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

第235節 全子才進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比薩餅 本章︰第235節 全子才進軍

    光陰易逝,在皇帝與朝臣的激烈地討論後,時間到了端平元年六月,據關守河的策略還是按計劃實施了

    六月十二日,廬州知州全子才率淮西精兵萬余人自廬州(安徽合肥)北上,出發前往第一個重要目標,原北宋的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

    全子才,祖籍山東青州,高宗衣冠南渡時遷至廣西靈川,自幼聰慧,進士出身,歷任知縣、判官、知府等職,十七年就升到知府,升官不慢,有二把刷子,其訓練兵馬有一套,眾人美譽,傳到朝廷,是以理宗皇帝以其為先鋒出戰。

    六天後大軍渡過淮河進入敵境,在敵境一天行軍下來,淮西兵提心吊膽的心思漸漸放寬。

    因為根本沒有敵人,路上望見大好河山如今變得斷壁殘垣,人煙絕跡,一片蕭條,所過之處,盡是野草叢生,野獸旺盛。

    遇到的敵人是狼、豹子和老虎!

    戰爭帶來的創傷極為嚴重,令人感慨。

    全子才四十出頭,頂盔著甲,一副儒將的模樣,在營地里巡視,眾官兵向他致敬,他也微笑著回禮。

    實際上他的心中,只想說“nmp!”

    他想去上陣嗎?

    不想,壓根兒也不想!

    雖說他有著建功立業的心思,可他才不想沖到第一線,兵凶將險,危機重重,他一個文官,湊什麼熱鬧。

    宋軍打金軍已經夠困難了,如今要遇上的是比金軍還要厲害的蒙古軍,怎麼打?

    南宋朝廷很逗b的,武將被壓制,以文官指揮武將打仗,其實無論武將和文官,誰都不爽,可朝廷就是要這樣決定的︰文官必須教武將打仗!

    聰明的文官根本不想上一線,他們知道專業人士做專業事,戰場就是軍人的天下,你一個文官跑去湊乎什麼。

    如京湖制置使史蒿之就從不教武將怎麼打仗,他與孟珙制定戰略,由孟珙因地制宜地實施戰略,史蒿之則在後方負責糧餉。

    結果是哥倆好,孟珙不斷打勝仗,史蒿之則是坐享其成,升官發財。

    但象史蒿之這樣做是非主流,要不是其叔史彌遠的庇護,他早被御史們噴得下台了。

    全子才自然做不得象史蒿之這麼超然,唯有親自上陣,表面上他是指揮若定,實際上回到私帳內則是直冒冷汗︰總算是平安地過了一天!

    第二天行軍,他不斷地派出斥侯探查軍情,回報是沒有任何敵情。

    蒙古軍采取的是“攻城不守城”的策略,已經北還,在當時進攻金國城池時,蒙古軍如金軍一樣簽軍,即簽發當地民眾上戰場當炮灰,中原百姓又死傷殆盡,在撤離時,蒙古軍裹脅著民眾一起離開,把民眾充當他們的奴隸。

    因此宋軍如入無人之境,連活人都沒看到幾個。

    渡過淮河之後,全子才軍于二十二日到城父(安徽亳州譙城區附近),城父本是大城,在北宋時號稱小東京(也就是小開封,可見其昔日的繁華),此時只有十余處民居,並無敵軍防守。

    佔領該城,全子才也不好意思寫什麼捷報,就驅兵前進。

    二十四日,全子才軍到達毫州,斥侯說該城有敵人防守,全子才遂命統制官宋銘率本部軍二千五百人前探,宋銘磨磨蹭蹭地上前,半天後,他派人回報,喜洋洋地道︰“我軍攻佔毫州!”

    全子才心中高興,問我軍傷亡如何,戰果如何?

    答曰︰“我軍無傷亡,守城敵軍是七個士兵,見到我軍就投降了!”

    “哦!”全子才木然,覺得有個獎勵難以出手。

    原來為了獎勵軍隊出戰,規定奪下第一座敵城(不含空城)時獎勵軍官升一級,官兵們人均發二貫錢。

    毫州殘破到只有七名士兵守城,一見宋軍便投降了,這可怎麼算吶?

    結果還得認賬,說話算數,升官的升官,發錢的發錢,畢竟這是宋軍端平入洛的第一個戰果。

    六月末,全子才收復了宋太祖的發跡之地——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當地守軍是留守的金軍,迎風而降,宋軍順利進城。

    南京應天府又名歸德府,宋太祖在後周為將,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河南商丘),就是他發跡之地,即龍興之地也!

    太祖登位後,把宋州改為應天府。

    雖說戰績不大,但意義重大,因此全子才露布飛捷,沿途讓民眾們高興,到得臨安府,官家與大臣們接到捷報,自然是非常高興。

    他們高興過頭,沒注意隨捷報而來的是“為阻礙我軍前進,蒙古人決了黃河大堤,黃河水泛濫,我軍前進困難!”

    長途行軍的南宋軍隊怎麼也沒有想到,即使是沒有阻擋,但照樣有人盯上了他們,而盯上他們的也不是別人,而是一年多以前與南宋在蔡州城下並肩作戰蒙古名將塔察兒。

    原來就在一年前蔡州之戰滅金後不久,蒙古軍由于長期作戰補給不足,加之中原地區天氣轉暖,北方的蒙古兵不適應,于是蒙古軍隊大部隊北撤過了黃河,但還是留下了塔察兒、張柔等部少數人馬在黃河以南。

    當塔察兒接報,得知南宋軍隊北上以後,下令不得作任何阻擋,並且把蒙古軍撤到黃河以北,試圖給南宋留下了一種蒙古並不在意河南之地的假象,使得南宋軍隊如入無人之地。

    南宋軍隊並沒有看出蒙古軍的伎倆,可這只是上當的開始。

    塔察兒在假意北撤前後,下令決開了多處的黃河大堤。

    巨量渾濁的黃河水,像一頭咆哮的野獸,掙脫了堤岸的束縛後,向下游撲去、堤外的城市、村莊、原野在極短的時間里,就被黃河水淹沒……

    由于那個時候黃河與淮河部分水道相連,黃河水致使江淮地區發生嚴重的洪災,可稱為“黃泛區”,範圍極廣,很多路段都是洪水齊腰,甚至是到士兵的頸部。

    官兵們泡在水里,甚至數日都不能踏上干地,衣甲盡濕,不得不將自家的東西高舉過頭行軍,就象投降繳槍不殺一樣,緩緩而行,以致于怨聲載道。

    事實上,在“黃泛區”艱難跋涉的全子才的部隊,有多人被淹死!

    之後清點,被淹死的人過百之數。

    人還可以過,輜重根本過不得黃泛區,他的後勤補給不得不改道繞過江淮才抵達河南,如此就拉長了補給線的距離,本來補給就困難了,如今是雪上加霜。

    全子才能怎麼著?

    唯有用信念支持著自己,繼續前進,七月初,汴京(又名北宋東京、開封府和金國大梁)在望!

    此時的汴京形勢如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狠宋》,方便以後閱讀狠宋第235節 全子才進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狠宋第235節 全子才進軍並對狠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