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四百七十章︰兩路並進(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真難得糊涂 本章︰第四百七十章︰兩路並進(下)

    相比海上探索的順利,東路陸上探索隊要克服的困難更多。從玉門堡(後世洛斯安第斯)出發,尋找到穿越安第斯山脈的山路,其直線路程不過160公里,陸上探索隊卻用了整整兩年。

    新世界51年,西元1530年,七月。當隊員穿過山谷,眼前看到一片干旱的草原地帶時,終于確信自己走出了山脈,腳下的土地正是山脈以東。說來也巧,面前的河谷在後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門多薩河谷。

    歷史上該地區的發現是在1551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維亞格拉作為智利總督佩德羅•巴爾德維亞的特使,由上秘魯(意指區別于秘魯海岸和東部叢林低地的中部高原山區地帶)出發,成為了第一個到達這片干旱草原地帶的殖民者,當時包括後世門多薩在內的整個地區都被其稱作“庫約”。

    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斷了太平洋濕潤空氣的東進,使得這里的山麓地區有著干燥的氣候,特別是在干熱的夏季,氣溫常能升至35攝氏度以上;相較而言,其冬季則要顯得溫和濕潤許多,氣溫很少有低于12攝氏度的時候。由冰川融水匯流而成的山川河流為當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再配合獨特的氣候,使得這里成了後世阿根廷主要的紅酒產地。

    東路陸上探索隊來到此地正好處于冬季,也算體驗了一把山麓地區的溫暖冬天。

    在其周邊探索時,探索隊遇見了生活在當地的土著——瓦爾佩人。後世資料中對瓦爾佩人的記錄很少,與奧那族人一樣,其也是一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族群。

    網絡上有一句流行語叫離xx很遠,但離xx很近,瓦爾佩人的遭遇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距離瓦爾佩人居住地的北方有座銀礦叫波托西,而在其西面還有大量的硝石礦。18世紀初,瓦爾佩人不斷被殖民者驅趕到兩地做工,進而導致消亡。

    與瓦爾佩人的溝通還算順利,雙方能用印加克丘亞語進行簡單的交流。

    為啥瓦爾佩人能說克丘亞語?這可能與他們北方的鄰居迪亞吉塔人有關。迪亞吉塔人生活的區域與印加王國毗鄰,他們擅長馴養美洲駝,織染駝毛,編織竹筐,制做精致陶器,並用這些“商品”與印加人,以及周圍的瓦爾佩人、阿塔卡梅尼奧人交易。

    瓦爾佩人對探索隊的隨身物品皆感興趣,特別是從所未見的高大馬匹,這可要比他們飼養的駝羊威風多了,只是探索隊的眾人並不交換這些牲畜,直令他們引為遺憾。

    向部落首領贈送了小刀、鏡子、鈴鐺等小禮物,首領爽快的答應會派一名向導為探索隊引路。在部落駐地待了七天,考察完附近的地形地貌,繪制好詳細地圖後,探索隊眾人在土著向導的領路下,繼續向東前進。

    沿著河谷向下游探索,走出山麓地區,步入眼簾的則是一望無垠的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在印第安克丘亞語中,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其範圍北連格連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沿岸,面積約76萬平方公里。

    整個草原地勢自西向東緩傾。夏熱冬溫,年雨量1000至250毫米,由東北向西南遞減。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西部稱“干潘帕”,除禾本科草類外,西南邊緣還生長著稀疏的旱生灌叢,發育有栗鈣土、棕鈣土,多鹽沼和咸水河;東部稱“濕潤潘帕”,發育有肥沃的紅化黑土。

    和人們普遍的印象不同,北美有野生草原牛群存在,而南美沒有,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偏差,其實大有原因。

    西元1556年,西班牙人將第一代圖爾代塔諾品種的西班牙牛帶到了潘帕斯草原,牛群由此一下找到了自由繁衍的理想棲息地,得益于豐富的牧草與溫和的氣候,牛群數量迅速在草原上激增,到18世紀時,潘帕斯草原上的西班牙牛數量超過4000萬頭。

    陸上探索隊的馬匹肆意在草原上馳騁,舒服地打著響鼻,看來它們也對現在的環境感到滿意。

    有隊員忍不住感慨︰“這里的土地比本土都要富饒,將來遲早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園!”

    “是呀,這里實在是太遼闊了,怪不得都督府一直對東邊心心念念!”身旁有隊員立即附和。

    “諸位,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何處理與本地土著的關系,如何面對外來競爭者,這都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現在還是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盡快探明路線,與西路海上探索隊匯合才是正事。”隊長適時緊了緊眾人放松的神經。

    ~~

    在東面的烏拉圭河與巴拉那河的交匯口,之前一直行動順利的西路海上探索隊,此刻也遇到了一些麻煩——稜堡未修建完工,駐地便受到了附近土著的襲擊。

    “生活在附近的土著,我稱他們為查魯亞人,他們有很強的領土意識,我在附近河流考察時,也時常受到他們的襲擊。”塞巴斯蒂安•卡波特為白明朗介紹著當地土著的詳情。

    查魯亞人是南美大陸驍勇善戰的一支族群,生活于拉普拉塔流域下游,曾一度充任過西班牙殖民者的雇佣兵,用以對付巴西的葡萄牙人。

    歷史上,1532年2月2日,佩德羅•門多薩率領的西班牙遠征隊用“realdenuestraseorasantamariadelbuenayre”(譯為“s母瑪利亞和順風之城”)首次命名布宜諾斯艾利斯,該城坐落于後世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的南部。但在1541年,因為常年遭受查魯亞人的攻擊,西班牙定居者們不得不放棄該城移居他地。

    提前到來的宋洲人同樣無法避免這樣的麻煩,不徹底解決查魯亞人,稜堡將無法安生。

    听完卡波特的介紹,白明朗立即指揮“鳳杰”號鐵甲艦向陸上開火,巨大的炮火聲嚇退了土著眾人,一些身受重傷的土著勇士躺在地上哀嚎,白明朗並沒有下令清理掉這些來犯者,而是命船醫全力醫治,他打算用這些傷員作為與查魯亞人談判的突破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480之新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四百七十章︰兩路並進(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四百七十章︰兩路並進(下)並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