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

第343節 確定入川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比薩餅 本章︰第343節 確定入川

    蒙古好漢汪世顯真正演繹了一出“昨日你對我愛理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的大劇,啪啪啪地猛打趙官家的臉。

    本來汪世顯是蒙古人,在甘陝一帶為大金做事,蒙古軍到來,他難能可貴的不想投降同屬一族的蒙古人,向大宋的四川制置使趙𨘻u乓 竽詬劍 垂樗炒笏巍br />
    然而右宰相鄭清之與趙𨘻u挪緩停 逗笸齲 恍磽羰老怨檎端巍br />
    得,既然你不同意,我就投靠蒙古!

    降蒙後,汪世顯大顯神威,從征南宋,斷嘉陵江,進攻大安軍(陝西寧強西北),擊潰思州(貴州沿河)、播州(貴州遵義)的田氏、楊氏援軍(苗軍)。又在陽平關與宋朝名將曹友聞軍激戰中,單騎突陣,及與後軍會合,大敗宋軍,導致曹友聞戰死,大宋在四川丟失了能戰的大將!

    蒙古軍沖破了四川門戶,遂長驅而入。嘉熙元年(1237年)春,汪世顯出其不意率部夜取武信城(今四川遂寧),盡得其府庫。接著進兵攻掠普州(今四川安岳)、資州(今四川資中)。

    蒙古皇子闊端驅汪世顯肆虐甘陝川,八月,川蜀雞冠隘遭遇汪世顯攻擊,都統王宣戰死,其總管吳桂棄守地逃跑,又縱所部士兵劫掠。

    官家聞訊大怒,你吳桂打不過人就算了,居然還派軍隊搶老百姓東西,太不象話。

    他削奪吳桂的官職官餃,勒令停職。

    官家余怒未息,誓殺汪世顯!

    此時朝堂上文官就如何安排四川人事而大起爭執,明擺著孟之祥能打,但派孟之祥作為統兵大將入川的話,有朝臣說了︰“孟家已有一個孟珙在京湖手握重兵,再來一個孟之祥到四川掌管兵權,對國家是不利的。”

    這些官員則對以前趙方、趙範、趙葵父子仨個都手握兵權置之不理,因為他們是文官,而孟珙孟之祥叔佷是武將,不被信任。

    好吧,不派孟之祥,樞密院指派個能打的武將去四川也行。

    江陵府都統制趙勝離得近,派他去吧。

    此時樞密院的官僚們就三緘其口,誰都不說話了。

    先前襄陽防御派虎派狗派豬防守之事是前車之鑒,萬一派去的趙勝是豬呢?

    大宋朝由來已久的舉棋不定的毛病,再次顯現出來,關于派誰去不派誰去的問題,討論個沒完沒了。

    一件人事議了許久沒個結果,官家實在不耐,乾綱獨斷,決定派趙勝與孟之祥一起進川,加上一位樞密院計議官戴永泉,三人搭檔。

    具體的安排是以趙勝為主將,孟之祥為副將,再加上一位副將巴州鈐轄譚淵,一正二副,負責四川戰事。

    但他們三人並不是直接上下級的關系,各有直轄的部隊,事情商量著來辦,樞密院計議官戴永泉也不是監軍的身份,不能指手劃腳,他的任務是充當聯絡官,負責及時把四川戰事告知朝廷。

    孟之祥率步軍司左軍、馬軍司飛捷軍共五千人馬進川,而趙勝率八千人先行入川,至于巴州鈐轄譚淵的軍馬三千已經在川,三軍合計一萬六千人馬,統歸同知樞密院事、四川宣撫使、知成都府李埴指揮。

    至于李埴能否指揮,姑且不論!

    這果然很大宋,反正事情就是這麼扯皮。

    命令還沒有下達,風聲已經傳出來,將要出動的左軍這一次卻沒有什麼人去公關,不再臨陣逃脫,他們發現跟隨孟之祥出外打仗的收益大,有一些傷亡,不多,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職位、職餃、賞賜等等,是和平年間要數年甚至十多年才能得到的,打打仗就有了。

    官兵們不傻,看跟隨著什麼長官,象孟之祥這類型的長官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能夠帶領大家取得勝利,且為人不苛刻,關心官兵們,而且,他們的伙食很好!

    是的,孟之祥很注重官兵的伙食,他不喝兵血,官兵們的伙食費實打實,吃得相當不錯,經常有肉吃,有條件時吃新鮮的肉,供應上不來時吃臘肉,總而言之,老兵們評價曰孟差遣夠意思,他們以前從來沒有過這麼好的待遇!

    關鍵在于嘗到了勝利的滋味,仗打得不憋屈,官兵們的野性出來了,軍隊就是殺人機器、暴力機器,所謂凶器在手,殺心自起,一旦遇到合格的將軍,那他們就會起飛。

    當孟之祥去左軍檢查軍務,官兵們正在點卯,孟之祥騎馬從行列之間走過,注視昂首挺立的士卒們,看出他們充滿了信心。

    經過訓練,軍士們多是肩膀寬、手臂粗長但腰不粗的猛漢,從體型到皮膚,每一個地方都能看出他們已經經受過考驗了,他們服從自己的將領,習慣抱團成陣,但沒有絲毫普通人見了官的那種膽怯和卑躬,軍中里少了幾分溫情,多了幾分叢林般的法則。。

    官兵們比較服貼孟之祥的率領,精兵悍將並非全然桀驁不馴,他們只服有本事的人,如郭明亮那類人一樣,自己有能力,又是官二代,就是刺頭,普通將領怎麼能夠讓他們俯首听令。

    看得出來,官兵們膽子大,有著一股子野性,難怪統治者非常忌憚這種精銳將士……就算是皇帝也沒辦法想讓他們干什麼就干什麼;比如孟之祥通過“听書”知道北宋時期有一次兵變,那是朝廷讓職業兵去屯田,結果大伙兒直接兵變了事。

    不是一般將領能夠帶的兵,要恩威並施,將領必須能打,會帶兵,如岳武穆、韓世忠、孟珙、孟之祥這類的猛將,才能夠很好地駕馭他們,讓他們听話,這也正是朝廷忌憚這些將領的原因,萬一他們把軍人們的力量引向造反呢?

    孟之祥是看著左軍發生變化的,在他們奔赴襄樊作戰前,他們惶恐不安,不少人去公關,試圖脫隊,不參加戰斗。

    如今卻是藝高人膽大,信心爆棚,等著去殺人放火,奪取戰功。

    可以說,這些官兵就是一把雙刃劍,能打,卻不是那麼溫順的一類,絕非善茬。

    存在著一個悖論,朝廷需要軍隊去打勝仗,但打勝仗的軍隊對于敵人還是自己人,都存在危險!

    所以,對于他們,要把他們“升華”,即戰場是軍人,不上戰場是“良家子”,遵紀守法,必須要用仁義道德去圈住他們。

    不管怎麼樣,帶著這樣的軍隊,孟之祥對入川是有信心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狠宋》,方便以後閱讀狠宋第343節 確定入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狠宋第343節 確定入川並對狠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