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630章 急風驟雨(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630章 急風驟雨(五)

    就在賀拔勝和禿發烏孤率領殘兵敗將退回許都的兩天後,從洛陽出動的獨孤信和李弼率軍抵達陳留郡,陳留太守再一次望風而降。

    此地乃是大漢朝廷治下與北周的邊境,按照新的郡域劃分,陳留郡隸屬于豫州治下。

    本該歸屬于北周,不過陳留太守卻是一個牆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

    北周軍一來,他就投降北周;

    北周軍一走,他就投降大漢,主打一個沒節操。

    因此,大漢朝廷也不管他,平日里也不要求兗州都督—臧霸在此地駐軍。

    至于北周就更不會在此地駐軍了,如今的中原兗豫二州殘破不堪,北周可沒那麼多的兵力留在此地駐守。

    陳留郡兩側,兗州方面都督—臧霸只在治所—昌邑和重鎮—濮陽、魯縣,以及白馬、延津—兩大渡口駐軍。

    其中,昌邑常駐兩萬主力;

    濮陽、魯縣各一萬人;

    白馬、延津各五千人。

    至于北周治下的豫州,治所—許都常年駐扎著賀拔勝、禿發烏孤的一萬鐵騎,另有五萬步兵分別駐扎在潁川、陳、梁三郡。

    其中,許都駐扎有兩萬主力,以及一萬鐵騎;

    潁川、陳、梁三郡又各有一萬駐軍。

    獨孤信、李弼此次出征,乃是為了攻打白馬、延津渡口,以此來切斷南吳與大漢朝廷之間的商貿往來。

    因此,南吳在白馬、延津兩渡口常年駐扎有一支近衛軍團,以為大漢朝廷協防兗州。

    巧合的是,現在正值兩支近衛軍團換防之時,近衛第二軍團恰巧已經離開此地。

    一路襲來,兗州各地頓時大亂,一時間百姓紛紛逃往城池以躲避災禍。

    北周鐵騎來去如風,如同急風驟雨一般,僅僅一天時間就分別殺到了白馬和延津。

    其中,獨孤信率部殺到白馬,李弼率部殺到延津。

    猝不及防之下,兩地均毫無防備,一時間駐軍損失慘重。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當地駐軍毫無準備,哪怕是近衛第二軍團也是。

    若非如此,近衛第二軍團也不會南下進行換防,實在是根本想不到北周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前來偷襲。

    獨孤信、李弼相繼縱兵殺入城中,見人殺人,到處殺人放火。

    區區五千駐軍,在城池被攻破之後,不過只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他們隸屬于兗州守備軍團,只是漢軍序列的第二梯隊,因此根本不具備抵御北周鐵騎的戰斗力。

    說穿了,他們只是一群全副武裝的農民,僅僅一周只訓練一天而已。

    不過當然了,哪怕是正規軍在此地也不可能是弓騎兵的對手,因此更別提是他們了。

    這也是兗州方面需要依靠近衛軍團進行協防的原因,只有近衛軍團駐扎在此,此地才能夠安全。

    反之,整個兗州就跟不設防一般,北周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一時間,兩處駐軍遭遇屠殺,很快全軍覆沒。

    從校尉往下,包括普通士兵在內,兩處各五千駐軍無一幸免。

    這還不算完,不僅是駐軍遭殃,一同遭劫難的還有在此地的商隊和百姓。

    商隊都來自于南吳,不僅是為了與朝廷之間的商貿往來,也是他們發家致富的一個商機。

    朝廷自經歷士族之亂以後,無數士族慘遭抄家、滅門,因此朝廷暫時富的流油。

    正因為如此,在巨大的利益刺激之下,南吳的所有大型商隊和一半以上的中型商隊都選擇了前往鄴都進行貿易。

    結果今日卻是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尤其是正在白馬、延津兩處渡口進行卸貨、裝船,或者正準備離開的商隊全都倒了血霉。

    在猝不及防之下,在兩地的商隊全都被包了餃子,一個也逃不掉。

    最終,白馬、延津的城池和渡口都被付之一炬,人被殺光,物資也被一搶而空。

    連同兩處駐軍以及商隊和百姓在內,遇難人數至少達到了兩萬人,史稱“白延之禍”!

    此時,近衛第二軍團已經退往徐州境內,正欲返回西陵與近衛第一軍團進行換防。

    在收到錦衣衛方面有關于北周鐵騎即將進犯兗州的消息之時,馬超、吳才俱都大吃一驚,當即就選擇了返回兗州。

    等到西涼鐵騎與橫江鐵騎各自返回白馬、延津之時,二地早已淪為一片焦土,到處都是尸體。

    最終,馬超、吳才還是回來晚了,或者說他們就不該在近衛第一軍團到來前就選擇了離開。

    白馬方面,馬超、龐德、馬岱目睹慘狀,都各自握緊拳頭發誓要殺盡胡狗!

    延津方面,吳才、鄧羌、高覽目睹慘狀,都各自暗暗發誓要讓北周血債血償!

    最終,兩支鐵騎不約而同地紛紛前往昌邑,並找到都督—臧霸和太守—胡質商議此事。

    作為兗州當地的軍事主官,臧霸早已知曉了白馬、延津發生的慘狀,只可惜他對此卻是無能為力。

    “兗州以平原為主,在平原上步兵與鐵騎一戰,根本就沒有取勝的希望!而貴軍又恰巧在幾日前離開,結果北周鐵騎就來了,此定然是司馬懿的黑衣衛在搞鬼!”臧霸狠狠地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白馬、延津已經被付之一炬,駐軍和商隊俱都全軍覆沒,重建起來最起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兗州太守—胡質說道。

    胡質(?—250年),字文德,壽春人。

    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官至荊州刺史、征東將軍。

    年輕時與蔣濟和朱績皆在江淮之間聞名,在州郡任職。

    後來蔣濟任別駕,向曹操舉薦胡質,曹操于是任胡質為頓丘令。

    後來歷任丞相東曹令史,揚州治中,丞相屬等職。

    黃初年間遷任吏部郎,先後出任常山和東莞太守,後又遷任荊州刺史,加振威將軍,爵關內侯。

    正始二年(241年),在樊城擊退吳將朱然,遷任征東將軍,假節都督青、徐諸軍事。

    任內鼓勵農耕,令糧倉有多年的儲藏,又設置東征台,一方面用作耕作,另一面則用作軍事駐防。

    又開通河道,方便船只航行,嚴防東吳攻擊,而沿海則一片安定。

    嘉平二年(250年)逝世,家中卻沒有什麼錢財,可見其為官清廉。

    死後追封陽陵亭侯,謚貞侯,由兒子胡威繼嗣。

    …………

    另一邊,獨孤信、李弼已經率軍返回洛陽,此行竟然大勝而歸。

    相比之下,奉命前往襄陵的賀拔勝、禿發烏孤卻是大敗而歸,此舉使得周帝—宇文泰為之震怒!

    宇文泰在一怒之下,立即將賀拔勝的柱國之位給剝奪,然後將立下大功的李弼給提拔為了新的柱國。

    此戰之後,獨孤信的柱國之位越發穩固,禿發烏孤的將軍之位同樣搖搖欲墜!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630章 急風驟雨(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630章 急風驟雨(五)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