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艦隊北上的改裝小火輪,“突突突”冒著黑煙,逆丫綠江而上,直接闖入了九連城東面的�隋L br />
明朝九連城與李朝義州之間,有一中江島,此島便是兩邊通商貿易的“互市”之所。每年春二月和秋八月十五以後,雙方都會到“互市”進行物資交流。這種由官方組織的貿易,規模不小,李朝京畿、平嚷、黃海三道的商人都有參入。李朝一方會運來牛、鹽、海貨、紙張、棉麻布匹等,換取明朝的絲綢棉布。
此時六月上旬,馬上雨季就要到來,春季的“互市”貿易接近尾聲,雙方物資交流異常繁忙。
突然闖入的小火輪引起了島上商人們的好奇,但很快一聲炮擊,瞬間打破了中江島的寧靜。
“海寇來啦!”有人喊道。
惜命的商人顧不上其他,急忙找船離開。
慌亂的明軍拼命劃船,迅速逃回堡壘墩台,準備龜縮防御。
城中睡午覺的九連城千總听到炮擊聲,激靈地坐起,枕邊的李朝姬妾一臉不解的看著他。
“看個屁,還不快伺候老爺我穿衣!”千總翻身下床,不悅道。
沒等穿戴整齊,家丁頭目慌慌張張跑進屋,向千總稟報︰“老爺,大事不好,城外來了一伙女真夷人!”
千總罵道︰“混蛋,你當老爺我是傻子,若真是女真夷人,為何他們會有火炮?”
“是是是,小的糊涂!”家丁頭目連忙自己掌嘴。
千總踹了一腳,催促道︰“行了!快去探查清楚,打來的究竟是何人?”
待家丁頭目離開,千總又喊來管家,讓其告知後院家眷趕緊收拾細軟,以便隨時跑路。
這位仁兄能混上千總的職位,並非靠什麼軍功,而是人情世故,他的姑父乃遼東副總兵,如若不然,也混不到九連城千總這個“肥缺”。
接到收拾家當的命令,大宅後院立刻雞飛狗跳。
家丁頭目打探清楚,回到宅院,瞅見千總正在收拾兩個偷藏自己心愛東珠的不孝子。
“老爺,探查清楚了!”家丁頭目硬著頭皮說道。
千總放下手里的雞毛撢,厭惡地打發走兩個不孝子,向家丁頭目詢問來敵情況。
家丁頭目答道︰“據逃回來的商人講,炮擊九連城的是宋洲夷人。”
“宋洲夷人”這詞听著怎麼有些耳熟,千總回憶一番,忽然想起曾听姑父提過,宋洲夷人于北面與女真夷人掐架正歡。
“你打你的女真,本爺又沒妨礙你,為何要跑來我這撒野!”千總心中納悶。
就在想事的這會功夫,不僅東面有炮擊,北面也傳來了炮響。
千總急得在正堂內來回踱步,口中喃喃︰“這該如何是好!這該如何是好!”
“千總大人!千總大人!”一滿臉血污的男子跌跌撞撞闖入宅院。
千總驚慌道︰“劉把總,出了何事?”
“大人,賊寇火器犀利,我等恐怕抵抗不了多久!”劉把總頹然道。
“此等危難關頭,我程某人定當為果效死,速速取我兵甲,我要與眾將士一同進退。”千總大義凜然的說完,又道,“劉把總,你且先回去堅守片刻,等我募集城中青壯,便前去支援!”
“屬下遵命!”劉把總無奈道。
等對方離去,千總隨即令家丁頭目為自己卸下盔甲。
“趕緊準備車輛,通知所有家丁護送我全家老小安全撤離。”千總命令。
“老爺,您擅離職守,朝廷會不會怪罪?”家丁頭目擔憂道。
“枉你跟我這麼久,想不到還這麼糊涂,只要能安全離開這里,老爺我有十種辦法東山再起。”千總得意道。
~~
虎山上,蕭驍舉著望遠鏡,九連城里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九座營圍相連,如圓形環守,冷兵器時代,的確易守難攻,不過可惜時代已經變了!”蕭驍感慨道。
“此城離海岸偏遠,攻下後,新堡壘最好還是修在下游河口。”石敢當思考得卻是接下來的治理。
見火候差不多了,兩人旋即下令攻城。
由于炮火吸引,明軍的防守兵力大部都吸引到了東部與北部。
就在這疏忽時,一個班的海軍陸戰隊士兵越過護城河,悄悄摸到九連城南面城牆下。
九連城南牆長約二百三十米,夯土壘積,高約四米,並不堅固。士兵埋設完炸y,點燃引信,迅速撤退。
三分鐘後,一聲巨響,整個南牆垮塌。
如此大的缺口,哪還能守得住,擔任攻城主力的海軍陸戰隊士兵輕松攻入九連城,口中高喊“投降者免死”。
除零星的抵抗外,城中的明軍要麼投降,要麼逃跑。
打掃完戰場,共俘虜明軍二百多人,城中百姓與外地商賈三百來人。此戰,明軍除兩個把總戰死,城中最大的武官竟下落不明。
“程千總在貴軍攻城前,就從開溜了!”一俘虜戰戰兢兢道。
“倒挺有出息,跑得比兔子還快!”蕭驍笑道。
將俘虜甄別,大致審訊完,時間已日近西山。
一軍官跑來向蕭驍與石敢當兩人請示,俘虜該如何處理。
石敢當吩咐︰“明軍士兵全部編為勞工,做苦役干滿一年,就可以放其離開。至于城中百姓,可任他們去留,對了,還有那些外地商賈,把他們全部帶來,我有要事安排他們去做。”
“是!”軍官領命。
等了一會,幾個商旅裝扮,神色有些惶恐的中年人被軍官帶到兩人面前。
“我等見過兩位宋洲將軍!”領頭商人拱手見禮道。
蕭驍打量了此人一眼,好奇道︰“你知道我們的來歷?”
領頭商人應道︰“在下有幸去過濟州,對貴國的衣著服飾有所了解。”
石敢當開口道︰“我知你們都是來此經商的普通人,所以並不想為難你們,只要你們能為我辦好一件差事,你們就可帶著財貨安全離開。”
听得此言,幾個商人大喜過望,領頭商人問道︰“不知將軍有何差遣?”
石敢當道︰“想必你們來此做買賣,與對面亦州的李朝商人亦有往來,我想讓你們去找李朝商人購買糧食,數量越多越好。不過有一點,切記不要還價,價格隨他們定。”
“這……”領頭商人實在不解。
石敢當沒多做解釋︰“只管按我要求去辦,事成之後,我自會放你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