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港。
幾個布巾纏頭,身穿紗籠的佔城商人圍在碼頭前,低聲議論。
談到佔城割土苟安,淪為附庸時,他們垂頭喪氣。
談到奇珍異寶,生意往來時,他們興高采烈。
這群商人的經濟實力超過了走街串巷的小販,卻遠不到上大明與下南洋的實力,但他們同樣有十分敏銳的商業嗅覺。
在宋洲與佔城簽訂《金蘭協議》後,這群商人便載著貨物,駕著小船,前來金蘭港售賣。後來,他們發現金蘭港出現了大明的絲綢瓷器,宋洲的玻璃鏡子。于是,他們又開始在金蘭港進貨,將這些商品銷往佔城、真臘、暹羅等國。
左手作為金蘭地區的負責人,對這些商人持歡迎態度,不光在稅收上減免,還在港口碼頭邊劃出一塊土地修建房屋,租給外來商人經營居住。
等了一個多時辰,也沒見一艘掛著宋洲旗幟的貨船靠岸,佔城商人們決定返回外街,在街上找一處茶館邊喝邊等。
他們在半個月前打听到,有幾艘宋洲商船已從大明泉州出發,不日將途徑金蘭港。
不知消息真假的他們,這半個月來吃住都在外街,就是想著等貨物到港,統計完後,能第一時間交上尾款,拿到貨物。
外街即外來商人居住的街道,在左手所劃土地之中,因街道商業繁華,被百姓熟知,由此有了這個俗稱。
路過處刑場時,佔城商人們紛紛捂住口鼻,不敢直視那一具具被吊死的尸體。
處刑場中被絞死的人皆是沿海橫行無忌的海盜頭目,其中一具已經晾干的尸體,是附近海域如雷貫耳的‘周山會’大當家。
當初‘周山會’派人前來金蘭港拜碼頭,左手就與‘周山會’的三當家龍彪講明了宋洲規矩。
在見識到宋洲海軍的強大戰力後,‘周山會’也老實本分了一段時間。
可隨著金蘭港的商業繁榮,來往商船的逐漸增多,‘周山會’經不住利益的誘惑,開始打起了這些商船的主意。
經過兩次劫船滅口,‘周山會’以為自己干的事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想還是讓左手听到了一些風聲。
左手懶得與‘周山會’的人浪費口舌,在和李冉商議後,立刻下達了剿滅海盜的作戰命令。
從那時起,海軍新兵們除了日常擦甲板,干得最多的事就是開炮。
向海盜船開炮。
向海盜盤踞的小島開炮。
抓獲的海盜俘虜,經過審問,所有罪大惡極的頭目不管有沒有主動投降,全部被判絞刑。海盜嘍�@讕葑約鶴鐨械那嶂兀 慌惺奔涑ゥ灘灰壞目嘁邸 br />
這個時期,不能簡單地認為那些往日里劫船謀財的人,才能算是海盜。有時候,看起來老實本分的漁民,遇到落單的商船也會干打家劫舍的買賣。大明沿海衛所的官兵,他們照樣會做走私劫船的生意。
在處刑場公開絞死海盜,一方面是為了震懾一些外來人員的不良企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明宋洲對打擊海盜的堅決態度。
對于某些元老認為此舉野蠻殘忍,左手毫不在乎,公開執行絞刑以來,海域為之一肅,商人們對此是拍手稱快的。
不大一會功夫,佔城商人們來到外街一家掛著“茶”字招牌的茶館前。
茶館里的小二見佔國商人登門,急忙用不太純熟的佔語,將一行人迎入館中。
茶館的面積不大,由一對夫妻經營。女人說得一口流利佔語,顯然是個佔人,男人漢家打扮,臉上始終堆著笑容。
這種跨族婚姻,如今在金蘭港十分常見。
古時有三妻四妾的說法,好像對男人來說是件幸福事,但實際情況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很多窮苦男性只能打一輩子光棍。
從安不納島移居到金蘭港的漢人人數本就不多,其中適齡的女性更是稀缺,在此情況下,漢人男子只能找佔族女人婚配。
佔城商人們隨意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茶館中淡淡的茶香,瞬間沁入眾人的心肺。
女人走到桌旁,熱情介紹道︰“各位客人要喝點什麼,本店有上好的大明茶,還有宋洲風味冷飲。”
女人提得宋洲風味冷飲是指西米椰果蜂蜜水,里面還得加從宋洲本土千里迢迢運來的冰塊。這種喝法由宋洲傳出,先在舊港風靡,接著又傳到金蘭港。
一商人道︰“給我們上一壺武夷茶就可以了,宋洲風味冷飲雖然好喝,但那實在太貴。”
“好的,稍等一會。”女人記下,急忙讓小二燒水。
待女人離開,佔城商人們輕聲嘀咕起來。
“你們說開這樣一家茶館,一年能掙多少?”
“你不會是有這個想法吧,若在此地沒有關系,是拿不到茶葉,還有冰塊的。”
“我的小兒子一直在家無所事事,等我死後,家產必然要留給大兒子。作為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總得給小兒子謀個生路。”
“那也不能讓他來這里,說不定什麼時候,安南人就打過來了。”
就在商人們談論時,一氣質陰冷的男子快步走進茶館,在與商人相隔的桌子旁坐下。
“客官喝點什麼?”男店家走上前問。
“來一壺你們店最好的茶!”男子說完,將一枚5角小銀幣拍在桌上。
“好 ,客官稍等,很快便為您上茶。”男店家見是宋洲銀幣,臉上笑容越發燦爛。
一佔城商人見男子出手闊綽,使用的還是稀缺的宋洲銀幣,心下生出結交的心思。
他挪步到男子桌前,學著漢人的禮節,向陰冷男子拱了拱手,用漢語道︰“這位朋友,你難道不知現在在市面上宋洲銀幣已難得一見,剛剛你給的五角錢,在黑市中,可以換到半兩銀子。”
男子隨意拱了拱手,以做還禮,面上奇道︰“同樣是銀子,這宋洲銀幣為何會如此值錢?”
商人笑道︰“想必朋友剛到金蘭港,不如與我們坐在一處,我可以為你介紹一番此港詳情。”
“若能如此,再好不過。”男子並未推辭,大大方方與佔城商人坐于一桌。落座後,他轉頭對男店家道,“店家,給這一桌同樣上壺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