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489章 新的制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489章 新的制度

    在新的官僚制度出台以後,最終經過一系列商議確定,由張昭、張、謝安擔任三省長官!

    張昭擔任中書令,張擔任內史令,謝安擔任尚書令。

    三省位比三公,總領百官,一人(我)之下,萬人之上!

    中書令負責起草文件,內史令負責審核,尚書令負責實行。

    由于時局不同,我又在六部的基礎上加設三部,因此實際為三省九部!

    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醫部、學部、商部。

    各部設尚書一名,為主官;左右侍郎各一名,為副官。

    分別由︰

    周瑜擔任吏部尚書;

    劉巴擔任戶部尚書;

    張允擔任禮部尚書;

    陶侃擔任兵部尚書;

    魯肅擔任刑部尚書;

    顧雍擔任工部尚書;

    張機擔任醫部尚書;

    龐德公擔任學部尚書;

    糜竺擔任商部尚書。

    各部左右侍郎另有任命,至于地方上行政官員的補缺,則由新官上任的吏部尚書負責任用。

    可雖然分了九部,但實際卻是分為上六部和下三部,上六部又各設有四司,為二十四司。

    一、吏部。

    1.吏部司,掌文官品級、調動。

    2.組織司,掌封命、朝會、賜予之級。

    3.司勛司,掌文官升遷。

    4.考功司,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法及其行狀評定。

    二、戶部。

    1.戶部司,掌戶口、土地、賦稅、徭役、婚姻、繼嗣之事。

    2.財政司,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涂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3.商政司,掌度量之數,管理商業貿易。(該司的職能由于和商部重疊,因此遭到罷免)

    4.國庫司,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食稟之事。

    三、禮部。

    1.禮部司,掌禮樂、衣冠、符印、表疏、圖冊、鋪設,及百官喪葬。

    2.祠部司,掌學校、醫院、寺廟、天文之事。(其中掌學校、醫院的職能被分給了學部和醫部)

    3.御膳司,掌陵廟之牲豆酒膳。

    4.邦交司,掌諸蕃朝謹外事。

    四、兵部。

    1.兵部司,掌武官品級、衛府眾寡、校考、給告身諸事、兵籍、調遣、貢舉、雜請、歲選解狀。

    2.職方司,掌地圖、城隍、鎮戎、烽候、防人道路之遠近及四夷歸化之事。

    3.駕部司,掌車駕、牲畜、艦船之籍。

    4.武庫司,掌兵器、甲�c 欽獺br />
    (除此以外,兵工廠、工坊、造船廠、馬場等設施也歸工部管轄,各處設施主事位比左右侍郎)

    五、刑部。

    1.刑部司,掌律法,處置天下上奏諸案件。

    2.獄部司,掌罪犯、俘虜的衣糧、醫藥,審理訴訟。

    3.軍部司,掌軍中制度、審判犯法軍人。

    4.禁部司,管理門禁關卡出入登記,以及各地上繳失物的處理。

    六、工部。

    1.工部司,掌工程建設、礦藏開采。

    2.田部司,掌天下農事。

    3.山部司,掌園林、山澤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給和狩獵之事。

    4.水部司,掌渡口、渡船、溝渠、橋梁、堤堰的修繕溝通,以及漁捕、漕運諸事。

    二十四司中,各司設郎中一名,為主官;設左右員外郎各一名,為副官。

    各司官員由各部尚書上報三省決定。

    如此一來,吳國朝廷閃亮登場,新鮮出爐。

    從今往後,所謂百官便成了三省宰相+副手、九部尚書+左右侍郎、二十四司郎中+左右員外郎,總計一百零二名官員。

    為此,我又參照九品中正制,從而創立了品級制度。

    品級制度︰

    正一品︰大將軍、吳王(我本人)。

    從一品︰各族藩王(如沙摩柯)。

    正二品︰三省長官(如張昭、張、謝安)。

    從二品︰三省副手。

    正三品︰九部尚書。

    從三品︰上六部左右侍郎。

    正四品︰二十四司郎中。

    從四品︰二十四司副手左右員外郎。

    以上皆為朝官。

    正五品︰吳王幕府屬吏。

    從五品︰三省屬吏。

    正六品︰各州刺史。

    從六品︰九部屬吏。

    正七品︰各郡太守。

    從七品︰各郡郡丞。

    正八品︰各縣縣令。

    從八品︰二十四司屬吏。

    正九品︰各鄉鄉正。

    從九品︰各縣屬吏(六曹)。

    注1:文官皆有品級、官位,武官只有爵位。

    注2:各州刺史沒有屬吏。

    注3:各郡治所不設縣令,只設郡丞。

    除此以外,我又為武將設立爵位制度。

    從此以後,武將只有爵位,沒有品級和官位。

    武將不涉政,文官卻可以領兵,比如特定的“王下七武海”!

    武將的爵位制度如下︰

    爵位制度︰

    1.國王︰各族首領(如沙摩柯為五溪國王)。

    2.郡公︰軍團中軍主將。

    3.縣侯︰各軍團前軍、後軍主將。

    4.鄉伯︰各軍團左右軍主將。

    5.亭子︰中郎將、校尉等高級軍官。

    6.里男︰軍司馬、軍侯等中級軍官。

    7.關內侯︰屯長、隊率等低級軍官。

    注︰所有爵位皆不可世襲。

    關內侯每人每年領十萬錢!

    里男獲封一里土地(二十五畝)!

    亭子獲封十里土地(二百五十畝)!

    鄉伯獲封百里土地(兩千五百畝)!

    縣侯獲封一縣一千戶食秩(五千畝)!

    郡公獲封一郡兩千戶食秩(一萬畝)!

    國王獲封一縣食秩(十萬畝)!

    當三省九部二十四司成立,品級制度出台以後,各地官員全都嗨了!

    而當爵位制度正式確立以後,我軍將士更是一片沸騰,我軍直接士氣暴漲!

    不過我在此基礎上也是加以限制的,各爵位的田地都在北方,因此要等日後才能獲取。

    這就等于是給將士們畫了一張大餅,開了一張空頭支票,不過不要緊。

    說實話,爵位已經定下了,將士們也紛紛對未來更加充滿了期盼。

    這使得將士們更加刻苦的訓練,只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收到擢升,將軍們更是盼著早日北伐。

    至于民間,說實話,這一系列的新制度對他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並不大。

    不過我方的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和秦國的獎勵耕戰差不多,因此百姓們還是有機會改變命運的。

    因此,當我加冕為王,並出台一系列新制度之後,我方直接就炸了!

    一股凝聚力油然而生,吳國境內從此擰成了一股繩,全體軍民從此上下一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489章 新的制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489章 新的制度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