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81章 金陵兵工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81章 金陵兵工廠

    與金陵隔江而望的淮南東南部地區,有一座鞍山,有著整個揚州境內最大的鐵礦。這是原先這個世界的人都不知道,而只有我知道的秘密。

    在打下淮南郡以後,我便派人前往鞍山進行了勘探,結果自然喜人,這里蘊藏的鐵礦足以滿足整個揚州對鐵礦的需求。

    于是我委派沈慶的弟弟沈攸之前往擔任軍司馬,率兵駐守在此。並在此處建造了一座鐵礦廠,以後這里將作為揚州境內最大的鐵礦廠。不僅如此,從其他地方開采或購買來的鐵礦,也都會運來這里,進行提煉。

    整座鐵礦廠,共分為三個區域。

    一號區域是進行開采的礦區,每天都有附近的村民前來開采礦石,然後將之統一運往二號區域。

    村民們來此作為礦工,都有指標,即每人必須采集兩車鐵礦石,婦女減半,方可領取報酬,多勞也能多得。

    如此待遇下,附近的村民在閑暇之余便會來此進行開采,賺取外快。

    二號區域,便是將從一號區域和其他地方運來的鐵礦,由專門的人員進行分揀,大塊的會被鑿開,一些普通的石塊則會被剔除,然後一車一車拉去三號區域。

    三號區域,這里建造有十座大型窯爐,熊熊火焰從不熄滅。分揀好的鐵礦石,在從二號區域被拉來這里之後,將會進行高溫煉制。最後全部化作鐵水,然後匯入模具之內,經過冷卻,成為一塊塊鐵錠。

    鐵錠最終會被裝箱、裝車,最後運往濡須,在那里的渡口,再進行裝船,然後運往金陵。

    在金陵的鐘山,南麓是金陵學院,北麓則建設有一座大型的兵工廠,我將之命名為“金陵兵工廠”

    兵工廠依山而建,同樣分為四個部門。分別制造武器、甲冑、盾牌、弓箭。

    從鐵礦廠運出的鐵錠,將通過水路運往金陵渡口,然後再一車一車運往兵工廠。

    在那里,鐵錠會被分別送進四個部門。

    負責制造武器的部門,又分為四個科,分別制造環首刀、長槍、長矛和一些特殊兵器。

    像制造環首刀的部門,鐵匠們會將鐵錠重新放入小型熔爐中,進行熔煉。然後再將鐵錠倒入特殊的模具中,得到環首刀的胚子。在初步冷卻後,再對其千錘百煉,進行除碳,最後在徹底冷卻後,再交由另一人進行開鋒,測試。最後還要再打上四個環,然後裝上刀把,最後才算完工。

    制造長槍和長矛的部門之所以分開,則是因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以後的兵器都將有統一的制式,不僅長度相同,重量也要求相同。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長槍,不僅將供給槍矛兵使用,也將被用在床弩之上,作為弩箭使用。也就是說長槍兵用的長槍,和床弩使用的弩箭其實是一樣的。

    而長矛兵這個兵種將會被取締,以後不再有長矛兵,取而代之的乃是投矛手,這種制式的長矛可以投射到三十至四十步的距離,可以很好地滿足在戰場上的中短程打擊。

    這兩個部門的鐵匠只負責制造槍頭和矛頭,然後由工坊內的部門,制造統一制式的槍桿和矛桿。再從工坊運往兵工廠,將之進行組裝,固定。

    最後一個制造弓箭的部門則分為兩個小部門,分別制造弓和箭。

    而弓一般都屬于復合弓,需要用到木材、動物的角和筋等復合材料,以此增強彈性。

    弓背由一條完整的木材彎制而成,弓的強勁就全靠它了。而根據不同木材的硬度,制造出來的弓的張力也不同,所以一般分為一石弓、二石弓和三石弓。

    一石弓是一般將士使用的,需要有百斤之力,所以最為廣泛,需求量也是最大。

    而能使用二石弓的,一般都為軍中的神箭手級別,所以在江東軍中也比較普遍。

    唯獨三石弓,能用得上這種弓的都是猛將了,如今在軍中也只有我和韓當、程普、甘寧等寥寥數人能用得上。而太史慈這種級別的神箭手,用的弓都是定制的,比一般的三石弓還要變態。

