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很多時候,站在的角度不同,看待的事物也有所不同。
像官道之上馬車里坐著的楊景,他就有他的角度體驗和他自己的認知看法。
或許有時候看的覺得有點亂,其實就是切換的角度不好。
....................
像楊景的視野里。
于至漢中,他就一直生活在祖翁趙 的教導之下,閑又而富足。
而遠見的歷史也是慢慢從自己所看見的事物里,或現時所得到的信息而自我理解而成。
當然,也有很多不清楚和不了解的事情。
像遠些時候的楊景他家的祖翁想自請武都郡太守這點,楊景就不知,雖然真正任命也是靠皇帝的一言決裁,但不知就是不知。
像最近,祖翁的涼州牧從何而來、為何而來、誰助而來。而其中涼州牧的任命,到底有什麼很深處的涵義,這些楊景就也不大清楚了,很模糊。
像,楊景想‘匡扶漢室’而在漢中家里所私自做的準備和各種事情。
也只是楊景所覺得的視野里而能做的事。
外乎,楊景他自己都還不敢完全確定,自家祖翁是否知道自己想篡漢。
但楊景估摸著祖翁還是大概知道了吧,但這�離譜的篡漢言說,他們倆誰都沒敢明說。
..................
而在趙 的眼里。
從剛剛開始景孫所做的事......
雖然疑惑不解,但也無礙,就當提前讓他家的景孫認識接觸一下他們家的人脈資源吧。
畢竟都是早晚的事兒。
而且,趙 若是不說不帶。
景孫能夠知道他家老師任安能喊祖伯麼?知道自家趙氏的人脈底蘊麼?
能夠知道趙氏跟弘農楊氏聯姻跟司馬氏聯姻過麼?
要是不說也不了解,其孫能夠知道益州里有多少是跟他們趙氏親近的麼。
要是不帶不說,其孫能夠知道漢中的太守甦固是楊氏引薦扶起來的麼?
要是不帶,能夠知曉他們倆家在朝廷雒陽里跟他們一派、跟他們親近、跟他們是仇視敵對的人麼?
也能夠知道整個士族圈里,那些資源能夠借力,那些人可以借力?
不知道!其景孫不知道的!
還是年齡不夠,時間不夠,認識不夠,而導致所能接觸的人大大受限。
以前若是在弘農郡地界上,其孫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結識的世家子弟應該會比較多,然後就能抱成其孫那�輩分子弟的小世家團體,但漢中就弱勢很多了。
不過不打緊,其景孫只要永遠的相信他家祖翁趙 的人脈和交際能力就可以了。
慢慢的引導結識資源,也會慢慢起來。
...
至于。
自請的武都郡和突然來的涼州牧,趙 心里都有底的,或說在自請的時候就已經預想到了可能性。
而令趙 沒有底的事,就是沒想到病重皇帝居然駕崩的這麼快,這是出人意料的。
就是不知道楊氏的好處多不多了。
...........
馬車里。
楊景也不背靠牆面了,坐直了身子,幾度動著唇角,終還是張口問︰“祖翁,涼州真的......沒問題麼?”
楊景這話不是別的意思,就是想問問祖翁任涼州牧真的沒問題麼?
之前祖翁當了涼州牧,他選擇性的先想到了好的地方,而壞的地方才後知後覺。
先不說涼州那塊地兒動蕩不安了,光韓遂、馬騰這倆人最起碼掌兵共不是五萬就是八萬的,說不準還更多,而涼州的兵戰斗力又為勇猛還善射。
光這倆人就難處理。
別說涼州是胡人、羌人還有漢人的混雜區,民風彪悍,禮儀習慣等不同,治理起來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