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99章 兩大軍團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99章 兩大軍團

    中原地區以平原為主,所以曹軍裝備多長矛、重步和弓弩。

    而南方的軍隊在裝備上風格迥異,不僅盾兵所用盾牌多是圓盾,長槍兵、長矛兵的數量也較少,且弩兵幾乎沒有。

    江東軍中的長矛兵更是被我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投矛兵。

    之所以南北方在兵種上存在差異,主要是因為地形的原因,南方多山川,所以依賴水師和弓箭手。在水戰和山地戰中,弓箭手才是主力。而與之相對應的,步兵則多配備圓盾。

    北方的軍隊則以騎兵為輔,戰陣步兵為主,所以多配備大盾、方盾和長矛兵,並依賴陣型。

    不僅如此,在大漢鼎盛時期,人口也大多集中在北方,所以北方諸侯的軍隊往往動輒十余萬、二十余萬。如此多的步兵,對將帥統兵能力和指揮能力的要求也極高。

    反觀南方的軍隊,在境內作戰,一方的軍隊人數很難超過十萬。安陸之戰則是個例外,劉裕、劉磐兄弟一口氣統帥了超過十五萬的軍隊,人數之多在南方極為罕見。雖然听起來可怕,但從結果來看,卻對後勤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最終結果也是因為糧草被毀,糧道被斷而遭遇慘敗。

    再看北方,曹軍屯兵河北一年,有著穩固的糧道,又有關羽騎兵的保護。反之並州軍,在後勤跟不上之後,很快就滿盤皆輸。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人數一旦達到十萬以上,後勤壓力就是極大的。對一個勢力而言,也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現如今的江東軍還遠遠達不到曹軍的程度。

    “除了四大軍區以外,我還將成立兩大軍團,分別是三江軍團和江東軍團。

    荊州軍團所屬︰

    前軍主將甘寧,節制蔣欽、王二。

    左軍主將黃蓋,節制馮習、李四。

    右軍主將孫瑜,節制周泰、張南。

    後軍主將孫賁,節制霍峻、全柔。

    江東軍團所屬︰

    前軍主將韓當,節制陳武、董襲。

    左軍主將太史慈,節制陳慶、吳才。

    右軍主將孫河,節制潘璋、沈慶。

    後軍主將程普,節制徐盛、陸遜。”

    兩大軍團,其實就是將水陸兩軍進行了改建,然後部分將領進行了調動。而三江軍區——孫賁、霍峻、全柔三將,更是直接編為了三江軍團的後軍。從中可以看出,後軍其實就是承擔防守任務的。

    “由周公瑾統帥荊州軍團,由我本人統帥江東軍團!除此以外,水師依舊隸屬于甘寧、黃蓋所部。兩大軍團,初定人數各為六萬人。除此以外,軍中凡有功將士,也都需要進行擢升!這件事就交給你們各部主將來完成,整理下名單,屆時交給程德謀進行落實。凡功勛者,皆可官升一級,包括資深軍司馬在內,可擢升為校尉。”我接著說道。

    “主公,倘若擢升為校尉之後,依舊隸屬于各軍團所屬各軍嗎?”程普問道。

    “不錯,等我從金陵返回之後,我會帶些補充兵員過來,所以諸位無需擔心。”我向眾人解釋道。

    戰前,有水師五萬,陸師近九萬,總共十四萬人。

    水師原前軍所屬,甘寧、甦飛所部戰死近七千江夏子弟;蔣欽所部戰死近三千廬江子弟。

    原後軍所屬,黃蓋所部戰死近四千丹陽子弟;董襲所部戰死近一千吳越子弟(建業、丹陽、吳、會稽四郡),三千原曹軍俘虜皆是淮南子弟幾乎全軍覆沒;李四所部戰死近四千廬江子弟。

    原中軍所屬,徐琨、趙大、王二所部戰死近一萬兩千廬江子弟。

    陸師原前軍所屬,韓當所部戰死近兩千吳越子弟;周泰所部戰死近三千丹陽子弟;陳武所部五千廬江子弟全軍覆沒(安陸守城戰),後戰死近一千吳越補充兵。

    原左軍所屬,太史慈所部五千吳越子弟全軍覆沒;吳五、陳六所部七千廬江子弟全軍覆沒。

    原右軍所屬,孫河、潘璋、沈慶所部戰死近四千吳越子弟。

    原後軍所屬,孫賁、徐盛、陸遜所部戰死近九千吳越子弟。

    除此以外,孫瑜所部五千豫章子弟,幾乎全軍覆沒;陳慶、吳才所部白袍軍戰死近五百丹陽子弟,三千吳越子弟;周瑜本部戰死近四千豫章子弟。

    總計戰死約八萬三千人。

    歷史上,孫權花費八年所取得的成就,我只用了一年就完成了。這些將士都是為了孫吳的霸業而死的,但他們的犧牲絕不會白費。

    雖然這一次,我軍沒有奪取任何一座城池,沒有佔領任何一塊地盤,但如今的我軍在南方已經沒有了對手。

    劉裕的大軍已經遭到了重創,剩下的只不過是荊南四郡的一些地方部隊,以及交州的陳霸先和士燮而已。

    荊州軍團和江東軍團,便是為攻取荊南和交州而設置的。等到我軍完全攻佔荊州和交州之後,便會將兩大軍團更名為荊州軍團和揚州軍團,甚至再成立一支交州軍團!

    曹軍強大的背後是依靠兗豫司徐,四州的人力物力在支撐。

    而我現在只有一個揚州,外加江夏一郡,所以在與曹軍決戰之前,我一定要奪取南方三州,甚至再加上益州。只有靠三四個州的人力物力作支撐,才能對曹軍戰而勝之!

    隨著幾個問題全部得到解決,夜也已經深了,我便遣散眾人,返回營帳休息。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我便帶著徐琨、董襲、賈華、王強,以及一萬民夫和數千傷員登上了數十艘艦船,準備返回江東。

    徐琨將帶著部眾前往淮南赴任,賈華則成了我的本部校尉,隨我同行。

    王強率領的百余明衛中混入了十余名暗衛成員,他們將作為種子,一部分隨徐琨前往淮南,趁機滲透進淮南各部中。另一部分將會在回到金陵之後,滲透進金陵各處要害地方。

    暗衛作為我的秘密部隊,日後將守衛我所有領地的安危!

    注︰歷史上的孫吳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死,孫權統領孫策舊部,並得到張昭、周瑜、程普、呂範等人輔佐。廬江太守李術不服孫權,但不久便被平定。

    建安八年(203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間,孫權先後三伐黃祖,並得到江夏郡的部分土地。隨後又派遣賀齊、蔣欽等人討伐各郡山越(山賊)的叛亂。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99章 兩大軍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99章 兩大軍團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