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357章 糧草危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357章 糧草危機

    臨近新年,幕府中也變得熱鬧起來,官員們也都聚在一起向我匯報工作。

    去年這個時候也是如此,只不過在當時我方還沒有平定益州,而今年卻一下子多了益州、徐州—兩個整州了。

    僅僅一年的時間,我方不僅增添了兩個州的地盤,就連人口也增加了七八百萬!

    地盤大了,人口多了,意味著我方的實力越來越強了。

    然而事與願違,這增加的七八百萬人口中有近一半都是流民,這意味著一半的人口是沒有任何產出的。

    不僅沒有產出,各地官府還需要倒貼,否則流民們都得活活餓死。

    想當初,在荊州反叛、蜀楚聯合之時,我的治下就只有一個揚州和荊州的三個郡。

    最後,我硬是靠著十三個郡的地盤,在三年內發展到了現在的七個州,整整三十七個郡的地盤。

    這意味著原先的十三個郡承擔了全部的糧草消耗,不僅支撐著各路大軍的爭戰,同時還要援助曹魏。

    早在秦漢大戰以前,我方與曹操結盟,此後每個月都要援助曹操五十萬石糧草。

    這麼多的糧草可都是由當年的荊、揚二州的,由水路運輸,再轉陸路一車一車地運到宛城。

    每月五十萬石,一年就是六百萬石,整整持續了兩年就是一千二百萬石。

    後來,秦漢大戰結束,不久之後我方又與曹操續盟。

    由于秦漢大戰時,糧草是給大漢諸侯聯軍的,因此所需援助的數量也多。

    後來,我方只是對曹魏進行單方面的援助,因此每月只需十五萬石即可。

    雖然不多,但彼時的我方就只剩下了十三個郡的地盤,因此負擔也是極大。

    更何況,彼時我方還要應對蜀軍和楚軍,大軍頂在前線的消耗更大。

    雖然不管是援助曹魏的糧草也好,還是我方自己消耗的糧草也罷,統統都是通過水路運輸的。

    但在不間斷地消耗之下,我方的後勤負擔也格外承重,何況我方的糧草都是花錢從百姓手里收購來的。

    舉個例子,我方當時有一千萬百姓,大約是二百萬戶居民。

    每戶人家平均有田地四十畝,畝產二石,一年一戶的產出就是八十石。

    一共二百萬戶,總共的糧食產出是一億六千萬石,其中二十稅一的農業稅收都是用于賑災的,因此不能輕動。

    而一千萬百姓一年消耗的糧食則是高達六千萬石,扣除掉這些消耗,每年可供官府收購的糧食就只有一億石!

    雖然一億石听起來很多,但要想一一收購下來,按照一石三百錢的收購價,我方需要付出三百億錢!

    而在當時,我方一年的商業稅收也僅僅只有二十五億錢,再去掉官員俸祿等等,我方一年的可支配收入頂多只能購買三百余萬石糧食!

    就是靠著這樣,我方還每個月為曹魏十五萬石糧食,剩下的還要給前線大軍。

    好在我方又速平偽楚,並在收復荊南之後,我方還繳獲了大量糧食。

    再加上彼時,山越軍團攻略交州,巴郡軍團攻略益州。

    這兩個軍團都是靠著自給自足,我方在當時只需要供給襄陽、江陵兩處,總計二十余萬的大軍即可。

    然而說來輕巧,二十余萬大軍在南郡、襄陽征戰近一年,同樣耗費了上百萬石的糧草!

    再加上後來,我軍損失慘重,同時又需要大量的兵員、糧草補給。

    等到覆滅蜀漢、平定益州,再到俘虜劉裕之後,我方的錢糧就基本告罄木有了。

    好在當時,也就是今年一整年,我方並沒有開展任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待到秋收之後,我方才開始繼續用兵,期間也僅僅只是開啟了北狩計劃而已。

    再加上在此過程中,我方的地盤越來越大,商業稅收也越來越多。

    錢多了,意味著收購的糧食也多了,可誰知又有數百萬流民南下。

    為了安置這麼多的流民,並保證他們不會被餓死,我方便拿出了所有賑災糧儲備。

    然而還不夠,于是我方又繼續花錢采購,這才繼續維持下去。

    後來,三百余萬流民被我方消化了近一半,另一半則是被暫時安置在了南陽、汝南、譙三郡。

    雖然就地安置後省去了許多麻煩,但這些百姓剛分了土地,並不會立馬就有產出。

    而他們南下時春耕已過,再到他們被全部安置完畢,並全部分發到土地之後,一直到有產出為止都得到明年秋收。

    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方還需要供養三百余萬流民長達八個月之久!

    就和供養軍隊一樣,供養境內的流民還好,只需安置地地方官府收購糧食或者拿出賑災糧即可。

    可是在北部三郡的流民,我方卻是需要運輸糧草過去,更別提在北邊還有近四個軍團的駐軍了——淮北、南陽兩個軍團、西涼兵團、魏軍。

    同樣和供養軍隊一樣,這麼多的流民和駐軍,我方又需要源源不斷地運輸糧草過去。

    這使得我方在這一整年里,財政一直都是赤字,乃至于在糧草方面也終于爆發了危機。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周軍南下攻打武都,我方又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地進行援助。

    這使得我方的危機更是雪上加霜,畢竟打仗打仗,打得永遠都是經濟賬。

    在這個時代,人口越多,就意味著糧食產出越多。

    在以前乃是農業社會,朝廷全靠百姓種田產糧後收稅,而這還得看天。

    如果遇到一個好年景,那麼朝廷自然收的稅也多,百姓也能活得下去。

    反之,朝廷是不可能給百姓降稅的,那麼遇到災年後百姓的生活自然就會苦不堪言了。

    而現在,我給百姓的農業稅是二十稅一,並免除了所有的苛捐雜稅。

    現在我方給官員發放的俸祿都是直接發錢,錢來自于商業稅收,而在我方大興工商業之後也使得士族豪強不再進行土地兼並。

    這一來二去的,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可卻也苦了官府。

    不過不要緊,凡事有得必有失,在我心里只要百姓生活的好就行。

    所謂藏富于民,只有百姓富足了,他們才能夠更加心甘情願地為我賣命!

    為何我軍百戰百勝?

    說到底就因為我用政策、制度免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使得將士們可以在戰場上舍生忘死,並不用再為後方的家人感到擔憂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357章 糧草危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357章 糧草危機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