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45章 江夏之戰(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45章 江夏之戰(六)

    破解護城河之後,總計約五萬大軍,分三個方向,向安陸城發起進攻!

    護城河並非緊挨著城牆,中間還有大約兩百步的距離,所以足夠大軍攻城!

    東面兩萬五千大軍,南面、西面各一萬二三千大軍,扛著雲梯,踏過由井闌車、沖車組成的“橋梁”,很快就越過了護城河!

    城頭箭矢紛飛,滾石檑木如雨,但也擋不住五萬大軍發起的強大攻勢。

    安陸城東西長約六里,南北寬約五里,從東到西,單單三面城牆總長約十七里。

    如今被搭起了約一百架雲梯。

    五萬將士各司其職,爬梯的嘴里咬著刀,奮力地攀爬;下方等待的士卒則舉起盾牌,替同伴和自己抵擋著來自城頭的攻擊;弓箭手則在同伴盾牌的保護下,時不時朝城上還擊。

    慘烈無比的攻防大戰就此展開,雙方都為此拼盡了全力。

    而民夫們也沒有閑著,繼續在大營內裝填著糧袋,然後運往護城河進行填埋。

    這些民夫中,原本有一萬來自豫章,五千來自武昌。前陣子在夜間逃散了大約四千,但在異鄉他們又能跑到哪里去?

    安陸在交戰,但荊州也在交戰!

    所以這些天,無處可去的民夫又紛紛折返,眾將並沒有怪罪他們,而是依舊讓他們前去負責填埋護城河。

    經過一整天慘烈無比的攻城大戰,五萬大軍沒有攻上城頭,反而付出了三千傷亡。

    但好在,在數千民夫的努力下,護城河已經被填平了一小半。

    第二天,攻防大戰依舊在繼續,江東軍再一次付出了大約三千傷亡,護城河又被填平了四分之一。

    第三天,依舊如此。

    三天時間,五萬大軍僅剩下了四萬一千余人,然而護城河終于被填平了。

    第四天,三面大營,紛紛推出了雪藏已久的,最後的九架沖車。

    高大的沖車比城池還要高出兩丈,有著八個輪子,後面長長的屁股,可以供一百人在下面推動。

    里面是四層甲板,最上面兩層可以容納五六十名弓箭手。第三層與城牆同高,放下擋板,士兵便可以從里面沖出來,登上城頭與守軍血戰。甲板之間又有木質的梯子相連,從下到上,可供士兵攀登。

    如此攻城利器,三面大營各留了三架。

    此時,正分別由三百民夫在推動。

    從東到西,又分別由太史慈、吳五、陳六、宋謙、賈華、李四、蔣欽、趙大、王二,九將率部對民夫和沖車進行保護,並準備在接下來的大戰中進行登城!

    南面大營,因為張三頗有急智,被周瑜看中,所以將他留了下來。然後派遣賈華、宋謙、李四率部指揮,總計八千人參與攻城!

    東面大營,總計派出一萬兩千人參與攻城。

    西面大營,僅剩不足萬人,以及千余民夫,是三面大營中傷亡最為慘重的,此時在三將的指揮下傾巢而出!

    隆隆地戰鼓聲,敲得頗有節奏。

    民夫們喊著口號,推動著沖車前進,上面分別載著五十名弓箭手,而在沖車旁邊,是一隊隊士卒,保護著沖車,向安陸城前進。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九架沖車,三萬大軍,冒著箭雨,全部在城下就位!

