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465章 並州風雲(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465章 並州風雲(三)

    話分兩頭,石勒這邊的情況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只因為他要全據並州實在太難了。

    本來石勒、冉閔、劉曜都是劉淵手下的大將,直到劉淵死後,並州軍便在河北大戰接連慘敗。

    眼看著曹軍馬上就要席卷北方,關鍵時刻卻是南方的孫策幫了大忙,從而導致了曹軍的南下。

    也就是說,現如今的並州軍還能保持獨立,這事要感謝孫策!

    後來,由于秦漢大戰的爆發,曹操釋放了五萬並州軍俘虜。

    這使得石勒、冉閔、劉曜三方又有了兵馬,從而參與了秦漢大戰,並為北線的戰事立下了功勛。

    結果在戰後,劉曜卻被封為了趙王,石勒、冉閔卻是連一點好處也沒撈到。

    這讓石勒開始與劉曜關系不睦,于是分道揚鑣,可冉閔卻也追擊匈奴、奚的殘軍去了。

    之後,石勒率軍返回了並州,本想趁機奪取並州。

    結果誰成想,中部鮮卑卻是先一步南下,並一舉攻陷了晉陽。

    劉聰、劉琨等並州大佬被殺,雁門、太原、上黨淪陷,石勒只得先一步搶下西河郡作為自己的大本營。

    緊接著,石勒便以西河郡作為大本營,從而與晉軍開始了長達兩年時間的拉鋸戰。

    值得一提的是,石勒本只有兩萬人,直到現在還有兩萬人。

    倒不是說這些年來石勒毫無損失,而是石勒的軍師—張賓在此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直為石勒保證著足兵足糧。

    同時,劉曜也趁亂佔據了河東,並招收了大量的流民。

    雖然雙方都佔據了一郡之地,但過程和結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中間差的就是一個張賓。

    畢竟在過程中,石勒是和晉軍抗衡了兩年,劉曜卻是趁亂在猥瑣發育。

    若是雙方換一下位置的話,那麼估計劉曜早就完蛋了,反觀石勒卻是能夠正面抗衡晉軍!

    要知道在晉軍南下之後,尤其是在攻陷晉陽並奪取三郡之後,其軍隊可是一度滾到了十萬之眾!

    兩萬對十萬,雙方卻是幾乎五五開的局面,這就是軍師的價值所在了。

    張賓的存在保障了並州軍每每遇到大戰都能保持不敗,一方面是保證足兵足糧,另一方面則是在戰略戰術上的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石勒相比晉軍和劉曜來說,其手下還人才眾多!

    兩萬並州軍,石勒和佷子—石虎各領一萬,麾下還有十八位將領。

    王陽、夔安、支雄、冀保、吳豫、劉膺、桃豹、逯明、郭敖、劉征、劉寶、張越、張噎僕、呼延莫、郭黑略、孔豚、趙鹿、支屈六!

    這些人原先就是並州軍的將領,或擔任校尉,或擔任中郎將。

    在並州軍鼎盛時期,他們每個人至少都統領著五千、一萬大軍,因此個個都是上將之才。

    直到現在並州軍兵少了,雖然他們只能暫時擔任軍司馬一職,但卻也保證了並州軍的強大。

    畢竟將軍們都降一級擔任了中級軍官,這支軍隊想不強大都難,更何況主將還是石勒、石虎。

    正因為如此,在面對晉軍之時,並州軍幾乎從未吃過虧。

    直到冉閔回來之後,由于有了騎兵的加盟,並州軍更是吹響了向晉軍反攻的號角!

    等到北齊攻佔雁門關,晉軍成了甕中之鱉後,並州軍更是完全佔據了上風!

    可惜並州軍的人數還是太少了,這使得他們在追著晉軍打的同時,卻根本沒有余力去反攻各處的城池。

    這就給了劉曜、張燕等人機會,等到各路晉軍退守晉陽之後,其原本的地盤也被黑山軍所佔。

    面對如此局勢,石勒也是無奈,因此只能吃個啞巴虧。

    最終,三路人馬由于目標一致,于是聯軍就此組建。

    其中,黑山軍實力最為雄厚,劉曜的身份、地位最高。

    因此,劉曜擔任了盟主,石勒、冉閔卻是淪為了邊緣人物。

    眼看著劉曜耀武揚威,石勒恨得牙癢,卻又無可奈何。

    好在劉曜也沒有高興太久,直到秦軍對曹魏展開了反攻,河東也就此被秦軍所佔。

    這一下子,劉曜沒了地盤,他聯軍盟主的地位也眼看著就要保不住了。

    之後,劉曜、張燕交惡,劉曜派兵搶了上黨。

    在此期間,石勒也曾經多次拉攏過張燕,可彼時的張燕卻是拒絕了。

    直到上黨被劉曜搶走之後,張燕這才答應了石勒,因此劉曜就被雙方給孤立了。

    此時,劉曜還不知道此事,他正為得了一郡之地而感到沾沾自喜。

    由于得了上黨,壺關自然也被劉曜所得,劉裕的使者自然也第一個見到了劉曜。

    劉裕姓劉,劉曜也姓劉,雙方自然就是一家人。

    然而彼此都不知道的是,劉曜雖然是名義上的聯軍盟主,但實際上的劉曜卻是已經成光桿司令了。

    一方面是石勒、張燕已經在暗中聯合,從而孤立了劉曜;

    一方面是劉曜雖然名為趙王,但地盤不過只有剛剛到手的上黨郡,而對並州的其余郡縣並無控制權。

    另一方面是劉曜的軍隊來自河東,如今河東卻被秦軍所得,劉曜的軍隊實際上已經成了無根浮萍。

    雖然劉曜麾下的將士大多以各地流民組成,但還是有很多河東人士,這使得趙軍上下早就人心惶惶了。

    哪怕劉曜得了上黨郡做地盤,從而暫時沒有了後勤方面的憂慮,可趙軍卻已經沒有多少戰心了。

    這使得劉曜成了“光桿司令”,名義上為聯軍盟主,可根本指揮不動並州軍、黑山軍、趙軍。

    甚至在巧取豪奪了上黨之後,原先來自河東的將士就逃散了大半,現在的三萬趙軍只是一個虛數了。

    實際趙軍只剩下了不到兩萬人,清一色由流民組成,可正因為如此他們和黑山軍也就沒了本質上的區別。

    既然劉曜搞走了張燕的一郡之地,那張燕就搞走劉曜的軍隊,從而以牙還牙!

    因此,在劉裕的使者到來後,劉曜的實際情況已經十分糟糕了。

    雖然得了一郡之地,但是軍隊卻是跑的跑,就連剩下的人心也散了。

    面對如此局面,劉裕的使者仿佛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劉曜自然是要好好拉攏的。

    只要能夠牽上漢帝這條線,劉曜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最差也能混個清閑王爺不是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465章 並州風雲(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465章 並州風雲(三)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