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白古王朝為了王位你爭我奪時,宋洲在明朝的“多點開花”行動也接近了尾聲。
江陰縣江岸,宋洲一支不到兩千人的軍隊如同一顆釘子釘在原地,明軍一萬多人被牽制于近前,損兵折將,卻又無可奈何。
而殺出的一招回馬槍,如遇無人之境,甦松兵備僉事熊桴風風火火率兵前來救援,意外中了宋洲軍隊的埋伏,營兵被殺得潰敗,熊桴本人在親兵的拼死護送下,方才僥幸逃出戰場。
登萊兩府,宋洲軍隊利用戰艦的機動性,四處出擊,並不久留于一地,疲于奔命的明軍最後不得不強行內遷沿海百姓,暫避宋洲夷兵的鋒芒。
~~
時間來到十二月初,西北風盛行,登萊兩府沿海陡然平靜下來。
龜縮在成山衛的李逢時見海面難覓宋洲巨船的蹤跡,大感疑惑,壯著膽子派遣偵騎外出探查,沒過多久,便收到了一則好消息,宋洲夷兵已不見蹤影。
“看來這幫夷兵是撤走了!”李逢時回想起自己被俘時,宋洲軍官對自己說得話,激動地一擊掌,立即點齊手下人馬前去收復威海衛。
成山衛所的將領見有戰功可撈,也派兵跟隨李逢時一起行動。
近千人小心翼翼直奔威海衛城,此時城外,宋軍營地早已人去樓空,只剩一處處灶坑和幾頂因走得匆忙,而丟棄的帳篷。
“李兄弟,大功一件呀!速派人向戚副總兵報喜,就言我們收復了威海衛,宋洲夷兵不敵,乘船敗走。”成山衛指揮同知比李逢時臉皮還要厚。
李逢時揮了揮手,一親兵會意,立刻騎兵向西而去。
一行人在衛城走了一圈,城中還是原來的樣子,興許是宋洲夷兵根本就沒瞧上那些破爛家飾,有些房屋里已積上了厚厚一層灰。
李逢時正與下屬商議之後的布防,有士兵匆匆來報,外面打起來了。
“是我先看見的!”
“放你n的臭屁,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威海衛與成山衛的士兵由口角之爭上升為全武行,直到兩邊將領趕來,方才停手。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李逢時板著臉問。
“李大人,您可得為我們做主呀,這幫直娘賊要搶弟兄們翻出的寶貝!”一臉上帶彩的士兵告狀道。
李逢時看了眼士兵爭搶的東西,那是一種由放水油紙包裝的硬物,里面散發著一股糕點特有的香氣。
這幫衛所兵爭搶的是壓縮軍糧,宋洲士兵私下俗稱“磨牙棒”,這東西味道一言難盡,士兵們都不怎麼喜歡,離開時,自然是隨手一丟。
“瞧你們這點出息,竟為這玩意大打出手,真是丟進我威海衛的臉!”李逢時恨鐵不成鋼的罵道。
連肚子都吃不飽的士兵哪會在乎李逢時的訓斥,攥著的壓縮軍糧,自始至終都沒有松手。
~~
遠處宋洲夷兵營壘搖曳著點點燈火,呼嘯的北風帶來了陣陣寒意,木寨上巡邏的明軍士兵在寒風中打著瞌睡,耳畔時不時還能听到傷兵的哼哼唧唧聲。
江岸邊,宋洲士兵輕裝劃船,陸續踏上等待許久的運兵船,有士兵在走入船艙時,還有些留戀地看了眼堅守的營壘。
營壘中,所有武器、戰馬帶走,笨重的火炮全部破壞了火門,只留下一座空營給明軍。
軍官們收到撤退完畢的匯報,最後一批登上一艘小火輪。
自“多點開花”行動以來,宋洲士兵共有97人陣亡,近500人受傷,其傷亡主要集中于行動前期巷戰之中。這一點,行動結束後,必須做歸納總結,吸取教訓,加強訓練。
“走吧!”一軍官說完,小火輪毫無顧忌的“突突”開動。
第二天天亮,明軍終于發現了宋洲夷兵營壘的異樣。
盧鏜與湯克寬在親兵的護衛下,踏進宋洲夷兵營壘,里面的物品都在,只是人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
“什麼時候發現異樣的?”盧鏜詢問。
一夜不收急忙答道︰“啟稟將軍,是寅時三刻!”
“只怕夷兵早在丑時就已離開!”湯克寬猜測道。
“哎,我盧某實在是有負王大人之托!”事已至此,盧鏜不禁頹然道。
湯克寬勸慰道︰“盧將軍不必介懷,至少我們未能讓夷兵侵擾本地百姓!”
此戰中傷亡最為慘重的�Z兵見夷兵營壘空無一人,立刻動手清掃營地,憑此找補自己的損失。
~~
大黃浦河畔,臨時搭建的棧橋上,哭哭啼啼的百姓在宋洲夷兵的逼迫下登上了運輸船。
此次回馬槍行動講究迅速果決,所以並沒有搞“勸民”工作,尚海縣的普通百姓多半是在宋洲士兵的威嚇下,不情不願地離開故土。
作為彌補,宋洲會將從縣中富家大戶那里征收來的“平安錢”分發下去,想必他們也會理解。
“這是第一百四十七艘船,你那里還有多少移民?”戴著眼鏡的移民署人員向身旁的一位軍官問道。
“不到八百人,我們也是時候離開了!”軍官神情輕松道。
“那我就在這里提前祝賀你們行動取得圓滿成功!”
“怎麼,你不和我們一起離開?”
“你們的工作就要結束,而我們移民署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我現在得趕回濟州島,為接下的運輸行動做準備。”
“那好吧!也祝你們部門接下來的工作進展順利。”
兩人握了握手,戴著眼鏡的移民署人員快步登上即將離開的船只,朝軍官揮了揮手。
縣城內,巡邏的宋洲士兵接到命令,紛紛歸隊。
躲藏起來的百姓見天殺的宋洲夷兵離開,頓時松了口氣,有人大著膽子走上街頭,這才發現大街小巷冷冷清清,連昔日厭煩的流民乞丐都難覓身影。
“夷人就這樣走了!”
“不走,難道要留下來過年不成?”
“你說這幫夷兵辛辛苦苦跑來圖什麼?”
“圖什麼?東街鐵匠,西巷裁縫,都被夷人擄走了,你說他們圖什麼?”
“哎,作孽呀!這些人還不知要受夷人怎樣的折磨!”
百姓七嘴八舌的議論著,這時一匹快馬趕來,明軍沿街喊道︰“兵備僉事熊大人率軍趕到,全城宵禁,所有百姓不得隨意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