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出兵北上再無顧慮,那也到了調兵遣將,並對此作出準備的時候了。
我當即坐回主座,然後環視帳內眾人,一股威嚴之氣溢于言表。
眾人見狀,也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便紛紛抬頭挺胸作出了準備。
“韓當、孫河、潘璋何在?”我首先詢問道。
“末將在!”三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爾等三人,各率本部前往襄陽城外駐扎,等待蔣欽所部抵達。日後荊北軍團便駐扎在襄陽附近,務必要將軍團人數恢復到五萬人的編制,好生操練,不得有誤!”我下令道。
“喏!”三人齊聲應諾。
“太史慈、沈慶、陸遜、廖化、鄧羌、鄧艾、魏延何在?”
“末將在!”七人同行異口同聲地回應道。
“爾等七人與荊北軍團諸將進行交接,挑選出三萬五千將士,每人暫時統領五千部眾,不得有誤!”我再次下令道。
“我等領命!”七人應諾道。
“回稟主公,末將能否留下本部?”太史慈詢問道。
“嗯,準了!”我不假思索地說道。
太史慈不禁大喜,另外沈慶、陸遜、廖化也是他的部將,能夠繼續統領本部真是意外之喜。
鄧羌、鄧艾、魏延三將也很高興,終于不再是光桿司令,而是擁有自己的部眾了。
“日後,新的荊北軍團就將一分為二!義公,你與伯海、文 、公奕率部駐扎在襄陽附近,霍仲邈所部駐扎在樊城。雖然分隔兩地,但依舊都是所屬荊北軍團的序列。”我對幾人說道。
“我等領命!”三人對此倒是沒有意見。
雖然出兵北上的機會沒有輪到,但他們早已經戰功赫赫,也是該給新人一些立功的機會了。
“明日一早,全軍開撥!子雲、有才,你二人率白袍軍留在此地駐守,遠征軍團的其他人隨我前往西陵!”我又下令道。
“我等領命!”眾人回答道。
“子雲、有才,你二人麾下乃是騎兵和騎馬步兵,乃是此次北上聯軍的主力,因此留在此地即可。遠征軍團前往西陵休整,屆時還需要等待來自淮南軍團、江東軍團的幾路援軍,共同組建遠征軍團!
另外,北方異族的軍隊不同于南方諸侯,恐怕他們的軍隊中騎兵佔了大多數。而我軍還沒有與大規模騎兵作戰的經驗,更沒有遠征的經驗,因此對于此戰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求百戰百勝,只求保存實力。因此,接下來諸位只有一個訓練目標,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在戰場上面對騎兵的時候給我生存下來!”我告誡道。
“主公,不求勝,只求存,又如何打敗異族?”太史慈不解。
“此戰,咱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大秦國要消滅,其他諸侯也要消滅。最後的勝利者只能是我方,也只能有咱們一方!因此,唯有保存實力,讓諸侯的軍隊與大秦國去血拼,我軍方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對太史慈解釋道。
但我名義上是在對太史慈作解釋,實際上話是對眾人說的,眾人在听後也是萍萍點頭。
“景略,你覺得如何?”我又想到王猛,于是問道。
“大秦國號稱有百萬大軍,恐怕乃是虛數,加上民夫有百萬倒是很有可能!但去掉民夫的人數,大秦國的軍隊恐怕也能有五十萬上下,實力依舊不容小覷。而我方諸侯聯軍,曹操及麾下四位刺史的軍隊恐怕也能有二十萬,我方要想佔據主動權,便需要出動二十余萬軍隊。再加上袁譚、高歡、劉聰、劉裕等其他幾路諸侯可能到來的軍隊,聯軍總數恐怕會達到六十萬左右,甚至更多!因此,對于主公的提議,在下深以為然。不僅大秦國要消滅,各路諸侯也要消滅。如此一來,我方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在此之前,我軍唯有保存實力,避免與大秦軍隊進行決戰作為前提!”王猛分析道。
“雙方百萬人規模的大戰嗎?”太史慈聞言,不禁有些熱血沸騰起來,渾身上下都散發著蓬勃的戰意。
武將們也跟著熱血沸騰起來,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馬飛到西涼去和異族大戰一場。
“此戰過後,關中、西涼必定生靈涂炭!”魯肅悠悠地嘆息道。
“子敬,到時候你便留在後方吧!”我微笑著說道。
魯肅只是拱手,卻沒有說話,看得出來他還是不同意出兵北上!
在另一個時空,魯肅便是一個和平主義者,雖然他也擔任過大都督,但卻沒有帶兵打過任何一場仗。
當時,“聯劉抗曹”便是由魯肅提出的,因此在魯肅的心里更多了一份仁心。
相比之下,周瑜卻是個好戰份子,赤壁之戰前夕,周瑜便是堅定不移地主戰派。
赤壁之戰後,又是周瑜親率大軍打下了江陵,甚至在臨死前,周瑜還在計劃著要攻打益州。
周瑜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打仗,又或者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而王猛、陸遜、陳慶又不同于二人,王猛、陸遜不打必敗的仗,不打沒把握的仗;陳慶卻喜歡以少勝多,打雙方實力懸殊的仗。
我麾下的五大智囊各有不同,但卻都是善用兵者,甚至都有名將之資。
唯獨魯肅就是個純謀士,雖然也能帶兵,但卻不太適合帶兵打仗。
因此,此次北上,魯肅被我留了下來,其他四人則一起帶上。
除此以外,從各軍團抽調的軍隊也都是強兵,抽調的將領也都是強將。
太史慈、鄧羌、鄧艾、魏延、黃忠、 襲都是猛將,最差也都是宗師初期境界的實力。
剩下的吳才、沈慶、廖化、宋謙、賈華也都是不錯的將才,或者是新人。
再加上周瑜、王猛、陸遜、陳慶四人,配上多達八萬的戰兵,十數萬輔兵,我這個遠征軍團的戰斗力已經堪稱天花板級別。
但這次的對手實力也強,大秦國那邊,乃是歷史上十六國時期的一夏三涼三秦和北周的幾乎全部陣容。
諸侯聯軍這邊,乃是孫吳、曹魏、東晉、南齊、南梁,甚至包括劉宋、二趙、冉魏、北齊的全部陣容。
三方之中,竟有多達十七八個政權的勢力,二十多位當過皇帝的人。
此次大戰也必將被載入史冊,最後的勝利者也必將書寫新的歷史,創造一段讓人稱頌的史詩故事!
注︰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
其中,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
“十六國”之稱源出于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並成、夏為十六。”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