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說出口,崇禎在一旁,不知道該反駁他,還是不該反駁他。
反正訓斥,他好像現在也沒有這個實力。
不得不說,朱慈霃是一個好孩子,16歲的年紀,頗有些膽氣。
雖然知道人在屋檐下的道理,但眼前的道士辱及自己的先祖,他如果不開口說句話,那就不是一個16歲的少年了。
所以他拉住同樣憤憤然的朱�塳h 境隼幢 灰荊 br />
“道長,雖說先祖曾有荒唐之時,但逝者已矣,你當著他的子孫面前說他的不是。
我等若不維護先祖,便是不孝!
受你活命之恩,卻又對你怒目相向,是為不義!
所以,道長是想讓我等不孝呢?還是不義?”
原以為,他出言頂撞眼前的道人,會引起對方的大怒。
畢竟,這個道人從來不把他們當回事兒,仿佛眼前的一家子就是普通的十幾個百姓,甚至,還當是他十幾個後輩。
卻沒成想,對方卻用欣慰的目光看著他。
陳秋確實很欣慰,他感覺自己讓朱老頭的靈魂給感染的厲害,居然把眼前的這幾個,真正的當成了自己的後輩。
崇禎站在一旁,身為一個皇帝,哪怕是落難皇帝,都不如一個太子有膽色。
朱慈霃,確實是個有膽色的人。
根據他學到的歷史記錄,京城破後,他們三兄弟被崇禎托付的親信太監獻給李自成,被俘。
他們兄弟三人被俘後,李自成為拉攏民心稱朱慈霃無罪,而朱慈霃居然還敢要求李自成“不可驚我祖宗陵寢”、“速以禮葬我父皇母後”及“不可殺戮我百姓”,並稱呼現在投降的官員是不忠不義,應盡殺之。
李自成答應了他的前三個要求,但對于殺投降的官員,當然沒有失了智的答應。
後被李自成封為宋王。
李自成敗退後,朱慈霃在亂軍中失蹤,然後就再也沒有消息。
但從歷史上記載看,他被俘之後,敢當著李自成的面提要求,已經算是頗有膽氣了。
陳秋很欣慰,但還是問了句朱慈霃︰“你知道你父為什麼不敢指責我嗎?”
他伸手指了指地上堆放著的甲冑說︰“這一套甲冑,25斤,這上面有13套甲冑,也就是說,這一堆東西有300多斤。
可是我剛才把這堆東西從庫房搬出來,跟抱一團稻草似的,你父親親眼看到。
也就是說,憑我的力氣,就算你們這一堆人加起來,都不夠我一只手打的!
更何況,道爺我行走世間靠的就不只是力氣,武藝還很強。
我這麼說,你還敢指責我嗎?”
朱慈霃畢竟只是少年,少年意氣,而且從小錦衣玉食,出生第二年就被立為太子,身份尊貴,早已養了一身的傲氣傲骨。
就在周皇後臉色一變,正想制止他說話時,他已經挺直了腰桿子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成祖當年遷都,立下家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我雖年弱,但皇家的傲骨還是有的,豈能因你強橫而屈服。
我朱慈霃可以死,但是當著我的面辱及我的祖宗不行!”
陳秋听了一愣,隨即歡喜的大笑起來︰“好好好!
我還以為,你們連朱家的傲骨都給作沒了!
原來還有,原來還記得老四所說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但是小子,光有傲骨不行,還得有支撐你傲骨的底氣!
想要我高看你一眼,來,挑套甲冑穿上!”
說完凜冽的目光把所有人都掃了一遍︰“除了那個最小的,所有人,都來拿一套合身的穿上!
老子在三個月前就已經準備你們的鎧甲,按照你們的身形置辦的。”
最小的那個,就是昭仁公主,此時怯生生的躲到周皇後身邊,陳秋的目光掃過她時,她都嚇得差點哭了。
本來嚇得都快哭了,但是沒想到那個看上去很凶的道人,居然把目光停在她的身上,而且還伸出手來︰“昭仁,來,到我這來,不要妨礙你的父親母親披甲!”
