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府,達魯花赤府。汪德臣正在堂上踱步,等候著約定之人的到來。他愁眉不展,快到多事之秋了!他從前陣子的軍情中看出,宋軍輕騎、斥侯、小隊相當地活躍,顯然入寇在即。那幫南蠻打著其它宋軍的旗號,但汪德臣從作戰過程中知道,是青居軍這個老對手來也。想想到這些年來,都是聖朝攻打南蠻,南蠻懦弱,聖朝壓著他們來打,他們的地盤,如同聖朝的地盤一樣,聖朝軍隊想來就來,想去就去!不過,自從南蠻建立起山城防御體系後,聖朝軍隊遇到了極大的麻煩。以前南蠻的城池,比如川西那邊的成都,城大又如何,聖朝想破就破,沒有任何問題。如今南蠻有兩寶,一是山城防御,他們在山頂建城立寨,地勢險要無比,試問你怎麼攻打?二是青居軍,青居軍的戰斗力甲于川中諸軍,其主將孟之祥武力值強大至極,雖是敵對,汪德臣將孟之祥敬佩無比,認為論到呂布之勇時,拿孟之祥來比擬是一點不錯。如此強大的軍隊和主將,打起仗來卻極為狡猾,擅長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克敵制勝,在汪德臣看來,這樣的敵人最難對付!呂布好打,他有勇無謀。對付孟之祥要調集重兵,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孟之祥有呂布之勇和韓信之智,怎麼打!今年南蠻入寇,遇到了“好時機”,聖朝之邊恰好國喪,麻煩很大!蒙古主貴由汗殂于杭錫雅爾之地,年四十三。葬起輦谷,廟號定宗。自太宗皇後稱制以來,法度不一,內外離心。至是國內大旱,河內盡涸,野草自焚,牛馬死者十八九,人不聊生。諸王及各部,又遣使于諸郡征求貨財,或于西蕃、回鶻索取珠璣,或于東海搜取鷹、鶻、驛騎絡繹,晝夜不絕,民力益困。皇後立庫春子實勒們听政,諸王大臣多不服。在汪德臣看來,聖朝強大就強大了,但其擴張有一個特征︰只要可汗死去,所有遠征在外的主要兵力都要在大貴族們帶領下回到蒙古本部推舉新可汗,其擴張速度也會隨之大幅變緩。比如之前的窩闊台汗在位時,聖朝軍隊在四川打得挺順利的,待他死後,聖朝軍隊進入了長期的內訌期,不但讓已經陷入僵局的、對南宋作戰的部分蒙古軍隊撤退了,四川南蠻也乘機松了一口氣,迎來了余 與孟之祥。現如今聖朝內的窩闊台一系和拖雷一系爭奪汗位的斗爭日趨激烈,貴由汗上位後皇位不穩,他于今年死掉,太後秉政,諸王不服。汪德臣的主子闊端汗長期滯留和林爭奪汗位,顧不上這邊,甚至把主力都給調走了,如都元帥塔海、鐵哥、朱哥那顏等盡皆不在,如今漢中這個咽喉之地,交由汪德臣來防守。他苦思破敵之策,換作是其他宋軍來,他全然不懼。唯獨青居軍,唉!戰斗力超強,卻又極為狡猾,總能攻擊聖朝軍隊的薄弱之處,實在是太過分了。正在思忖著,听到堂外有把豪邁的聲音道︰“都總帥在這里可嘆了不知道多少聲氣,依我看,南蠻不可慮!”“哦!”汪德臣抬起頭來,見到一位年輕高大雄壯的軍官站在門邊,汪德臣喜道︰“鄭千戶,快快有請!”鄭千戶,名叫鄭鼎,漢人出身,其勇力過人,擅長騎射。窩闊台為大汗時,授他為澤州、潞州、遼州、沁州四路千戶。元太宗六年,從征蜀地,遷陽城縣令,現調至興元府為守將,汪德臣正要與他商量。請了他進來,汪德臣虛心求教道︰“鄭千戶有以教我!”鄭鼎笑道︰“我料南蠻來襲,必為虎頭蛇尾之勢,因為他們乏糧!”一言驚醒夢中人,汪德臣擊掌道︰“太對了!”如今宋軍出川,相當于當年諸葛亮北上攻魏,他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糧草!蜀道崎嶇,攻進去不易,想攻出來也難,宋軍首次來攻,若早早屯糧,方可以持久進攻。然而軍情顯示,宋軍並未在興元府前線大舉屯糧,若從川中攜糧出動,鄭鼎認定宋軍必不可持久,他獻上三策。一曰堅壁清野,老套路,也頂用,任何守方都愛用。二曰少糧據守,意思是己軍扼守興元府各城,送走民眾,只留軍隊和精壯民夫把守,屯一個月的糧食,以一月為限,守得了就守,守到一個月後即撤。如果城破,宋軍繳獲糧食,也是不多,又不能就食于興元府,必撤!三曰破敵糧道,擇勁軍游擊,伺機襲取南蠻糧食,破其糧道,加快其撤兵時間。听完後,汪德臣滿是笑意,戰斗意志被激發,對孟之祥不再這麼畏懼。是啊,我打不過你啊,我可以防守,不和你打,看你怎麼著。當時諸葛亮夠厲害吧,多智近似妖,魏軍只要堅守,諸葛亮就因糧乏而退兵。他滿腦子的防御心態,卻不想到自己失去了以前的威風,那時的韃靼人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何等的威風!現在畏敵如虎,可見他們先前被孟之祥打得夠慘,孟之祥的計劃也實現了一半,他大打持久戰,不斷地削弱韃軍的力量,積小勝為大勝,殺了韃軍一個萬戶接一個,不知不覺地,雙方的戰略態勢發生了轉變。汪德臣安排諸軍諸將把守城池,由寶征率軍三千防守重要的關隘金牛堡,寶征乃汪古部舊人,老成持重,善守,派他防守金牛堡是妥當的。以韃將伊勒其率兵三千守金牛堡之後的羅村堡,又派了三弟汪直臣率兵五千守西縣,與興元府呈犄角之勢,防止南蠻西竄。至于汪德臣自己則率精兵一萬,伏在興元府之東,找尋戰機。要求各地嚴格進行堅壁清野,同時把民眾皆遷走,如金牛堡、羅村堡、西縣的糧食也按鄭鼎提議只放一個月,同意守將守了一個月後可以撤退,要是糧未盡退卻者,皆斬。至于興元府,則由汪德臣四弟汪良臣和鄭鼎統兵一萬共同防守興元府,這是必守之地,死守到底。各支韃軍行動起來,準備保衛興元府,靜待南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