    弓的中間部位往往需要纏繞上一圈麻繩,用于吸汗等用途,而有些弓上面還會加一圈鐵片,以此增加弓身的防御力,這種弓就被稱為鐵胎弓。

    箭矢也是統一的制式,標準的長度。

    箭矢主體分為三個部分︰箭頭、箭桿、箭尾。因此制造一支箭矢,需要三人一組來分工完成。一人負責將鐵錠熔煉,倒入模具中,制成一枚枚箭頭,再進行冷卻,打磨。一人用木料或者竹子,制成一根根長約九十厘米的箭桿,再刷上特殊涂料,以此進行防腐和增加箭桿的韌性。最後一人在箭桿上制作尾羽,再將箭桿和箭頭進行組裝、固定。

    在金陵兵工廠成立的當天,我取消了關于兵器中“天地玄黃”四個等級的區分。以後凡是從金陵兵工廠內,制造的兵器只有兩種級別。普通將士使用的,將會是介于原先玄階和地階之間的級別;而高手以上境界的武將,所使用的武器則依舊是標準的地階。

    兵器是這樣,甲冑和盾牌則依舊還有天地玄黃的區分。軍隊現在分為正規軍和郡兵兩種,而正規軍又分為水師和陸師兩種。

    水師統一裝備黃階甲冑,即皮甲,這種甲冑重量輕,還能有效防御箭矢的攻擊,也方便在水中活動,所以裝備給水師非常合適!

    郡兵,則在今後將統一裝備從正規軍中淘汰下來的兵器和甲冑。

    正規軍全部裝備原先的玄階甲冑,即由皮革和鐵片混合制成,防御力很好,而且重量也合適。

    至于將領,則裝備定制的地階甲冑,即具裝鐵甲,當然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穿著黃階或玄階的甲冑,並不固定。

    而除了甲冑之外還有配套的頭盔,這個時代稱為“兜鍪”,兜鍪只分為黃階、玄階、地階三個級別。

    黃階兜鍪,用皮革或者藤蔓、竹條制造;

    玄階兜鍪,用皮革和鐵片混合制造;

    地階兜鍪,則是純鐵打造。

    而兜鍪的樣式,除了普通士卒使用的兜鍪上光禿禿外,其他將領、軍官的兜鍪上面還插有長長的羽毛。

    這個叫做盔纓,可以顯示出將校們的威武,在戰場上也可以區別身份。當然,級別不同,用的羽毛也會不同。

    江東軍使用的盾牌則一般多為圓盾,大小統一,直徑大約和環首刀的長度相當。由三個部分組成,中間是木質,外層瓖嵌鐵皮,內層包裹皮革,這種盾牌可以有效抵御大部分的攻擊。

    因為兵工廠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鐵錠、木材、皮革、獸角和獸筋,所以除了鐵礦廠和木材廠提供鐵錠和木材之外,還會由各地官府從民間收購動物的皮革、獸角和獸筋,再將之運往兵工廠。

    總之,兵工廠內,各部門各司其職,又由刺史府派遣官員,進行統一管理。所以自設立以來,就取代了原先各郡縣雜亂的鐵匠鋪,以後各地的鐵匠鋪也將只進行對兵器、甲冑的修繕和維護工作,或者在特殊時期負責制造箭矢使用。而生產權也統一交由兵工廠負責,再進行裝備至全軍。

    注︰沈攸之,字仲達,吳郡武康縣人,孫吳將領,建業都尉沈慶弟弟。原為沈慶的部將,後來金陵鐵礦廠成立,孫策將之派遣去擔任軍司馬,負責守衛工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81章 金陵兵工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81章 金陵兵工廠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