小家伙一看,眼淚都嚇得飆出來了,趕緊往周皇後身後躲,像只小刺蝟球一樣,蹲在周皇後的腿彎處,緊緊的抱著她的雙腿,連哭出聲都不敢。
卻沒料到,那個凶惡的道人居然不放過她,居然兩步就走過來,從周皇後身邊把她抱走。
“哇……母後……”
周皇後听的心疼,就想跟陳秋說別嚇著她。
但崇禎卻攔住了她︰“來幫我披甲!”
形勢比人強啊!
他總算明白東漢末年時,劉協面對董卓,是什麼樣的心情了!
崇禎心里是這麼想的,他心里膈應的不是披甲,而是被陳秋逼著披甲。
自己不披甲,還不知道這個瘋道人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周皇後只好擔心的看著被陳秋抱走一起坐在三清大殿的門檻處,想哭又不敢哭的小家伙,心中輕嘆一聲,只好幫崇禎開始披甲。
崇禎和周皇後開了個頭,幾個嬪妃也開始幫太子和朱�𢶍氖o辛礁齷首優 住 br />
果然,那個道士雖然瘋瘋癲癲的,但是他說的話卻不假。
這些甲冑應該是早就給他們準備好了,跟他們的身形是一樣的,每個人都能在這堆鎧甲里找到跟自己身形相合適的。
其實第1次披甲,他們是不懂的,比如什麼是披膊,什麼是護喉,護心鏡又該怎麼系,腰間束帶該怎麼束,等等他們都沒搞懂。
陳秋在一旁,看的直搖頭。
只好站起來拿崇禎當樣子,一樣一樣的教他們,如何把鎧甲給正確的穿上。
有了樣子,接下來的披甲穿戴就容易的多了。
陳秋知道,這才只是開始。
每天的披甲和脫甲,是讓他們熟練披甲脫甲的過程。
每天把鎧甲穿在身上,是讓他們熟練鎧甲的重量。
他看了一眼最後披甲的周皇後和幾個嬪妃,有點好奇她們居然不是小腳。
要是小腳就好玩了,披上幾十斤重的甲,不得累死她們。
不過歷史記錄,周皇後還有幾個嬪妃,都不是小腳。
唯一一個三寸小腳是田貴妃,但就算田貴妃是三寸小腳,卻有一項很不錯的技能,就是善于騎馬。
為此,史書上記載,崇禎還曾經在周皇後面前說,很喜歡田貴妃的三寸小腳,結果讓周皇後很生氣。
不過田貴妃死了,要是活到今天,估計就算能披上甲也是折磨。
等他們都穿完了以後,陳秋在院里,用磚塊搭建了十幾個火灶。
然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拎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水缸,大的是一種能把成人蹲進去的那種大瓦缸,小的也能把最小的12歲永王給裝進去。
把這些大瓦缸架在剛搭起來的火灶上,又拎出來十幾雙水桶,擺在這群人面前。
“下山,去山腳那條小河把水挑上來,把這些水缸都挑滿,你們今天的活就算完事兒了!
你們每人選一個缸,別人不能幫忙,每個人必須要把自己選擇的那個水缸給挑滿,挑不滿,今天全家都沒飯吃!
也不能讓別人幫忙把自己的水缸添滿,一旦幫忙,依然是全家沒飯吃!”
說完陳秋拉起6歲的昭仁︰“走,道爺帶你去吃棗子!”
只留下崇禎和周皇後以及幾個嬪妃面面相覷,三個皇子和一個公主不知所措。
這個瘋道人居然要讓他們去挑水,把眼前的水缸給添滿。
那個姓王的妃子,將要崩潰了。
“陛下,這如何可能,妾身還未挑過水!
不如我們逃吧!”