    九架沖車上,總計四百五十名弓箭手,早在進入射程範圍之後,便向城頭發起了射擊。

    四五丈高的距離,是真正地居高臨下。

    一隊隊士卒,舉著盾開始向沖車內魚貫而入,隨著第三層擋板被放下,一隊隊士卒就從里面沖出,向城頭發起進攻。

    城內共有兩萬張弓,兩萬名弓箭手,一人戰死,旁邊的人就立馬撿起弓箭,繼續射擊。只要弓弦不斷,箭矢未盡,城頭的弓箭手就會源源不斷。更別提,還有更多的人在朝著城下丟著滾石、檑木,進行阻擊。

    眼見沖車靠近,擋板被放下,從里面沖出一隊隊悍卒。城上立馬就有許多人提著長矛,舉起刀槍,上來廝殺。

    而城頭的弓箭手也紛紛調轉目標,瞄準從沖車內沖出來的江東軍,進行射擊、或與沖車上的弓箭手進行對射。

    三萬大軍,除去弓箭手外,人人有盾,可以擋住大部分攻擊,因此只有少數人被射殺。

    此時,黃祖在東城,面對這種情況,他也有些無計可施。

    幸虧城內能工巧匠又來獻計︰先用火箭攻擊,倘若無用,再用鉤索。無數鉤索,城上人多,幾百人不行,就上一千人,將沖車放倒!

    黃祖得了提點,立馬派人通知三面守軍,依此方法,摧毀沖車!

    然而此時,三面城牆上,已經登上了近兩千名悍卒,正與守軍展開血戰。

    而沖車內,沖車外,等待登城的悍卒正源源不斷,若非城頭守軍站得滿滿當當,恐怕三萬人將全部登上城頭!

    三面城牆,各有五千精銳,一千郡兵,一萬青壯在進行防守。登上來的悍卒不過是投入汪洋大海的一滴水珠,很快就被打退,卻又一波一波沖出。

    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雖然守軍暫時佔據著優勢,但只要沖車不被摧毀,沖上來的悍卒就會源源不斷。何況沖車上面還有弓箭手,在不停地收割守軍的性命。

    城下許多悍卒等不及登上沖車,便搭上雲梯對城牆進行攀爬,其他悍卒見狀,也都有樣學樣。

    而此時守軍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沖車上面,雙方的戰斗也已經持續了一個時辰。

    期間,守軍向沖車射出了許多火箭,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根本燒不著。直到有人終于拿來了鉤索,守軍便不顧箭矢,不顧傷亡,朝沖車拋出鉤索,一根,兩根,直到每架沖車上面都勾著幾十根鉤索。

    一架沖車本就有萬斤之重,再加每一架沖車上又站著五十名弓箭手,以及源源不斷想要登城的悍卒,所以重量又何止萬斤?

    然而這是眼下,守軍能夠摧毀沖車的唯一辦法了。

    登上城頭的悍卒,已經開始將目標對準了那些正在奮力拉著鉤索的青壯。

    等到守軍注意到需要保護青壯的時候,頓時雙方的戰斗又演變為了保護和殺死青壯的拉鋸戰。

    城頭血戰竟然演變為了一場拔河比賽!

    最終還是因為城上人多,九架沖車被全部拉倒,然後被守軍倒下火油,射出火箭,全部焚毀。

    沖車內,許多弓箭手和悍卒,被淹沒在了被掀起的煙塵之中,隨後被活活燒死。

    而在沖車倒下的那一瞬間,又有不少人被砸死,連同沖車內被摔死、砸死、燒死的將士,共有三千余人。

    而那些已經登城的悍卒,大多數已經沒了退路,逐漸被淹沒在人海之中,除了一部分人通過雲梯退下城牆外,其他人最終全部戰死。

    鳴金之聲響徹戰場,幸存下來的人在盾牌的掩護下,攙扶著傷員,開始撤退。

    經過一天的攻城戰,周瑜大軍攻城器械盡毀,參與攻城的三萬大軍,也死傷近萬人!

    而城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這一天下來,共戰死近五千守軍,損失近兩萬名青壯。

    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注︰沖車,也叫“臨沖”或者“對樓”。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安裝有八個車輪、高五層的攻城塔。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其它四層裝載攻城的戰斗士兵。車高約12米、寬6米、長8米。

    沖車利用自身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射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破壞女牆(垛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車中除了裝備有各種長兵器,還常常裝載強弩、石炮等重武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45章 江夏之戰(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45章 江夏之戰(六)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