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帶著幼子幼女回來時,天已漆黑,陸家父子坐在院中肚子餓得“咕咕”叫。
妻子趕緊炒了盤青菜,就著從臨川城鋼鐵廠食堂帶回來的剩菜剩飯,一家人吃了個簡單晚飯。
雖說是剩菜剩飯,但菜里魚肉皆有,連價格昂貴的牛肉都有一小碟。妻子向來勤儉持家,牛肉斷然是不會買的,孩子們嘴饞時,她才會買些便宜的鯨魚肉或袋鼠肉解饞,因此這一頓,三個孩子吃得格外香甜。
吃罷晚飯,妻子收拾著碗筷,陸水生一時想起文軒會赴約的事,讓他開口向內人要錢,實在有些抹不開顏面。
“你今日為何會回來的如此晚?”陸水生找話題說道。
“鋼鐵廠通知加班,往後每旬,我都得加三天班,這三天時間,你和邈兒去路口買些包子,先墊墊肚子。”妻子頭也不抬的說道。
“我省的。”陸水生點點頭,有些羞愧道,“你那里有沒有錢,我需要急用,等下個月發薪水,我……”
妻子打斷,問道︰“你要多少?”
陸水生忙解釋︰“不多,就一個銀圓!”
妻子將碗筷放進木盆,擦了擦手上的水漬,快步走進臥室,過了一會,又走出,將兩塊銀圓放在了陸水生面前的桌上。
“多了!”陸水生有心想推辭。
妻子卻道︰“你一個男人在外難免要應酬,拿著吧,我這里只剩這個月的柴米錢,多余的,我也沒有。”
听妻子這麼講,陸水生心中自責不已。文軒會的聚會,他本不想參加,但這次既答應人家,便不好無故失約,看來下次這種無意義的邀約能推遲就推遲。
~~
陸邈溫習完明日的功課,將課本一一收入背包。
小妹揣著小手,邁著小短腿走到陸邈面前,奶聲奶氣道︰“大哥,你猜我手里有什麼?”
“不會又是蟲子吧?”陸邈逗道。
“才不是呢,你再猜!”小妹鼓起小嘴道。
“是花?”
小妹搖頭。
“是石子?”
小妹繼續搖頭。
“好吧,我猜不出來!你手里到底有什麼,快告訴大哥。”陸邈哄道。
“鐺!是糖果,可甜了!”小妹十分稀罕道。
陸邈假裝驚訝道︰“哦,原來是糖果呀,那你得好好藏著,小心二哥搶去吃了!”
“大哥,給你吃,我在媽媽工作的地方就吃了,這是我特意留給你的。”小妹將糖果放入陸邈手中,一臉認真道。
陸邈捧著糖果,心中萬分感動,他摸了摸小妹的小腦瓜,笑道︰“大哥不喜歡吃糖,還是留給你自己吃吧!”
“騙人,哪有小孩不喜歡吃糖的。”小妹剝開糖紙,將糖遞到陸邈嘴邊,小聲說道,“大哥快吃,小心被二哥發現了!”
陸邈眼眶微紅地將糖果含入口中,夸獎道︰“還是小妹對大哥最好了。”
小妹倚在陸邈身邊,東一句西一句地講起今天在育兒園與母親工作食堂遇見的事。比如誰家孩子不勇敢,在育兒園喊爸爸媽媽;有位漂亮姐姐給了自己一包糖,最後全被二哥搶去吃了;食堂里有好多好吃的,自己長大後也要在食堂工作,天天吃好吃的。
听著小妹的唧唧喳喳,陸邈回想起班上的一位同學,記得他曾經介紹過自己父親是臨川城鋼鐵廠的技術工程師,自己長大後也要做工程師。
陸邈至今不清楚工程師是什麼,現在看到小妹的憧憬模樣,想必同學向往的工程師是個了不起的職業。
~~
兩天後,新樊樓。
一間雅間內,臨川城文軒會里的十來個讀書士子全部聚齊,眾人正低聲議論會長盛情招待的來客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時,听到門外傳來“咚咚咚”的沉重腳步聲。
“上好的武夷茶來了,諸位貴客,請避一避!”店小二提著滾燙的茶壺走進雅間,為眾人一一續茶。
緊跟著店小二步入的,有兩人,一位是文軒會會長,另一位是個文質彬彬,看起來面容有些蒼老的中年人。
讀書士子全部起身作揖,剛進來的兩人忙不迭還禮。
文軒會會長笑道︰“我給諸位介紹一下,這位萬里迢迢從大明來此游歷的士子,是被稱為‘江南才子’的唐寅唐大才子。”
“不敢當,在下唐寅,字伯虎,有幸見過各位。”唐寅自謙道。
“伯虎賢弟太過妄自菲薄了,我在書院讀書時,就听聞其大名,後雖遷到宋洲,亦有讀過你的詩集,伯虎賢弟的那首《桃花庵歌》,我至今記憶猶新!”
文軒會會長向前邁了半步,吟誦道︰“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眾人听此,頻頻點頭,贊賞不已。
座下的一幫讀書士子大約都是弘治初年考中的秀才,弘治八、九年便隨船來到了宋洲。而唐寅是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甦州府試第一名,其後一直在府學讀書,直到弘治十一年(1498年),才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名,因此,眾人對唐寅了解的不多。
“好詩!好詩!通篇如畫,雖有花、桃、酒、醉等明艷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畫面艷麗清雅,風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風舞雪,意蘊醇厚深遠。唐大才子,果然名不虛傳。”一士子听完,率先夸贊,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文軒會會長引唐寅入座,眾人邊品茗,邊談論詩詞歌賦。
不知不覺便忘了時間,直到店小二提醒是否要上酒宴,眾人這才記起還有把酒言歡之事。
借著酒水,文軒會會長向唐寅講起當年無奈遷來宋洲本土的過往,唐寅當時就在府學讀書,對那年的海溢還有一絲印象。
“諸位既是被迫來此,為何不返回故土,難道是宋洲官府阻難?”唐寅好奇道。
文軒會會長腦筋迅速急轉,尷尬一笑,旋即找托詞轉移了話題。
陸水生全程默默喝酒,不發一言,安靜看著這場表演。
就在此時,窗外陡然鑼鼓喧天。不明情況的一幫人打開窗,向外瞅,街道上一隊打著橫幅,慶祝臨川城與四春城鐵路貫通的百姓緩緩走過。
有士子擊掌歡呼道︰“終于貫通了,我大宋洲又多了一條連通南北的鐵路,日後臨川城的發展,未來可期。”
听著這幫人議論,唐寅對他們為何不願回大明,心里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