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快樂!】
左手比電報中說的晚了兩日抵達中途港。
登島時,他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場景。在士兵的組織下,營中男女老少各有分工,男人們在海岸邊安置網箱,女人們在洗衣做飯,老人們侍弄著菜園與雞舍,小孩們也沒閑著,在附近山坡上撿拾柴火。
臨時營地巡視的士兵見到營長到來,急忙立正敬禮,島上的災民見此一幕,莫名感到惶恐。
左手沒理會災民的反應,在駐港連隊連長的陪同下,視察著營區的安置情況。
“營地的災民有沒有超過五百?”
“還沒,剛剛過四百人。”
“和他們談的如何,有沒有主動參軍入伍的?”
連長訕笑︰“暫時沒有。”
“我還以為你把所有事都處理好了,只等我過來拉人呢?”左手笑道,語氣里並無責怪之意。
“災民們一听參軍就紛紛搖頭,一些不明狀況的人還以為咱們是海盜,干得是刀口舔血的買賣。”
“沒說清我們的待遇嗎?”
“說了,只比編制在伍的士兵低一檔,但他們將信將疑。”
左手頷首︰“忘了和你提,目前金蘭港也在做改革,嘗試建立國營農場,同時給歸化國民分配土地,農業部近期會派技術員過來做指導,土地將是塊很香的誘餌。”
“若能這樣,或許部分災民會心動。”
“這樣吧,你通知災民們選出幾個代表,晚上在食堂,我和他們坐下來聊聊。”
連長開玩笑︰“營長,你這是準備舌戰群儒?”
“你既然不行,只能我親自出馬了。別廢話,趕緊去辦!”
~~
左老拄著拐杖,站在菜園子外圍觀望,種了半輩子地的他竟認不出菜圃里,長得究竟是何物。
這腳下的土壤呈現黑灰色,絕不是島上紅褐色帶有碎石粒的貧土,難道為了種地,這群人會將別處的沃土帶來不成?
去年年末,他就听說南隅盤踞著一伙不知來路的海賊,如今來到此地,看到這群人為了種地養魚,不惜成本搬土織網,這哪是海盜能做出的行徑。
“真是怪哉!”左老捋了捋胡須,百思不得其解。
“父親,原來你在這!”左家長子見老父站在菜圃前發呆,這才安下心。
“找我有何事?”
“此地的島外人要與我們中的代表商談大事,村里人皆選父親為代表,孩兒特來告知。”
左家祖上是當年跟隨鄭和下西洋的官兵,後留守該島,按資歷比曾家還老,可惜是個微末小兵,入不了朝廷的眼。到左老這一代,家中有三子,三子婚後又生七孫,田畝就那麼多,一大家人的生活由此過的緊巴巴。
好在左老教子有方,家中人丁和睦,子女孝順,在村中頗有威望。
“可知是何事?”
“孩兒不知,父親還是先回去再說吧。”
營地前一片空地,村里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神色里多是不安與憂慮。
左老在長子的攙扶下,慢悠悠地走到眾人面前。
“左老!”
“左老來了!”
瞧見眾人眉宇間的焦急神色,左老不解道︰“各位鄉親為何如此慌張?”
一鄉親壓低嗓音道︰“今日這伙賊人來了一個大頭目,諸位鄉親擔心他們變卦,不在出糧接濟。”
“大家好不容易吃了幾天飽飯,難道又要回鎮上乞討。”
“我勸各位以後莫用‘賊人’‘海賊’稱呼,于人听見不好,再說這群人到此地後,與我們秋毫無犯,還出糧救濟我們,此乃善舉。”左老道。
“左老說的是,我等謹記于心。”
“要我說,與其在這憂心,不如各位湊些錢財由左老送給那位頭目,向其求求情,待難關過去,我們便自行離去。”
“理當如此,大家別藏著掖著。”
數十個鄉親東拼西湊,才湊出兩貫錢,左老見其異常寒酸,對長子道︰“去把為父的那顆珍珠拿過來。”
左老年輕時出海捕魚,在遠海捕到一巨型牡蠣,從牡蠣體內找到一顆黑珍珠,他一直將其視作珍寶。
“父親,這……”長子有些不舍。
左老道︰“都什麼時候了,將這些身外之物留下作甚。”
~~
災民們選出的七位代表在一名士兵的引領下,來到食堂。
室內明亮的燈光讓他們驚為天物。
驚嘆間,左手大步走入。
“我等小民見過大人。”代表們急忙拱手或作揖。
“諸位不必客氣,請坐。”
听此,代表們忐忑不安的坐下。
這時,有士兵端來茶水與糕點。見此禮遇,代表們心下稍安。
“上好的大明江浙茶,諸位不妨品嘗品嘗。”左手笑著示意。
“大人客氣!”
“我等鄉下小民,偏居此島,與神州相距千里,今日還能品嘗到江浙茶,也算三生有幸。”
“小民萬分感激大人能出手救濟,為報救命之恩,一些薄禮還望大人笑納。”左老將一木盒打開,里面裝著錢貨。
左手推辭道︰“不必如此,實不相瞞,我只是宋洲王國一武夫,而宋洲王國是由宋人遺民所立,說起來與大家也是同族。如今諸位遭遇天災,我宋洲軍隊怎能坐視不理。”
一代表趕忙接話︰“貴軍威武,真乃仁義之師。”
“還請諸位先听我把話說完,現今南洋諸島異國林立,漢人要想生活富足,只能抱團齊心。安不納島距離大明千里,朝廷已無法顧及。今日天災,明日敵國來攻,遠水始終救不了近火,諸位對此可有思量?”左手問。
“這……。”一人啞口。
左老道︰“我等小民世受皇恩,自當以死報國。”
“諸位如此想,難道子子孫孫也是這般想?不用服徭役,不用繳納田賦,可是田畝只有這麼多,就算把全島都開墾,每家每戶又能分到多少,且不提那些大戶與官員對土地的貪婪,難道你們指望子孫以後靠大海為生?到時候,你們的子孫還會對大明心存感激嗎?”左手又問。
一代表有些恍然道︰“不知大人說這些,是何意?”
左手蠱惑道︰“我宋洲王國坐擁百萬疆土,只要漢人歸順,無論男女老少,人均可分十畝上田,且田賦不會超過四成,永不服徭役。從軍者,但凡有功,再授軍功田,減免田賦……”
這一番言語听得一些代表心有所動,畢竟漢人百姓對土地的執著已經刻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