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洲首位錄制唱片的歌手名叫李玉瑩,也就是在610章里前往迎日城面試播音員的李家二閨女李二丫。
話說,李玉瑩的面試過程並不順利,不是因為她的嗓音太差,相反,她的嗓音很特別。那是一種富有磁性,很純淨,聲線多樣,時而醇厚,時而又輕婉,時而又脆快清冽,時而又高亢豪放,時而又帶特別的嘶啞聲,與後世某位女歌手有八分神似。
這樣的好嗓子,做新聞與科普類主持不太適合,做天氣或兒童節目播音員又有些屈才。正好當時面試李玉瑩的評審中有一位在文藝團工作的三代元老,在她的多番邀請下,李玉瑩以中學學歷被特招進了文藝團,並跟著這位三代元老學習音樂相關知識。
經過短暫一年半的速成學習,由這位三代元老擔當制作人,指導李玉瑩演唱的第一張唱片就此出爐。唱片里收錄了《又見炊煙》與《漫步人生路》兩首歌,其中《漫步人生路》還是一首粵語歌曲。
本以為剽竊另一個時空,有些超前的音樂理念會很難被市場接受,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唱片出版後,元老們好評如潮,富商小資們也喜愛有加,首張唱片僅在舊港一地就賣出了300張,加上本土共計賣出1700張,可謂成績斐然。要知道,此時買得起留聲機的畢竟是少數,而一張唱片的價格也不便宜,足夠一個四口之家有滋有味的過上三個月。
接著這股春風,師徒兩人于今年中秋前又趕制了一首單曲《但願人長久》,在節日當天,經廣播台循環播放,李玉瑩又憑此很似吸納了一波人氣。
~~
身穿文藝團文職服的李玉瑩,坐著團里特意安排的馬車,返回了慶豐鎮。
此次回來,距離上次回家已相隔半年之久,自從加入文藝團後,李玉瑩不是忙著去各地慰問演出,就是在為錄制唱片做準備,稱得上一刻也不得閑。
這樣忙碌充實的日子,李玉瑩樂在其中,哪個女孩能拒絕受人矚目的感覺,況且這份工作還為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慶豐鎮首批拉電入戶的有自己家,能配齊“三轉一響”的富裕家庭,自己家同樣位列其中。
一想到此,李玉瑩心里就有些小驕傲。
駑馬噠噠向前,很快便進入了慶豐鎮地界。半年沒有回家,鎮上原先的石子路被水泥路替代,往日少見的老爺車與甲殼蟲車也多了起來。透過窗戶向右看,氣勢宏偉的醫學院牌樓,躍然于眼簾。
就在李玉瑩好奇打量時,一個熟悉的小布點,出現在了她的視野。
“四喜,今天你扮歐陽克!”
“憑什麼,上次也是我扮的歐陽克,這次,我要做郭靖。”
“不行,你扮郭靖,田恬肯定不願做黃蓉!”
“田恬笨笨呆呆的,才不是黃蓉呢!這次,我做郭靖,我們可以去找唐燕一起玩。”
“不行,你喜歡唐燕,你可以自己去找她,我們才不和愛打小報告的女娃一起耍。”
幾個小孩爭執不下,最後決定劃拳,其結果自然是名叫“四喜”的小孩全輸。
四喜不情不願地趴在地上,比劃著西毒的絕學蛤蟆功,這時卻听見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四喜!”
“二姐!”四喜回過頭,瞧見停在路旁的一輛馬車中,二姐李玉瑩在向自己招手,立刻屁顛顛跑了過去。
其他孩子看到鎮上走出的“大明星”回來,也呼啦啦地圍過去,瞧起了熱鬧。
“二姐,你怎麼現在才回來?”四喜欣喜道。
“我工作忙,哪像你成天在外撒野,家里爹娘還有大姐、三弟都還好嗎?”李玉瑩關心道
“好著呢!對了,二姐,自從你上次離開,家里就來了好多媒人,都搶著要給你說親!”四喜得意道。
“啊?爹娘沒有答應吧?”李玉瑩忐忑不安道。
四喜模仿自家老娘說話的語氣,說道︰“沒有,娘說咱家二丫現在是個官,婚姻大事,得她自己拿主意!”
听見這個回答,李玉瑩稍稍松了口氣。
~~
廣播大廈,從舊港派來的廣播籌建委員會繼續著學習參觀之旅。
迎日城廣播台台長親自為一行人做向導,介紹起各個播音室的情況︰“各播音室的搭建,當初廢了不少功夫,有些設備需要定制,還有些設備需要特殊申請,僅是前期調試,就忙活了整整兩個月,可把我們累得夠嗆……部長常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我看這話一點也不假!”
“劉台長是能者多勞,敢為人先,讓我們這些後來者仰慕得緊呀!”參觀人員中,有人敬佩道。
台長打趣道︰“我哪是什麼能者多勞,不過是被逼著趕鴨子上架罷了!”
談笑間,秘書送來一份電報,台長一目十行看完,苦笑道︰“寧海城的同僚們過兩天也要過來參觀,我這看來是要辦一個培訓基地了!”
“寧海城?不是听上面說,東岸的廣播建設要先緩一緩嗎?”有人疑惑道。
台長搖頭道︰“這誰知道,上面又沒下發正式文件,我看大伙急哄哄一起上,這是想全面開啟無線電時代呀!”
一行人參觀完這一層,來到下面一樓的休息室,剛坐下喝了口茶,秘書又領著一位陌生年輕人走了進來。
“劉台長,這位先生點明要見你!”秘書有些為難道。
年輕人笑了笑,主動伸手,自我介紹道︰“鄙人孫傳熙,電子信息研究院院長孫傳春是我的兄長,這次冒昧前來,實在有些打攪!”
見對方客客氣氣,還是個三代衙內,台長自然要給幾分薄面,雙方握了握手。
孫傳熙講明來意,道︰“如今廣播台的影響越來越大,有趕超紙質媒體的趨勢。我是一個生意人,在商言商,這此專程前來,是想與台長就廣告合作之事進行磋商,不知台長現在是否有時間?”
原來是個吃螃蟹的勇者!對于這樣送錢上門的客戶,台長的態度又客氣了幾分︰“實在抱歉,近些時日,事務繁忙,一時脫不開身。不如這樣,我先安排一人與你對接,等初步談妥後,我再與你就合作內容仔細詳談。”
“如此再好不過,實在叨擾劉台長了!”孫傳熙感激道。
在場前來參觀的舊港廣播籌建委員會眾人見此一幕,心中感慨,廣播可真是一門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