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尹的閨蜜,鄭蘭貞在其身邊時常扮演“軍師”角色。
如今小尹成了李朝地位尊崇的大王大妃,鄭蘭貞這個出身藝伎的官奴婢也得償所願,不僅廢除了自己的官奴婢身份,還在小尹的安排下,逼尹元衡休妻,將其升為誥命夫人。
咸魚翻身的鄭蘭貞在外面借著小尹的名頭,大肆斂財。小尹听到風聲,卻視而不見,足可見其對鄭蘭貞的寵信。
“打仗用兵之事,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卻也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現在果庫好不容易充盈了一點,朝中那些大臣就有些急不可耐,我看他們是見不得大王大妃您過得好。”鄭蘭貞添油加醋道。
這話說到了小尹的心坎,一想到從前想打制銀器,宮里連足夠的白銀都湊不齊,她心里不免一陣心酸︰“你說得對,有些人就是見不得我們孤兒寡母過得好!”
小尹平生有一大愛好,那就是崇f。為此,她揮金如土,大興土木,建設寺廟,曾引來朝中大臣的勸諫。
和宋洲貿易進一步加深後,小尹靠著出售礦山的開采權,內帑積攢豐厚,自己花自己的錢,無可厚非,那些大臣自然沒敢多嘴,這讓小尹很似揚眉吐氣了一回。
經此次教訓,小尹將“名與錢”看得極重,鄭蘭貞之言算是把住了小尹的脈絡。
朝中之事本就使人心煩,小尹可不想回到後宮還聊這些,她轉過話題,問道︰“本宮見你來時帶了東西,又是在何處弄到的新奇玩意?”
“呵呵,大王大妃您不提,我都快忘了!倒也不是什麼新奇玩意,只不過是我讓人收集到的一幅坤輿圖。”鄭蘭貞說完,令僕人拆開紙筒,一幅等人高的地圖便取了出來。
小尹忙命宮人幫忙鋪開地圖,圖中赫然是整個亞洲萬國輪廓。
此地圖是宋洲在新世界67年出版,地圖有經模糊處理,一些世人未發現的島嶼都被隱藏,之所以要出版《亞洲萬國圖》,主要是為了推廣宋制時區的概念。
小尹走到地圖前,尋找著李朝的位置。
早有準備的鄭蘭貞急忙為其指出所在︰“大王大妃,您看這里!”
“呀,我李朝疆域竟如此小!”小尹有些驚訝。
听得此言,鄭蘭貞不知如何接話。
小尹又細致瞧了一番,指著地圖道︰“這東面應該就是那倭國吧,疆土竟比我李朝大上不少,這西面想必就是大明吧,果然是天朝上國,幅員遼闊!”
“大王大妃真是慧眼如炬,判斷得絲毫不差!”鄭蘭貞拍馬屁道。
“你呀你,巧舌如簧!”小尹心中得意。
看著這幅《亞洲萬國圖》,小尹內心澎湃,恍然生出自己若是男兒身,就該開疆擴土的豪邁。
華夏歷史中出現過像西漢呂後、大唐武則天、北魏馮太後那樣的女中豪杰,小尹自然常會把自己與這些人比較。幾年前,鄭蘭貞送來宋洲女王加冕為皇的報紙,小尹更是將其珍藏,她心底亦想學大宋女皇那般干出一番成績,在垂簾听政的這段時間,為兒子建立起一個強盛的李朝。
思緒神游時,小尹不經意瞥見地圖中有大片區域被顏色標記。
她忍不住好奇道︰“這紅色的區域是何國?”
鄭蘭貞答道︰“大王大妃,這便是宋洲疆域!”
小尹從上看到下,宋洲的疆域連成了一串,分散到了地圖各地。
“這便是宋洲?想不到比大明還要遼闊,傳說中的宋洲本土又在哪?”小尹追問道。
鄭蘭貞如實答道︰“回稟大王大妃,宋洲本土不在這地圖上,宋州人言宋洲疆域萬里,囊括四海,此坤輿圖只是海疆一隅。”
“海疆一隅……”小尹喃喃自語,體會著這詞里的深意。
就在這時,有宮人來稟,大司憲、兵曹判書尹元衡求見。
尹元衡被引入宮中,見到了小尹與自家夫人,他隨即向小尹稟告了去宋洲駐漢城辦事點,會晤詳談的結果。
“借義州?此事你看是真是假?”小尹問。
尹元衡道︰“半真半假,下臣覺得此事處理且不可操之過急,若要動兵,需想好何時動兵,若宋洲為此向我朝開戰,亦該提前想出應對之策。”
“若宋洲向我李朝宣戰,依你來看,我朝有幾成勝算?”小尹又問。
尹元衡悲觀道︰“倘若能得到大明天朝出兵援助,或有五成勝算,宋洲船艦利炮,一旦來攻,我朝濱海將處處烽火!”
小尹嘆道︰“既無決勝把握,便切不可挑起戰端。兵書里說,知自知彼百戰不殆,我李朝對宋洲的了解僅限于濟州,宋洲究竟有戰船兵甲幾何,朝中大臣恐怕茫然無知,本宮欲派遣使團前往宋洲表賀新皇繼位,你意下如何?”
尹元衡連忙應道︰“下臣無異議!”
拿定主意,第二天朝會時,尹元衡指使心腹李芑、尹春年等人聯名上書,請求向宋洲派遣使團探查這個冒然晉升“帝國”果家的虛實。對于是否動兵收復義州與鐵山,諸位堂上臣建議應先整頓操練兵馬,觀大明動向,再做行動。
而關于出使宋洲的人選,朝堂上磨嘰了半天,最後決定由尹元衡的親信兵曹佐郎尹春年作為正使,勛舊派大臣安名世為副使,士林派大臣、小尹的親家——仁順王妃的祖父沈連源也一同前往,算是各派都有人入選,對于探查結果可信度有了保障。
確定好了人選,尹元衡立刻將派使團前往宋洲本土表賀新皇繼位之事,與宋洲駐漢城辦事點李專員溝通了一番。
駐漢城辦事點李專員對此自然歡迎,表示會盡快聯系船只,安排使團的出行。
奪下義州和九連城,蕭驍與石敢當商議後,在兩地招募了兩支僕從軍,並進行了互調。
李朝僕從軍配合宋洲軍隊駐守黃骨島堡、以及剛攻下的湯和堡,明朝僕從軍配合宋洲軍隊駐守鐵山。完成兵力部署,石敢當隨即調集人力在丫綠江入海口,修築一座新堡壘——安東堡,準備在此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