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事多,努力保持更新】
明朝時期的泉州已有了“三灣十二港”之稱。
這三灣十二港即“泉州灣”內的蚶江港、石湖港、後渚港和洛陽港;“深滬灣”內的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和福全港;“圍頭灣”內的金井港、東石港、安海港和石井港。
三月上旬,冬季的泉州灣十分冷清,孤零零的幾艘貨船在石湖港內隨風搖曳。
府城內,一家名為“益興記”的雜貨鋪。
櫃台上,黃掌櫃全神貫注核對著去年的賬目。
一身披簑衣的漁夫大步走入鋪中,店伙計瞥了眼來者,暗罵一聲窮鬼,不耐煩道︰“要買什麼?”
漁夫一臉緊張地說道︰“我……我只是來傳個話,港外駛來了艘大船,船上那位老爺讓我帶話,說吳德瑞吳東家要的貨到了。”
“這里沒有吳東家,我們老爺姓張,走走走,一身魚腥氣,別耽誤我們做生意。”見這人不是買東西,店伙計懶得听他廢話,連忙揮手驅趕。
“慢著!”黃掌櫃抬頭,制止了店伙計的行徑,向漁夫確認道,“你確定船主說要找吳德瑞吳東家?”
漁夫趕忙答道︰“回稟老爺,那人確實是找吳東家,小人听的一清二楚。”
“這冬季怎麼會有船過來,真是奇了怪了。”黃掌櫃像是自言自語,回過神對店活計道,“小二,賞他幾枚錢,再去碼頭找我們的船。”
“好的,掌櫃!”店伙計不知黃掌櫃想得是哪一出,只得找吩咐辦事。
漁夫又領了一份賞錢,喜滋滋地離開。
停泊在外港的大船正是逆風北上的破浪號,差人與益興記傳話的是南洋商行股東代表施掌櫃。
明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移設福州,泉州的來遠驛也隨同市舶司廢置。現在的泉州港只通琉球,朝貢貿易受到極大限制。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個時期,泉州地區的民間私人海上貿易興起,沿海各鄉族利用近海的地理優勢,在適當的地點開闢通商港口。
據明《安海志》稱,“安海距郡之統制偏遠,揚帆一出海門,便為外海,最利于海上貿私,能貿善賈之安平商人,每奔逐貿私蕃船,竊據之港澳,以獲暴利。……富豪賈商,勾結官吏,私造海船,自雇船工,滿載貨物,徑自往日本、呂宋、交趾等地。其瞞天過海,各有妙法。或就海港附近小港澳,輕舟分散出海,以就海舶轉運;或賄賂官吏,假給文引以渡關卡;或借官許通貿之琉求為轉口再運往日本或南洋各地,以牟厚利。”
吳德瑞妻家張氏本是泉州當地的大族,景泰年間,張氏一族人考中進士,後到南京任官數十年,致仕後留在南京,這一支族人由此遷往,逐漸在當地開枝散葉。
兩地張氏族人這些年依舊來往密切,尤其是在走私生意上更是齊心合力,泉州府城里的益興記便是張氏開設的走私銷貨點。
等了約莫半個時辰,一艘槳船尋到方位,緩緩靠近破浪號。雙方互報暗語,確定彼此身份,隨後抓緊時間卸貨。
甦南、外務部干員以及記者付成勇,還有幾名護衛跟隨裝貨的槳船上岸,史永仁留守破浪號。待貨物轉卸完成,史永仁將率船返回舊港,下次來時估計要等到十月份。
一行人中半路插隊的付成勇絕對是個奇葩,這次去京城的朝貢路走完,他將成為唯一一個全程參入北上計劃的男人。
奇裝異服的眾人一上岸就引起了衙門官差的注意,官差在詢問來歷、查驗官文後,將此事迅速上報給知府。
泉州知府得此消息,詫異無比,這宋洲王國又是何地,怎麼從未听說。在與幕僚商議後,他一面派人上報南京禮部,一面派人將甦南等人安置于泉州驛館。
泉州古城羅城蜿蜒30里,城高一丈八尺,也就是現在的6米多。城牆圍繞之下,城池看起來像一只鮮活的鯉魚,而鯉魚的尾巴處就是有名的德濟門。
一行人隨官差入德濟門,一眼便瞧見了泉南蕃坊。
漫步城中,眾人四下打量起泉州城的景致,記者付成勇更是忙碌,相機照個不停。好在官差不懂相機為何物,心道這宋洲人真是行為古怪,外邦土包子恐怕沒見過我泱泱大明的繁華。
城里的百姓對這群番邦之人沒感到多好奇,畢竟幾十年前,這兒可曾設大明市舶司,什麼樣的藩人沒有見過。
整個泉州城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標牌廣告林林總總。城中佛寺、官衙、戲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門,層層疊疊。茶莊、金銀店、藥店,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應有盡有。
時值初春,城中正舉行盛大的節慶儀式。
西面的一條街道,百姓們剛抬著城隍巡游而過,沿街店鋪燃放炮竹,現場煙火彌漫,熱鬧非凡。北面最繁華的街道正中搭建起一張戲台,觀眾站在街上墊腳伸脖,瞧著熱鬧;在街道一邊用木條和木板搭了兩座女台,上面遮有布幔,台上坐著許多女眷;街道周圍的店鋪酒樓也擠滿了看客,整個街道都成了演出場所。
好不容易穿過人流,來到驛站,將住處與攜帶物品安置完畢,這時,驛官向甦南等人提醒若非必要,不可出門在城中隨意走動。
听此叮囑,眾人熄了上街游覽的心思,只得各自回房休息。
另一邊,施掌櫃並未隨眾人下船,而是跟著槳船來到一隱蔽碼頭。
碼頭倉庫中,益興記的黃掌櫃早已等候。
兩人互報家門,客套一番。
黃掌櫃命人備好坐轎,領著施掌櫃來到相熟一茶樓。
品了口茶,施掌櫃拿出一張貨單。
“你們帶了這麼多東西?”黃掌櫃接過清單,吃驚道。
施掌櫃道︰“船大,帶的自然多!怎麼,益興記吃不下?”
黃掌櫃搖頭︰“那倒不是,只是這銀錢周轉需要時間。當初吳東家與我講,說是少量貨物試銷。”
去年南洋商行與吳德瑞商談的生意,今年一月得到正式答復,吳德瑞答應和南洋商行開始合作。為此,去年年末就開始準備,直等夏季東南風起。
“銀錢不急,要采買的貨物還請黃掌櫃盡快籌辦,我貨船急等著返回舊港。”施掌櫃也不在意。
“這事簡單,我益興記在泉州還有些薄面。”黃掌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