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

第7節 年輕的“老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比薩餅 本章︰第7節 年輕的“老兵”

    孟之祥和孟之璋退出中軍帥帳,軍中文書前來記錄孟之祥的功勞,時人用毛筆,是春秋筆法,不過是寥寥記上數筆,曰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地斬殺金朝貴族軍官一名、騎兵十八人,有首級為證,得馬八匹,軍資若干,著孟之祥和孟之璋畫押即可。

    繳獲的馬匹、兵器和護具等要歸公,在那年代,這些東西都是重要物資,補充不易,自然得歸公,另行分配。

    但孟之祥拿走的馬匹、骨朵、彎刀和弓箭等,還有其它的零碎,軍中則是只眼開只眼閉,任其取走。

    潛規則︰“你一個人可以帶走的東西,你可以自行帶走,否則就得留下。”

    孟之祥沒有那麼地大公無私,因為他是一個百騎隊的指揮官,他得為他這個百騎隊謀點利益哦。

    宋朝軍制︰5人為伍(伍長),5伍25人為押(押正),2押50人為隊(正副隊將),前後2隊100人為都(馬軍=軍使、副兵馬使;步軍=都頭、副都頭),5都500人為營或部(正副指揮或正副將),5營2500人為軍(正副統制、同統制、統領),幾軍為廂(正副都統制)。

    營(部)是作戰的基本單位,步兵1營(部)為500人,騎兵1營(部)為400人。

    廂是受朝廷直接指揮的最高作戰單位,一般由文職使相(或兼都統制)指揮,但往往難以讓文官上陣,此時主要依靠軍級單位作戰。

    “軍”級單位不小,有時不止五營(2500人),可能七營(3500人)甚至十營(5000人)。

    近年來的戰斗越大越大,軍級單位也相應擴充。

    實際運作起來,軍隊里的低級軍官數量可以超過定額,這些多出來的低級軍官當然不會都有實職,甚至職級較低的軍官也會擔任較高職級的軍官---大戰時,死的軍官多,就容易上位了。

    孟之祥實際上的差遣官充其量就是個都頭,不過步兵一百人和騎兵一百人肯定不同的,孟之祥是騎兵都頭,顯然在一般的步兵都頭之上,馬軍的都頭也叫做“軍使”。

    不僅如此,孟之祥屬于地方禁軍系列,與那些鄉兵、廂軍的都頭更是不同,他的薪水是由朝廷支付的。

    當他與孟之璋回到騎兵隊的駐地,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手下的小軍官們紛紛上前迎接。

    看到他們一張張稍顯稚氣的臉,孟之祥心中微嘆︰“都還是孩子啊!”

    宋金交戰,戰場上人員死傷慘重,加上營養不良、醫學落後,s人實在不少,是以青少年也派到了戰場上了!

    十幾歲,花一樣的年齡,現代人還在學校讀書,他們要直面死亡的危險了。

    事實上,孟之祥今年還不到十八歲,但已經是從軍三年的老兵,孟之璋則剛過十七歲,他們手下的小軍官,最年輕的是十五歲的,叫做方杰,是斥侯小隊長。

    這麼年輕就把他派上用場,因為,他之前已經死掉了三個小隊長,實在沒人頂上了!

    比方杰更年長一些的騎兵有啊,但要不是蠢,要不是懶,方杰聰明伶俐,已經當了三個月的斥侯小隊長,用他沒有問題!

    不能小看這些小軍官,能夠成為軍官,都是老兵了!

    有著前任的記憶,加上身為長官的威勢,應付眾人,孟之祥是游刃有余。

    他把搜刮到的一小包銀子和銅錢交到了本都的公庫里,有機會時讓大家改善一下伙食或者買些什麼東西,再讓大家分了一些零碎,被一哄而光。

    眾人歡呼起來,馬上有人叫道︰“噢,你們這麼大聲,想讓全營的人都知道嗎?”于是大家的聲量馬上低下來。

    說這話的是隊將梁贊,二十五歲的“老兵”,小軍官里最年長的一個,他有著豐富的從軍經驗,帶隊和戰斗都不含糊,論功勞已經不小,但由于不是孟家人,無法做到軍使的級別。

    當然,他追隨孟之祥,要是孟之祥升官了,或許會有他的好處。

    除了給出的東西外,孟之祥是打了埋伏的,一些金銀他自個兒收著,不會一下子全拿出來。

    倒也不是說他貪財,而是他多了心思,當然現在的心思也不會很長遠,走著瞧唄。

    大家寒喧幾句後,這回孟之祥不用說了,由孟之璋鸚鵡學舌般把他的經歷說過一遍,部下們敬佩不已。

    他們說出來的話,翻來覆去地就是“不錯!”“好啊!”“好在有岳王爺保佑!”

    說不出什麼有水平的話,很容易就識別出他們沒受過什麼教育。

    當時的文盲多得可怕,軍隊也不例外,在祟文抑武的風尚下,宋朝不重視武將的文化,許多軍班、軍功出身者,可以目不識丁,如岳飛努力學習文化,尊敬和親近文士,宋高宗卻猜忌甚深,視其為野心家。

    “得感謝孟家啊!”孟之祥暗忖道,他的前身得到孟宗政爺爺的賞識,被叫去參加孟家家塾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武藝,並且孟珙也注重文教事業,精通《易經》。

    說了一會話,孟之璋叫道︰“說得肚子餓了,開飯去!”

    很快孟之祥就見識到那個年代的戰地伙食,不錯,吃的是大米飯!

    中國軍隊常吃小米,唐宋以來,大米漸漸增多,現在孟之祥與部下們吃的正是香噴噴的大米飯。

    現在的補給還行,如果補給上不來,就是雜糧飯了。

    副食則是醬料和腌菜,有一些新鮮的,孟之祥都不知名的野菜供應,他們也一直吃開的,好在不是蘑菇,否則孟之祥要拒絕進食,他可是知道野生蘑菇中大把大把是有毒的。

    除此之外,每人還分到了幾塊自釀的腌肉,而孟之祥和孟之璋則一人有一只燒雞!

    打的或者捉到的野雞,用醬料簡單地腌了一下,燒出來後香味誘人。

    孟之祥猛醒,前身之所以長這麼大,是當騎兵帶來的好處!

    步兵被管制得嚴嚴的,騎兵則要出去飲馬(馬喝得多,運水到營不方便)、喂馬就食于野外,還要馬,行動時去打打野味,叉幾條魚,真不是件事。

    前身是騎兵,射箭也特別準,通過打野味改善伙食,在他長身體的時候有充足的營養。

    話說回來,他要不是姓孟,只怕也不能過得這麼地愜意。

    在那個年代,大頭兵想吃上肉,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這麼著,孟之祥頭一回與部下們吃了一頓飯,稍事休息,他找來軍官們進一步了解情況,正在說著時,他接到命令,叫他與孟之璋兩人帶上雙 以及繳獲的兵器去中軍參加夜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狠宋》,方便以後閱讀狠宋第7節 年輕的“老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狠宋第7節 年輕的“老兵”並對狠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