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船抵達朝歌城(後世凱恩斯),兄弟倆便一眼看到了港口中一幅巨大的廣告牌。
能在港口這個醒目位置,拿到卡位的自然不是什麼阿貓阿狗,而是朝歌城現在唯一能拿得上台面的重型工業企業——三生重工。
三生重工是一家生產工程與礦山機械的大型企業,其三位創始人原為西鐵城農用機械廠的三名機械工程師。
當時,農用機械廠除了生產各種農業設備外,還承接了礦業部門的設備研發任務,為其制造各種簡易機械設備,三生重工的三位創始人正是采礦設備研發制造小組的骨干。
研發任務結束後,采礦設備研發制造小組並沒有解散,農用機械廠看這幫人都是人才,便將該小組獨立出來,還向其提供了一筆啟動資金,讓他們單干,三生重工由此成立。
獲得自主權的三生重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毫無成績,甚至因資金問題,險些破產。幸好這個時候,大金主或者說“大冤種”——朝歌礦業公司向其伸出援手,解決了三生重工的資金困難。
采礦設備機械化、自動化,哪是一件簡單的事,三生重工砥礪前行了十幾年,耗費資金無數,始終未能拿出質量過硬,安全穩定的產品,得虧朝歌礦業公司旗下有滿山銀礦這座奶牛,財大氣粗,不在乎三生重工的那點消耗,不然早就讓其滾蛋了。
就在去年年末,三生重工向本土多家礦業公司發出“英雄帖”,邀請各大公司代表前來參觀三生重工最新研發的全套采礦機械和選礦機械,于是石峽礦業公司便派出夏新義與夏新禮兩兄弟作為代表,千里迢迢走上一遭。
夏新義與夏新禮是正兒八經的衙內三代,兩人的爺爺不是旁人,正是周為敏的保鏢大小蝦兄弟中的小蝦夏澤文。
穿越事業已過去70余年,老一輩人悉數凋零,其中夏澤文活到了九十歲高齡,于新世界66年離世。他膝下有兩子兩女,老大繼承了元老身份,其余三人有人從商,有人搞科研,到夏新義與夏新禮兩兄弟這一輩,雖沒人能走入核心圈,但影響力也不小。
~~
兄弟倆踏上碼頭,沒有耽擱功夫,立即前往了三生大廈。
來到大廈,兩人這才發現自己是最後一批趕到,其他礦業公司代表有的早在半個月前就趕了過來。
“都猴急個啥!這次還不知是不是在放空炮呢!”弟弟夏新禮與一幫同行寒暄了一番,跟著兄長走到宣傳長廊前,小聲嘟囔道。
“看現在擺出的陣仗,或許別人了解了我們不知道的內幕!”夏新義說完,饒有興致地看起長廊里三生重工的產品介紹。
礦山機械包括采礦機械和選礦機械,廣義上說,探礦機械也屬于礦山機械。另外,礦山作業中還應用了大量的起重、輸送、通風和排水機械。
采礦機械是直接開采有用礦物和采準工作所用的機械設備,包括︰開采金屬礦石和非金屬礦石的采掘機械;開采煤炭用的采煤機械;開采石油用的石油鑽采機械。
歷史上,最早一批采礦機械是1868年,由約翰牛工程師沃克設計的風動圓片采煤機。到19世紀80年代,采礦機械的應用越來越廣,米利堅有數百口油井用蒸汽為動力的沖擊鑽鑽鑿成功,1907年,又用牙輪鑽機鑽鑿油井和天然氣井,並從1937年起,將它用于露天礦鑽井。
選礦機械是在所采集的礦物原料中,根據各種礦物物理性質、物理化學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差異選出有用礦物的機械。選礦機械按選礦流程分為破碎、粉磨、篩分、分選和脫水機械。後世破碎機械常用的有顎式破碎機、旋回破碎機、圓錐破碎機、輥式破碎機和反擊式破碎機等。
三生重工研制出的產品雖沒有後世那般種類齊全,但其分類框架卻已搭建了起來,而且不少產品都已有了樣機,至于效果如何,還有待驗證。
驗證的時間很快來到,三生重工好吃好喝一番招待後,直接把各礦業公司代表拉去了滿山銀礦。
在滿山銀礦——這座本土最大的銀礦礦區,各礦業公司代表見識了三生重工的一整套采礦機械和選礦機械的運行。
怎麼看都像拖拉機的潛孔鑽機用鑽桿帶動風動沖擊器和鑽頭一起旋轉,利用風動沖擊器的活塞沖擊鑽頭破碎礦岩,輕松鑽出直徑為80至250毫米的炮孔,其效率要比現在普遍使用的鋼繩沖擊鑽機高出不少。
隨後“轟隆”一聲巨響,礦區岩石炸碎,采礦工人進入碎石堆,裝運碎礦,運送至選礦機械旁。經過破碎、粉磨、篩分、分選等工序,重礦粒沉積到轉鼓壁上成為精礦,輕礦粒附在精礦表面,受到流膜作用,排出轉鼓,成為尾礦。
夏新禮抓了把尾礦殘渣看了看,瞧不出銀銅伴生顆粒的光澤。
“有些真本事,是我小瞧了!”夏新禮拍了拍手,苦笑道。
夏新義敬佩道︰“有志者事竟成,人家專研了幾十年,不知投入了多少資金,有這樣的成績,理所當然!”
“哥,我看這礦山機械行業前景不錯,咱們要不要向公司建議也從事這類機械的研發?”夏新禮小聲詢問。
“資金好解決,人才去哪里找?”夏新義反問道。
夏新禮早有計劃道︰“這三生重工不是有現成的嗎?咱們高薪挖幾個就是。”
“這件事哪是你想的這麼簡單,你也不看看背後的朝歌礦業公司是什麼身份,咱們要真這麼做了,可就把人得罪死了。”夏新義想得更為透徹。
“這麼好的風口,不參和進去,咱們可要虧大發了!”夏新禮有些不甘心道。
夏新義沉思片刻,說道︰“人家找各礦業公司代表過來,絕不是推銷產品這麼簡單,說不定過段時間,就要談上市的事宜了。屆時,各礦業公司必然要參股,說不定會爭得頭破血流。”
“好一招一石二鳥,待價而沽,看來咱們有得大出血!”夏新禮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