諸將齊聲道︰“是。”

    宗望又問道︰“那下一步應如何行事呢?”

    銀術可道︰“可給陛下上一道奏折,奏明劉彥宗之事。咱們大軍應該迅速南下,直取東京!”

    宗望道︰“好,就按你說的安排。”

    宗望隨即寫下了一道奏折,彈劾劉彥宗陷害同僚(蒲察之死算在了她的頭上)和丟失主將、棄軍逃跑等罪,這些罪過每一條都可以致宗望的死罪了。然後命令完顏婁室為先鋒關,大軍一路南下。

    宗望大軍南下,大宋各地廂軍望風而逃,金軍連續攻破了河北數十個州縣,順利的到達了邯鄲。邯鄲守將倒是跟金軍打一場比較激烈的攻防大戰,但是在金軍的猛攻下,尤其是幽州兵不要命的攻擊下,這座2000年沒有改名字的邯鄲城僅僅守衛了3天就告城破。

    邯鄲守將兵馬督監名喚孫立,也是有幾分勇戰的,平時使用一條鐵棒,上馬之時還攜帶一柄短鋼鞭。他本想在軍中有做出一番事業,但是如今廂軍腐敗不堪,他也是有心無力。能守住邯鄲3日,已經是奇跡了。

    孫立遂帶領殘兵敗將退往了磁州,磁州距離邯鄲很近,過了磁州就進入河南境內。孫立到達磁州之時,磁州的守軍已經逃跑了,無奈孫立只好接管了磁州的城防。孫立到達磁州後,覺得此城簡直是無險可守,因此決定先搜刮一些糧草,然後再行南逃。

    可是剛剛到達了磁州後,朝廷居然新派來了一個磁州知州,此人正是原來西軍的老軍師宗澤。宗澤在東京是鴻慶宮的提舉官,一個閑的不能再閑的職位。金人南下以後,大宋朝廷亂成一團。可是真正的想抗金的卻寥寥無幾。

    道君皇帝一心想向江南逃跑,眾臣苦苦阻攔。最終道君皇帝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趙恆,就是歷史上的宋欽宗。趙恆在一片愁雲中登基座殿,而道君皇帝宋徽宗趙佶則帶著蔡京等人難逃避難了。

    也是趙恆走運,他剛剛登基就傳來了牛皋發來的所謂“大捷”的消息,牛皋也是開竅了,他一路南撤一路騷擾金軍,然後將戰績變成所謂的大捷上報給朝廷。宋軍到處都是慘敗,也就是牛皋的大捷給欽宗皇帝帶來了一些希望。

    欽宗皇帝立刻發下旨意獎勵牛皋,並且賜給牛皋一面“精忠報國”的錦旗。然後下詔命令各地軍馬到東京勤王,同時在朝廷中啟用李綱為兵部侍郎,尚書右丞相,兼管樞密院組織抗金事宜。

    李綱是朝中主張抗金的少數人,他一上任就開始加固東京城防,整頓東京禁軍,東京汴梁的面貌總算是有些改變了。李綱素知宗澤是通曉軍事,因此請宗澤復出統帥大軍抗金。宗澤分析了一下當前的情況,認為先守住東京的門戶磁州最為要緊,因此就接任了磁州知州職位,帶領5000禁軍匆匆趕到了磁州。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之玩轉大宋》,方便以後閱讀穿越之玩轉大宋四六七 劉彥宗避禍會寧府 宗望南下困磁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之玩轉大宋四六七 劉彥宗避禍會寧府 宗望南下困磁州並對穿越之玩轉大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