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二十一章︰海平方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真難得糊涂 本章︰第二十一章︰海平方案

    瘦高男子走進辦公室,剛落座,一身著有點別扭職業裝的少女端著茶水走了進來。

    接過少女遞來的茶杯,瘦高男子連忙客氣道︰“謝謝!”

    少女也不言,只是羞澀地低下頭,快速退出了房間。

    瘦高男子見此忍不住吐槽︰“好你個老陶,現在也會金屋藏嬌了?”

    有前科的陶先章趕緊撇清關系︰“別瞎說,她只是官邸原先留下的舞女,行政廳的同事幫忙訓練了一段時間,最近才到辦公室做助理。”

    瘦高男子擺擺手,笑道︰“老陶你也別太緊張,我就開開玩笑!真想不到在你辦公室還藏著這樣的美女,不過你不覺得她的著裝有些奇怪嗎?”

    陶先章好奇問︰“怎麼奇怪?“

    瘦高男子一臉壞笑道︰“這制服有些小了,特別是某些部位異常不合身!”

    陶先章道︰“我要是把這些話說給大蝦听,看他怎麼收拾你!”

    瘦高男子瞬間垮下臉:“別,怎麼牽扯上他了,您還是饒了我吧,那尊佛,咱惹不起!”

    石金到底是老同志,時刻把工作擺在第一位,他沉聲問︰“小邱你也別插科打諢了,說說找我們有什麼事?”

    姓邱的瘦高男子全名邱海平,金融行業出身,這次到舊港,主要任務是協助陶先章籌辦博覽會。見老同志發話,邱海平不敢造次,一本正經道︰“找兩位是有要事匯報。”

    他從公文包里去出幾枚銅錢,放在案幾上,問︰“兩位看看這幾枚銅錢有什麼特別之處?”

    石金拿起幾枚,端詳一陣道︰“宣德通寶、弘治通寶,明中期的走私貿易看來十分猖獗。”

    陶先章看過道︰“質地很差,應該是私鑄。”

    邱海平道︰“兩位說的不錯,這些銅錢是我在博覽會期間收集到的。今天要和兩位商量的事,正與這貨幣有關。”

    “以我個人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宋洲發展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一個長期的國策,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既然口口聲聲說建設一個以我為主導的新世界,那我們以後要建設的國家是海權國家,還是陸權國家,要怎樣施展國家的影響力,從而確立國家的超然地位?”

    邱海平的一席話瞬間將思想境界拔得老高,使得陶先章心頭一緊,不得不擺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樣。石金更是不自覺地抽起了煙,表情嚴肅起來,陷入神游的狀態。

    邱海平接著道︰“要回答上述問題,我得先提一下15世紀前後東西方陷入的一場貨幣危機。在我們映像中好像明清兩朝開啟了銀本位時代,但美洲白銀正式流入大明是在葡西商船打開大明貿易窗口之後,那在此之前呢?”

    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太祖開始鑄造銅錢,洪武元年頒行了“洪武通寶”,直到洪武八年,明政府並沒有干預其他通貨的使用。當時的主要通貨是比較多的,有元舊鈔、唐宋舊銅錢、明通寶錢,至于金銀、谷物、布帛等實物也能在民間市場上見到。

    自洪武八年明發行“大明寶鈔”始,為了鞏固寶鈔的地位,政府禁止使用白銀交易,並對鈔、錢、銀的比價做了官方的規定。于是,寶鈔和銅錢便成了較為重要的兩種貨幣,這個“錢鈔並用”的局面大體持續到了宣德年。

    寶鈔在洪武年至永樂年流通情況較好,洪武二十七年,銅錢亦被政府收繳禁用,大明寶鈔成為唯一合法的貨幣,但不僅金銀、谷物等實物仍不時見諸民間流通市場,交易領域的前朝所鑄舊錢也未能禁絕,禁止銅錢流通的政令並沒有什麼效果。

    宣德年,在民間交易市場中,白銀的使用開始普遍起來,尤其是巨商富賈所進行的國內外貿易更是如此,此時以國家信用為憑證的寶鈔由于隨意增發,導致不斷貶值,失去百姓的信任,逐漸退出流通領域,民間交易開始以白銀為主。

    有學者統計,從北宋滅亡到隆慶開海這將近4個半世紀里中國的金屬通貨,實際上都是依賴北宋的銅錢。16世紀前明代規範銅錢的流通總量約為3600-5400萬枚,只相當于北宋的12%-21%。在外部白銀流入中國前,明代白銀流通量大概在5000萬兩左右,這個數量只有宋代的三分之一。

    官方貨幣無法解決民間貿易的迫切需求,一場貨幣緊縮的危機在此背景下開始醞釀。

    首先反應在明代商品、勞務、糧食的價格上。以糧價為例,明代直到16世紀上半葉的米價都一直停留在宋代初期的水準(平均約為0.46兩/石),與宋代物價高峰時期(宋峰值時期平均達1.4-2.4兩/石)相差巨大,宋代物價高峰時期的米價,以白銀計高出明代約3-4倍,若以銅錢計(明初大體為250-500文/石,宋代高峰值為3600文/石-15242文/石),則高達9-40倍。

    明初物價的低廉直接導致勞務工資的低廉。例如官僚和士兵的薪俸,明代與宋代相差竟達15倍(宋約為3000文一月,明代為200文左右)。

    即使如此,朝廷還發不出薪俸,只得發放胡椒相抵。由于胡椒一直是朝廷壟斷經營,剛開始還挺保值,其後由于數量多,且集中(官僚發薪日)上市,導致胡椒價格不斷走低。

    市場的不完全發育與各地經濟的脆弱性直接導致了16世紀前“明代空窗期”的出現。

    西方情況也是如此,在未打通海上貿易線,發現新大陸前,西方的金銀不斷流入中間商阿拉伯人的口袋,導致貨幣短缺,同樣出現了貨幣緊縮。

    陳述完史料,邱海平提出觀點︰“依據這些史料看出,目前這個世界還缺少一套完整的金融框架,我覺得國家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以建立武力為保障的金融霸主地位,因此國家往後的發展方向有三個,向北控制大明人力與市場,向東控制美洲白銀,向西控制非洲黃金。如果能達成此目標,那我們將無懼任何人的挑戰!”

    石金听完邱海平洋洋得意的講述,心中暗嘆不虧是周總的嫡系,與周總選擇在西澳作為起點不謀而合,而且更加野心勃勃。

    石金提議道︰“你的觀點不錯,我覺得應再拉其他組一些人共同制定一個方案,提交給管理所。”

    邱海平喜道︰“我也有這個想法,不過還需兩位大佬牽線搭橋。”

    陶先章笑道︰“我們也不居功,這個方案就叫’海平方案‘吧,如果管理所通過,副署記得加上我們的名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480之新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二十一章︰海平方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二十一章︰海平方案並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