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472章 一方入局(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472章 一方入局(下)

    消息傳出,大漢方面早知北周定會出兵並州,因此早就在作著準備了。

    可這等消息對于並州聯軍來說,無疑于晴天霹靂一般,尤其是三十萬大軍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是三十萬烏合之眾也就算了,可北周不是,人家的大軍可謂是像模像樣。

    要兵有兵,要將有將,糧草物資又不計其數。

    論人數,整整三十萬,這放在哪一國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論將領,人家選出了整整三十名萬夫長,听說個個都是武藝超群之輩。

    朱肜、毛當、石越、徐成、竇沖、蔡佑、梁睿、陳安、北宮純、魯爽!

    這十人乃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不是文韜武略之輩,就是武勇蓋世之人。

    雖然都是一群無名之輩,但能從三十萬人里脫穎而出,他們又有哪一個會差了?

    事實上,這些人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在歷史上確實都是一個時代的名將!

    朱肜(生卒年不詳),一作朱彤,京兆郡人,前秦時期名將、軍事家、政治家。

    朱肜有經世之才、佐時之略,初與王猛齊名。

    建元年間,朱肜隨西縣侯—苻雅、行唐公—苻洛滅亡前仇池國、代國。

    率軍攻佔東晉的梁益二州,俘虜東晉大臣—周,使東晉孝武帝驚懼萬分。

    多次直言勸誡苻堅,亦是宣昭帝—苻堅的心腹大臣,在秦晉外交上屬主戰派。

    ………

    毛當(?∼383年),武都郡人,前秦時期名將,與石越齊名為秦之驍將。

    建元九年(373年),毛當、徐成、王統等人奪取東晉的梁、益二州,邛、、夜郎等地全都歸附于前秦,苻堅任毛當鎮守漢中。

    建元十五年(379年),毛當等率軍二萬從襄陽東進,與俱難等會合後攻打淮河以南地區。

    毛當率二萬騎兵擊毛安之四萬精銳,兵鋒直抵堂邑,晉軍望風而逃,後來毛當鎮守彭城。

    建元十六年(380年),毛當鎮守許昌。

    建元十九年(383年),慕容鳳等率眾歸附丁零人—翟斌,平原公—苻暉派遣毛當討伐叛軍。

    翟斌、慕容鳳大敗前秦軍隊,毛當戰死沙場,謚號為武。

    ………

    石越(?∼384年),始平郡人,前秦時期大臣。

    石越驍勇善戰,有智勇之名,與毛當齊名為秦之驍將。

    建元十四年(378年),參與前秦攻襄陽之戰,攻佔襄陽外城,致使名將桓沖不敢救援。

    建元十六年(380年),行唐公—苻洛造反,石越斬苻洛大將—平顏,鎮守龍城。

    建元十八年(382年),石越在朝會時力阻苻堅伐晉。

    建元十九年(383年),桓沖率眾北伐前秦,石越、慕容垂作為前鋒抵御晉軍,以疑兵計擊退桓沖。

    建元二十年(384年),後燕禍亂關東,石越率軍討伐叛逆。

    因軍心動蕩,石越戰死沙場,慕容農將石越首級斬下,送于慕容垂。

    ………

    徐成(?∼392年),安定郡人,前秦時期名將。

    建元年間,徐成隨軍攻滅前燕、討伐後仇池國,又參與前秦攻克巴蜀之戰。

    太初七年(392年),徐成等被後秦太子—姚興擅自殺害,姚萇听說此事後非常生氣。

    ………

    竇沖(生卒年不詳),武都郡人,前秦時期名將、叛臣。

    建元十六年(380年),隨同呂光一起平定苻洛、苻重叛亂。

    建元二十年(384年),多次率軍攻打後秦、西燕,斬殺後秦宗室—姚尹買、姚元平,挫敗燕國宗室—慕容沖的攻勢。

    太初八年(393年),竇沖請求加封天水王,遭到高帝苻登拒絕。

    于是,反叛自立,自稱秦王,年號元光。

    延初元年(394年),竇沖逃奔拃川,為拃川氐族酋長—仇高所擒,押送後秦,後史料再無竇沖的記載。

    ………

    蔡佑,一作蔡,(506-559年),字承先,夏州高平人。

    北魏、西魏、北周將領,夏州刺史—蔡襲之子,賜姓大利稽氏。

    聰敏孝行,膂力過人,善于騎射。

    跟隨夏州刺史—宇文泰,從平侯莫陳悅,迎奉孝武帝。

    西魏建立後,屢次與東魏軍交戰。

    北周建立後,得到北周明帝信賴。

    武成元年,去世,謚號為莊。

    ………

    梁睿(531年595年),字恃德,安定郡烏氏人,西魏到隋朝時期名將。

    梁睿乃是太尉—梁御之子,生性聰敏,品行出眾。

    西魏時期,作為功臣之子,撫養于宮中。

    北周建立後,迎娶宜都公主,外放鎮守新安,期間數次擊退北齊進攻。

    大象二年(580年),平定王謙叛亂,威震蜀地,屢勸隨國公楊堅稱帝。

    梁睿作為周朝的舊臣,心中不安,遂多次申請回到朝廷,在征得同意後回到京師。

    隨後,又以身體不適為由在家中休養,不再與人交往。

    開皇十五年(595年),梁睿病病卒于洛陽,時年六十五。

    ………

    陳安(?∼323年),隴西成紀人,東晉十六國時期名將。

    陳安原為西晉南陽王—司馬模帳下都尉,勇猛異常,作戰時左手持七尺大刀,右手拿丈八蛇矛,平素厚待屬下將士,能夠與他們同甘共苦。

    司馬模死後,陳安投奔司馬模之子司馬保,受到司馬保的寵幸。

    後來,遭到司馬保部將—張春刺殺,陳安受傷逃回隴城。

    之後,又投降前趙、成漢。

    永昌元年(322年),陳安攻打成漢,攻克拃城。

    隴上氐族、羌族部落都歸附陳安,陳安擁兵十多萬,于是自稱大都督、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州牧、涼王。

    太寧元年(323年),陳安被前趙擊敗,並斬首。

    ………

    北宮純,復姓北宮,武威郡姑臧人,西晉末年名將。

    前涼張軌部將,千里兩救洛陽,被傳為佳話。

    性格悍勇沖動,驍果善戰。

    曾經兩次帶兵拯救洛陽,打退匈奴漢國的進攻。

    永嘉之亂後,兵敗被俘,漢趙以為尚書。

    靳準作亂時,北宮純見機舉兵,保護東宮,兵敗被殺。

    ………

    魯爽(∼454年),字女生,扶風人。

    南北朝時期劉宋大將,東晉鎮北將軍—魯宗之之孫、北魏寧南將軍—魯軌之子。

    少有武藝,精于騎射,號萬人敵。

    初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以為親隨武士,鎮守長社。

    後來,投靠宋文帝,歷經宋孝武帝即位,擁戴南郡王—劉義宣,起兵于壽陽。

    因為“飲酒過醉”,被薛安都刺倒,最終被範雙斬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472章 一方入局(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472章 一方入局(下)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