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

第2節 接過牛皋爺爺的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比薩餅 本章︰第2節 接過牛皋爺爺的 

    術虎刺用的弓身粗如兒臂,弓弦力量強勁,箭離弦時空氣發出一個爆音,“蓬!”

    說時遲,那時快,聲音未消,箭如流星,即將射中前面的孟之祥時,他如後面長了眼楮一般,看好來箭,只見他身形一扭,來個蹬里藏身,姿勢優美無比,足以贏得大量喝彩。‘

    箭落空了,讓術虎刺大吃一驚︰“這南蠻好俊的身手!”

    贊嘆之余,更增加了殺孟之祥之心。

    好個韃子,一拍馬匹,跨下戰馬長嘶一聲,瞬間拉近了與孟之祥的距離。

    孟之祥方才避箭的舉動,其實也出乎他的意料,當他听到後面弓弦響聲時,他心砰砰跳,知道韃子對他不利,正在緊張如何應對時,身體下意識反應,讓他避開此箭,不由讓他又驚又喜。

    貌似自己的能耐不錯啊!

    強健的身軀,肌肉發達,雙手有力,反應敏銳,就是老虎也能打死,武二哥也不如俺!

    然並卵,出于自己的感覺,他知道自己打不過後面那該死的韃子,至少現在的身體狀況和武器是不行的,所以只能逃。

    他的刀鞘空了,之前的戰斗中,他的刀被砸成鋸齒,扔掉。

    他的長兵器是桿大槍,也不翼而飛。

    因此他只能利用手邊的武器,他也取弓搭箭,背射一箭。

    孟之祥的弓與術虎刺的弓不遑多讓,一箭射出,空氣也是一個爆音!

    說起孟之祥也是弓箭好手,可惜遇到的是術虎刺。

    箭的力道十足,術虎刺揮舞手中骨朵,覷得較親,輕易地將來箭給打飛,簡直不費吹灰之力的樣子。

    骨朵,古代兵器也,類似長柄錘,木柄上安裝一個蒜頭或蒺黎形的重鐵器,憑藉重力錘擊敵人。習者需要有較大的力量,因錘法能硬砸硬架,故有“錘,棍將不可力敵”之說,主要技法有涮、曳、掛、砸、蓋、擂、雲、沖等。

    敢用骨朵者無一不是勇士,之前的孟之祥憑一把單薄的馬刀與對方對峙,就吃了大虧。

    如今他連發三箭,均被骨朵打飛,攻擊無效!

    孟之祥唯有奔逃,術虎刺在後面緊追不舍,他沒有發箭,胸有成竹,兀那南蠻先前敗了一仗,勇氣丟失,兵器缺乏,必被他所殺!

    听到後面漸漸追近的馬蹄聲,孟之祥心髒怦怦跳,不由得暗暗叫苦,茫然四顧,一片荒郊野嶺,並無大森林可以隱蔽,也沒有什麼有利地形可以利用,更無援兵,為之奈何?

    就在危機關頭,他看到右側一座小山邊上似乎有座小廟,冥冥之中似有呼喚,一時間他福至心靈,策馬往小廟沖去。

    孟之祥的馬匹相當不錯,有大宛馬血統,跑得很快,而術虎刺作為金朝貴族,騎的也是匹好馬,反正都不是蒙古馬。

    呃,很多人迷信蒙古馬,但這種見識是不地道的,錯得離譜,高頭大馬才是華夏乃至周邊馬上民族的最愛。

    道理很簡單,蒙古馬太矮了!

    絕對沒說錯,畢竟我們人人喜歡大長腿美女,對于寶馬也不例外。

    騎著身高120厘米到135厘米的蒙古馬,遇到騎著高頭大馬高達135到146厘米的,人家居高臨下,一刀力劈華山當頭砍來,矮種蒙古馬騎兵豈是對手?

