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術算來得快了,听聞西門出事,他立即披掛上馬,帶著韃子騎兵迅速趕到,奈何見到的是明軍。
攔在阿術面前的明軍滿臉興奮,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阿術知道這回難打了。
先前忽必烈南下攻宋,阿術從征,所到這處,宋軍望風披靡,不得不戰的時候,那是滿臉的不情願,畏畏縮縮,一旦交戰,韃子十個打他們百個。
蒙古漢軍打仗,則是一副被強迫的樣子,為保性命不得不戰,整體的積極性不高。
蒙古軍作戰,知道戰爭會有財富和女人進賬,所以很積極。
如今明軍聞戰輒喜,亦如蒙古軍一樣好戰,問題是他們人多勢眾,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這回麻煩大了!
兩軍對壘,分外眼紅,馬上展開激戰。
韃軍騎兵瘋狂地沖過來,那些騎兵手里的鐵骨朵和長矛,如同黑白無常手里的棒子,他們人長又丑,形象恐怖嚇人,換作是宋軍早就魂飛魄散,自然潰散了。
然而明軍絲毫無懼,進城的騎兵不多,更多的是刀盾兵和長矛兵,以盾牌在前面開路,余眾跟進,蜂擁而上。
韃軍戰馬撞入人群中,明軍爆發出吼聲“為皇帝而戰!”用盾牌把大馬給撞回去!
每個韃兵都被照顧得“無微不至”,有數把刀槍捅向他,明軍興奮地道“殺他!”“捅他!”他們不得不急速揮刀或者用其它兵器擋格,力氣在迅速衰弱中。
戰陣上殺聲震天,兵器亂舞。空中箭矢亂飛,地上兵將拼命廝殺。
僅僅小半個時辰,明軍“熱情洋溢”的攻擊下,前面的韃子騎兵大面積地倒下,陣勢坍陷,明軍威勢更盛,猛打猛沖,甚至單兵敢去挑騎兵,韃子們見明軍這般洶涌的來勢,紛紛躊躇起來,不願意上來拼殺。
副將安吉斯急著對阿術道“元帥,近戰不利,騎兵不能這麼打!”
安吉斯弓馬嫻熟,戰力超群,是無所畏懼的勇士,連他也這麼說,這仗難打下去了。
阿術自然知道韃子騎兵最好的戰斗場所是在野外開闊地,他之所以動用韃兵是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息西門之事,沒想到希望落空。
韃子用兵,一直是先上漢軍,再上色目人,最後才上真韃。
听聞西門漢軍陣前嘩變的消息後,阿術已經不信任漢軍,那支嘩變漢軍事先毫無征兆,說反水就反水,教阿術如何再信漢軍!
時間不等人,還沒等阿術作出決定,明軍群中讓出道路,一個少年將軍帶著一隊精兵出現,他一出現即是不凡,開弓對著一個魁梧如同鐵塔的韃軍漢子就是一箭,箭力強大至極,那人整個身子翻倒馬下。
少年將軍銀盔銀甲,英武不凡,喊了一聲“沖!”策馬沖鋒,後面明軍大隊齊發一聲怒吼“殺!”就紅著眼楮,惡狠狠地向擺在道路上的韃軍人群撲將過去。
不好!
阿術和安吉斯無不臉上色變,知道明軍來了狠茬子,如不遏制他,只怕已軍軍勢如同潰堤,一發不可收拾。
安吉斯暴叫一聲“我去殺他!”急速拍馬上前去戰那個少年將軍。
立即錚錚錚兵器激響聲大作,少年將軍執一口雪白也似的斬馬刀,與安吉斯的寬體大斧大戰起來。
斬馬刀上銀光閃爍,每一次揮砍切削都帶著一股肅殺之氣,讓人心驚膽顫。
只見他揮舞之間,刀風呼嘯,仿佛銀龍在空中盤旋,舞到急時,只見銀光不見刀身,威力無比。
在安吉斯到來前,少年將軍已經把三個韃騎斬落馬下,一時間韃軍軍勢頹廢,好在安吉斯過來攔住了他。
安吉斯寬體大斧攻擊力非常強,刀法有如流水,每一刀都精確而迅速,力道十足,他眼力高明,揮斧擋著斬馬刀,大斧揮處,攻敵之所救之處,強如少年將軍,亦不得不與他對戰,一時間難得上風。
兩人大戰,刀光斧影交織成一幅壯觀的畫卷,他們的武器踫撞在一起,濺出火花,每一次沖擊都使旁人心驚膽顫,揪心無比。
安吉斯是韃軍副將,軍中二把手,身份自然不用說,少年將軍更貴不可言,乃大明皇子孟順德,他上得陣來,難怪部下瘋狂。
他若陣前出事,就是天大的事,以後大家都別想混了。
大家都搶在他前面攻擊,確保孟順德安然無恙,只要敵人死光光,皇子就無事。
一句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昔岳武穆之子岳雲和京湖制置使趙方之子趙葵,臨戰時每每“施計迫戰”,即他們每次听到軍事警報,都與諸將一齊出陣打金兵,遇到敵人就深入敵軍、死戰到底。諸將惟恐主帥之子有閃失,都全力冒死相救,宋軍也因此多次獲勝。
趙葵,很熟悉的名字吧,他後在理宗朝當右宰相,新朝當首輔,人家也是拼出來的前途。
現在孟順德與安吉斯惡戰,事涉軍人榮譽,其他軍人替代不了他,正在擔心時,人群中閃出一騎,大伙兒一看,無不大喜他來了,天就亮了!
來者正是孟牧勞,這廝上得陣來,一看情形,馬上拍馬急沖過來。
韃子中有人認得他的,驚呼“那欽雙胡爾!”
孟牧勞是南朝、明軍中最出名的前蒙古人,蒙古人對他恨之入骨,他這個前蒙古人給蒙古人帶來了多大的災禍!
精彩的一幕出現了,孟牧勞連過三個韃騎,全部在他馬後倒下,馬快,槍快,他揮槍如電,盡把三敵刺于馬下,根本阻礙不到他片刻功夫。
他沖到安吉斯右側,與孟順德合擊安吉斯,孟牧勞那桿槍每一招都像狂風暴雨般猛烈,狂猛無比,打得安吉斯應接不暇,急著擋槍時,防備不了孟順德,被孟順德就手一刀,抹了安吉斯的脖子。
兩孟停手,看著安吉斯在馬上搖晃,鮮血如噴泉般從動脈中噴得老高,陽光下格外地血色嫣紅!
明軍士氣大振,兩孟帶頭,往韃軍處猛烈沖鋒,韃軍肝膽皆裂,他們所到之處紛紛避讓,哪怕阿術高呼“頂住”亦不能止住敗勢!
如同洪水決堤,明軍正面硬撼韃子,擊破韃陣!
喜歡狠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狠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