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十九章︰大明商人(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真難得糊涂 本章︰第十九章︰大明商人(上)

    四月的馬六甲城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站在港口向海外眺望,那一片片船帆就像海上移動的樹林,讓人應接不暇。

    來自大明江浙的商人吳德瑞心生感慨,這番場景在大明只怕永遠都不會見到。讓他生出這種感慨的原因,無非是大明立國初的海禁政策。

    洪武三年,朝廷“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朝廷又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對外貿易遂告斷絕。洪武十四年,太祖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

    自此,連與明朝素好的東南亞各國也不能來華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

    洪武二十三年,太祖再次發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為徹底取締海外貿易,又一律禁止民間使用及買賣舶來的番香、番貨等。洪武三十年,再次發布命令,禁止中國人下海通番。

    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朝廷法律規定了嚴酷的處罰辦法:“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向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

    朝廷對參與買賣外國商品的居民也不放過,“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蠰,其現有者限以三月銷盡。”

    這段時期實行的是‘嚴禁’。

    到永樂時期,朝廷派太監鄭和數次下南洋,又打開了番邦朝貢的入口。其後經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到如今成化年,雖仍然實行海禁,但其實是‘馳禁’。

    這段時期,沿海走私商人絡繹不絕,背後有皇家外戚與地方大族支持的吳德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吳德瑞在自家商船上檢查完,返回自己的落腳處。

    號稱有十萬人的大城馬六甲,其繁華程度終究是比不過江浙的,呆得有些膩的吳德瑞盤算著時間,等東南季風起,他就要馬上啟程。

    回到宅邸後院,吳德瑞瞧見宅邸的主人田甫正在吞雲吐霧,只見他右手兩指夾著燃燒的白色條狀物,看上去好不愜意。

    田甫見吳德瑞走近,問道︰“吳兄,盤點貨物的事,讓手下心腹去處理就可,何必自己勞力勞心?”

    吳德瑞坐在一旁,嘆氣道︰“賢弟你是不知,這都是我的老習慣,一日不去親點,就感覺寢食難安!”

    田甫笑道︰“我看吳兄是勞苦慣了,只怕一閑下來,就渾身不舒服。”

    吳德瑞與田甫是老相識,也是生意上的伙伴,一個負責在大明進貨,一個負責在馬六甲城銷貨采買,兩人說話自然很隨意。

    田甫從石桌上拿起一個精致的鐵盒,打開鐵盒,從中抽出一支,遞給吳德瑞。

    吳德瑞接過,放在鼻尖聞了聞,是一股草藥的氣味︰“此為何物?”

    煙草傳入中國是在明代萬歷年間,也就是16世紀由葡萄牙人帶入中國,吳德瑞有此疑問很正常。

    田甫道︰“這是從舊港返回的商人送我的,名為香煙,據說可以清腦提神。”說著,田甫又從懷里摸出一個金屬的小鐵匣,輕輕一撥,傳出清脆的聲響,拇指按下,火苗從一處鐵口燃起,十分神奇。

    吳德瑞按田甫教的法子,抽了一口香煙,嗆得眼淚都要出來,過了好一會才緩過勁。他好奇問︰“你手里又是何物?”

    田甫道︰“此為打火機,也是那商人送了,可比火鐮好用!”

    吳德瑞好奇道:“我走海商也有好些年了,可不曾見過這些新鮮玩意。”

    田甫道︰“據那些商人講這些新東西都是宋洲人帶來的。剛好四月,宋洲人要在舊港辦什麼博覽會,一些海商聞風都到那邊瞧熱鬧去了。”

    吳德瑞疑惑︰“那不是滿者伯夷的地盤嗎,這宋洲人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田甫搖頭︰“我也不知,吳兄若想了解,我遣人去打听一二。”

    吳德瑞道︰“罷了,反正閑來無事,不如田弟幫我聯系一艘船,我想親自過去瞧瞧。”

    田甫見吳德瑞興致盎然,不由得笑道︰“吳兄稍待兩日,此事包在我身上。”

    ~~

    僅過了一天,田甫就聯系上一艘往舊港送貨的四百料海船。得此消息,吳德瑞立馬帶著幾個隨從,隨船出發。

    從馬六甲城到舊港並不遠,一路上,吳德瑞與船主借機攀談,了解到許多關于宋洲人的傳聞。關于他們聲稱自己是宋末遺民,吳德瑞心存疑慮,得知他們在舊港建立漢家政權,吳德瑞卻是欽佩。

    這一日,吳德瑞悠閑的站在甲板上看風景,卻听見船艙里傳來響動,一水手領著一幫男女老少走到甲板上透氣。

    吳德瑞見這幫人穿得破破爛爛,各個面黃饑瘦,不禁好奇地向水手問道︰“他們都是什麼人?”

    水手听到問話,卻閉口不言。

    吳德瑞向身邊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摸出十幾枚銅錢塞到水手手中。

    水手將錢收好,才低聲道︰“回稟貴人,他們都是無地的流民,听聞舊港賜田墾荒,于是想過去投奔。”

    回答完話,水手離開,不想多談。

    面黃饑瘦的一幫人有氣無力的躺在甲板上一動不動。這時,一個看上去七八歲的小童拉著婦人的手嚎嚎大哭起來。

    吳德瑞于心不忍,便派隨從過去瞧瞧。

    隨從向那幫人問了幾句,又看了看婦人,回來向吳德瑞稟報道︰“老爺,那婦人只是餓昏了。”

    吳德瑞道︰“把我們攜帶的干糧分一些給她。”

    隨從听命,返回客艙里取來一些干糧和水,走到那婦人身邊,將面餅揪成小塊,就水送下。婦人吃下餅後,眼眸睜開,恢復了一些氣力。

    婦人身旁一老者見此,向吳德瑞拱手感激道︰“多謝貴人相救!多謝貴人相救!”

    吳德瑞听老者說得是閩語,連忙問︰“你們是漢人?”

    老者道︰“老漢姓盧,出生在馬六甲,父母是早年出海的閩人。”

    吳德瑞又問︰“為何如此落魄?”

    盧老漢無奈道︰“本土人勾結官府把我家的土地低價強買,老漢與兒子前去理論,還被他們打成重傷,等傷養好,家里的余錢也不剩幾個,只得給人做了佃戶。最近听問舊港是漢人當差,招募人手種田開荒,老漢就帶著一家老小上了這船。”

    其他幾個漢人答話,遭遇全都差不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480之新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十九章︰大明商人(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十九章︰大明商人(上)並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