    蒙古馬的最多只能馱動70公斤的重量,一個草原漢子要是再穿上厚重的鎧甲,蒙古馬就不堪負重,所以蒙古馬騎兵主要以騎射為主要殺傷手段,真要沖鋒陷陣,還是得用高頭大馬。

    在宋代以前,華夏的主流戰馬是河曲馬,來自黃河上游,耐力持久戰,恢復能力強,不是蒙古馬。

    蒙古馬被接受那是因為宋代以後,華夏進入了內卷時代,蒙古馬這種個子小、吃得少的馬匹才受到歡迎。

    至于長腿小腹的大宛馬,來自中亞,可不是草原馬,它和當年波斯帝國的尼薩馬有血緣關系,都是住馬廄的圈養馬,當年漢軍打進大宛國後,大宛國人就堅守城池,怒懟漢軍說︰“要是繼續攻城,就殺掉所有人質,不,馬質。”

    除此之外,中原王朝從西部進口的中亞、新疆、中東馬匹多數高過蒙古馬,華夏先人喜歡高頭大馬也不單單是為了排場、好看,還有重要的軍事價值。

    只要是有能力的貴族與騎兵軍官,都喜歡高頭大馬,概莫能外。

    孟之祥的馬匹是不錯的,可惜遇到了術虎刺,馬匹質地和騎術都勝孟之祥一點點,越追越近,眼瞅著孟之祥還沒趕到小廟,術虎刺就追上了。

    要是普通人,還真被術虎刺趕得心驚膽戰,可能會錯漏百出,然而孟之祥眼露狠厲之色,掏出一把小刀,狠狠地插在了胯下戰馬的小腹上!

    戰馬長嘶一聲,徒地加速,一下子拉開了與術虎刺的距離。

    換作是前任孟之祥是絕對不會對自己的愛馬下狠手,戰馬是騎兵的伙伴,同生共死,感情極深,洗擦梳毛喂食訓練,缺乏食物時把自己的糧食勻給戰馬,愛惜得不得了。

    現任孟之祥則對戰馬的感情不深,且作為一個理智的理工狗,在初時的驚慌過後,他迅速清楚了他所能夠脫困的手段,立下狠手,讓自己暫時脫困。

    象一陣風一般沖到了小廟前,孟之祥用力勒住馬匹減速,然後他快速跳離馬背。

    這時,馬匹再也支持不住,腳下一,重重地摔倒。

    馬還沒死,馬身劇烈地在地上摩擦抽筋著,鮮血由它的口鼻和傷口處直噴而出,一下子就在地上流了一大灘血,情景慘烈,加上撲鼻而來的血腥氣,讓孟之祥感受到極大的沖擊,倒抽了

    一口涼氣!

    這,就是戰爭啊!

    在孟之祥眼前的廟很小,抬頭看到廟上的橫匾,赫然是“岳武穆廟!”

    他三步並作兩步,推開沒鎖的門,闖進廟里。

    既沒見到廟祝,也無香客,進入正殿,但見得正位處有一位威嚴儒雅的武將手執書本坐著看書,左邊是一位白袍執雙錘小將,右邊則是一位黑臉持雙 大漢,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孟之祥輕易地辯認出看書武將是岳武穆岳王爺(鄂王),白袍小將是岳雲,黑臉大漢自然就是牛皋。

    不要問為什麼認得出他們,只要你是個正宗的中國人,你就可以認得出他們,這是烙印在中國人血脈里的認知!

    暗叫一聲︰“岳王爺保佑我!”

    孟之祥腦海思緒有如電閃石火一般,不加思索,沖到了牛皋爺爺身邊,雙手接過了牛皋爺爺的兩條 。

    烏黑油亮的 落在他的手里,微微一沉,竟然是真家伙!

    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古代金屬很值錢,放在廟里,容易被偷。

     ,(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稜,長約一米,出于晉唐之間,以銅或鐵制成,形似硬鞭,但 身無節, 端無尖。 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 ”之稱。

     多雙 合用,屬于短兵器,利于馬戰。 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

    他抓著兩把 舞了幾個架勢,只覺得雙 不重也不輕,就像是自己手臂的延伸,在他的手里運用自如,這真是神賜之 。

    神 在手,天下我有!

    孟之祥胸前豪氣橫生,轉身大步出廟,正遇到追來的術虎刺。

    術虎刺雙眸微眯,盯著持 而來的孟之祥,不由得遲疑不決,感覺到那個南蠻象換了個人似的,士氣高漲,目光狠定,象鷹隼打量獵物般地盯著自己。

    心中一悸,術虎刺竟有種不欲對戰的感覺。

    但來不及了,孟之祥一個箭步上前,左 直砸向術虎刺胯下戰馬,來個先下手為強。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狠宋》,方便以後閱讀狠宋第2節 接過牛皋爺爺的 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狠宋第2節 接過牛皋爺爺的 並對狠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